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时间:2022-08-21 01:13:26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摘 要:伊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下,信奉严师出高徒的管理理念。作为班主任即使管理的是已经具备独立人格的高中学生,家长、社会、学校等在给班主任进行评价时,也往往是以严厉,能让学生“听话”作为评价标准。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对于班主任的评价不再是以严师作为标准,而是以班主任能做到以人为本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为评价标准。通过实践不难发现班主任管理班级也具有艺术性。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班主任;管理艺术

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意识。把他们作为管理对象的高中班主任,只做“严师”显然并不适宜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标理念下的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这个时期的班主任要当学生的严师更应该当学生的益友。那么新课标理念下的班主任该怎样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呢?

一、了解学生特点,人性化管理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各方面的能力,虽然不成熟,但是他们的各方面发展已经接近成年人了,只是在生活经验等方面还略显不足。不过高中学生青春期的浮躁心理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如不及时进行引导则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高中阶段处于学生发展的“岔路口”,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应该注意方法,注重给学生以适当的理解和帮助,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乃至未来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班上有一个女生,自尊心极强,性格比较内向,前段时间被其他同学鼓动去网吧上网,回来时被笔者发现。因为笔者知道这个女生的性格,因此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去打动她,在日常的学习中也交代其他同学和老师对她加强关爱,从那以后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性格也逐渐外向起来。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不断地引导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二、既是严师也是益友

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下,信奉严师出高徒,可是严师该怎样做呢?对于学生来说与他关系最近的就是家长、老师、同学,大部分时间处于学校环境的学生,教师管理作用远远大于家长。班主任在学校里就是学生的家长,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严格管理又要适当给予关爱。笔者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接每一届的学生之前都会跟学生一起制订班级的管理制度,同时也是需要遵守的行为底线。一旦有学生触碰到底线,坚决地进行处罚,并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在进行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处罚时,不管是谁一视同仁,公正对待,让学生心服口服,甘愿为自己的错误受到处罚。同时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里的“家长”,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对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的事务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烦恼和难题,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三、建立管理团队

高中学生具有相对完善的能力,其中部分学生还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班主任如果真的了解学生,完全可以运用这些学生的管理能力,建立管理团队。再有班主任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这不但会牺牲巨大的精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正常的教学任务,更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反感”。由于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渴望自己做主,笔者作为班主任,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评选了班委,并在全班范围内设立轮流值日,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的自我管理当中。通过实践发现,这种方式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而且整个班级的气氛都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进行自主管理的同时“集体观念”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四、优化班级环境

社会上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家长运用各种办法给学生择校、择班,虽然这种行为不对,但是家长的想法我们却能理解。究其原因是家长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个班风和学风都比较好的班级里进行学习,而塑造这种班风和学风不能只靠班主任,还需要整个班级的学生都积极进行配合,只有一个整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确立并不断巩固。高中学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班主任只需要在这个共同目标上做文章就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笔者在班级里设立了“进步奖”,不管学生在学习成绩或者其他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都可以授予“进步奖”。这不仅对于“好”学生有激励的作用。即便是对那些已经“放弃自己”的“坏”学生同样有着激励作用。他们的进步获得了肯定,对于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由于“进步奖”的设立,班级的学生“你追我赶,追求先进”的欲望更加强烈了,班级的班风和学风自然也就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

五、适时批评教育

高中学生毕竟还是孩子,难免会出现很多不足,作为他们的班主任,要该“批就批,该罚就罚”,只是批评与惩罚都要从爱生出发。学生犯了错,班主任老师怎么办?是一味地训斥学生,还是帮助学生找到犯错的原因,帮助其改正呢?常理来说,班主任老师应该理性地选择后者。因为一味地训斥学生,一来难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二来问题的症结还在,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有理智地帮助学生,才能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方法,改正错误。但帮助不等于迁就学生,适度恰当的批评有时比表扬更有作用,批评要做到适度,批评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要让学生发自肺腑地说出:“老师,我错了。”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更好地改正和进步。

综上所述,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他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他的引领作用基于爱护学生、信任学生为基础,是促进学生在行为习惯、情感道德等方面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的引领。

上一篇: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初探 下一篇:如何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