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

时间:2022-08-21 01:32:58

电针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穴位注射

2006年6月~2008年7月,笔者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并与采用电针、火罐治疗的41例对照观察,获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2例病例均来自本院针灸科门诊,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26~65岁;病程最短9天,最长3年。对照组41例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9~69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2年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诊断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颈痛,颈旁压痛或胸、肩、背及上肢等处放射痛,上肢、手指麻木,颈部僵硬和活动受限;②神经根紧张试验酸痛或麻痛加剧;③影像学检查示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不稳,椎后项韧带钙化。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①电针疗法:取穴:根据X线片或CT片提示的病变部位及临床症状选用相应的夹脊穴为主穴;配穴:风池、大椎、肩井、天宗、肩、肩贞、合谷、外关、后溪。操作方法:病人俯卧位,主穴用0.3mm×50mm毫针,进针后针尖向椎体方向深刺至骨,得气后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用连续波,频率2次/秒,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配穴每次选用4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即可,同时并用WS―101D频谱多功能治疗仪照射局部。起针后在患侧颈、肩、背部加拔火罐10分钟,治疗期间留针30分钟。②穴位注射:取穴:病变颈椎夹脊穴,天宗或肩、大杼或肩井。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2ml一次性注射器分别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1ml和祖师麻注射液1ml,针头刺入穴位后得气,回抽无血注入药物,出针后用棉球按压,穴位注射每次取2穴,每穴注射药物各1ml。治疗10次为1疗程。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卧床休息及颈部制动,患肢不得过度提重物。

2.2 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加拔火罐,取穴、操作、疗程、医嘱与治疗组相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好转:临床症状减轻,颈肩疼痛减轻,肢体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3.2 治疗结果:经治3个疗程后,治疗组41例中,治愈25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41例中,治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4 体会

祖国医学无颈椎病一名,本病当属“痹证”范畴,《济生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夯实而成痹也。”长期从事伏案工作,易使颈部肌肉、韧带等劳损,椎间盘退化、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椎体错位、韧带钙化、椎间盘脱出等病理性改变,使脊神经受刺激或直接受压[1]。针刺直接作用于颈椎病变部位,起到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作用[2]。穴位注射疗法是选用中西药制剂注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既有传统中医学的治疗特点与作用途径,又有其现代医学的药理作用特点及治疗途径。笔者认为,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重视颈部休息,在每次治疗后尽量带颈围1~1.5小时,作为颈部制动,其后要作颈部功能锻炼,治疗期间尽可能卧床休息。

5 参考文献

[1]周建伟,胡玲香,李宁,等.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8):542-543.

[2]张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2-241.

收稿日期 2009-11-18

上一篇:耳穴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 下一篇:方剑乔运用针灸分型治疗颈椎病经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