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僵化现象研究

时间:2022-08-21 04:24:43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僵化现象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引言

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形式,既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过程,也是外语学习中作为评价学习者学习水平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但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仍停留在高中时代,大学期间靠“啃老本”学习英语,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还比较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也就是学习僵化现象。而英语写作僵化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许多同学的英语作文还是汉语式的思维、逻辑、结构。因此,学生关于写作活动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际写作活动的成效与质量。从写作教学的实际出发点来看,要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僵化现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提高学生写作活动中的元认知水平。

二、僵化现象的理论基础

(一)、语言僵化现象的理论

僵化这一概念是由Selinker于1972年在《中介语》这本著作中首次提出的。他指出“僵化就是指母语的词条、规则和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不管学习者的年龄有多大,也不管学习者接受的解释和指导有多少,这种倾向却不会改变”(Selinker,1972)。Selinker将僵化现象的形成原因归纳为五点:1、语言迁移;2、训练转移;3、学习策略;4、交际策略;5、目的语规则概括化。有些学者认为语言僵化是一种暂时性现象,如果获得语言最优输入,可继续发展,因此他们更喜欢用稳定化(stabilization)这个术语。Corder认为语言僵化的原因是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法在能满足当前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学习者继续学习的动机减小了,逐渐导致语言僵化的形成。

(二)、写作过程中僵化的原因

写作僵化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缺乏对写作僵化现象的认识。研究表明,95%的外语学习者都不可能达到目标语水平,只可能无限接近目标语。正是因为学习者的中介语连续体不可能真正达到目标语状态,所以一些语言错误会便会作为一种语言习惯固定下来,而大学多数学生却没意识到这种错误,任其随意发展,最终导致语言僵化,以写作能力的僵化最为严重。第二,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是大多数外语学习者都会使用的一种外语学习方法,即用母语的思维、规则、学习方法等影响目标语的学习。许多学生在写作时,按照母语的理解、思维、结构,照抄照搬母语的表达,然后再一字一句翻译成英文,把汉语中的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机械的套用到英语写作中。所以写出来的作文语句不通,产生语法错误意义含混的句子。第三,缺乏语言信息的输入。要写好作文,必须有大量的语言材料输入。Fillmore(1982)提出语言信息的输入的质量和数量都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因此,大量且正确的语言信息输入对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缓解语言僵化现象。而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学习方面开始放松了,语言信息输入较少,并且对于英语语言的本质规律尚未掌握,英语写作水平很难有所提高,极易出现写作能力的僵化现象。

三、元认知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

元认知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果及相关活动的知识。其中包括对处于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也包括对这些过程的积极监测和调控(Flavell,1976)。根据他的观点,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然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Flavell曾经明确指出,元认知现象存在于写作过程之中。他说: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审视自己的思想,并揣摩读者是否能理解并赞同文章的观点,所以,写作过程也包括元认知实践和元认知体验。写作元认知涉及写作者对写作活动的认识,他们根据写作的任务要求,选择恰当的写作策略和技巧,对写作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反馈更正写作信息。因此,我们可以从写作前的规划,写作中的监控和写作后的反馈几个方面把元认知策略应用到实际写作中以解决英语写作僵化现象。

1、提高写作者的元认知意识

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是他们在英语写作中运用元认知策略的先决条件,也是元认知策略指导英语写作的初始步骤。Raphael指出激发学生元认知意识能明显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元认知意识的发展不仅能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积极投身于写作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写作后的自我评价。学生元认知意识的提高也能增强学生写作的元认知知识。就个人、任务和策略而言,通常写作能力差的学生的元认知知识比较匮乏。并且,他们经常容易形成负面的写作思想感情,对英语写作的本质、要求、目的和写作策略都持消极态度。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元认知知识的学习去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意识。为此,老师应该向学生讲授元认知知识并强调元认知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只有了解了元认知知识,学生才能在写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元认知意识,才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2、提高学生写作之前的规划能力

写作前规划包括写作前的构思和自我发问,如弄清写作目的,所写话题的背景知识以及组织头脑风暴。规划并不局限于写作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之中。写作前,学生应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组织思路,谋生想法,所提取的信息必须和所写话题相关。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要把所提取的与写作相关的信息组织起来,融合到写作过程中,包括分组罗列这些信息,如何在作文中把这些信息恰当的展现出来。在写作规划时,要考虑到读者、话题和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好的写作者在写作前都会仔细规划写作步骤以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认识,他们在自我规划和自我意识控制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然而,那些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很少在写作前构思规划,仅仅依靠启发式思维策略,想起什么写什么,最后导致无头无序,无话可写。总而言之,写作前的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接下来的写作进行是否顺利。

四、结语

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写作僵化是语言学习过程的自然现象,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我们应从学生英语学习实际出发,加强学生对英语写作僵化现象的认识。为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元认知能力,加强写作前的构思规划,写作中的时时监控,以及写作后的及时反馈。由于元认知涉及心理学领域,要把它运用到英语写作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元认知知识的积累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都需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在写作中要有元认知意识,运用元认知策略以解决长期的英语写作僵化现象。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2]吴红云,刘润清.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187-195

上一篇:提高校长培训质量的思考 下一篇:我国航运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