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时间:2022-10-15 02:46:23

浅议如何培养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摘 要: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积极去了解这一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在分配学习时间的时候就会优先考虑他感兴趣的学科。这样一来,对某一学科兴趣强烈,一般来说,这一科目的学习效果就会比较良好;而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缺乏兴趣,甚至是厌恶某一学科,这一科目的学习成绩自然不可能优秀。学生学习体育科目的效果自然也会与学生对体育科目的兴趣强烈与否有极大关系。所以,农村中职教师应该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关键词:培养;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可以帮助教师创造出一个充满欢乐,充满光明的课堂教学环境。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也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课程时没有丝毫兴趣,而教师却强制学生必须学习该课程,那么学生不仅不会认真学习该课程的知识,而且还会对该课程产生反感甚至是厌恶的感情,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学生对真理的追求欲望。

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兴趣与学习效果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所以,中职体育教师应该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活动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一、培养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作用

(一)体育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指向作用

体育兴趣是人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个性倾向性的体现,每个人在体育兴趣方面都可能有差异。同时,体育兴趣又是人们心理和行为上对体育活动的趋近倾向。它使人可能从多种活动中做出选择,选择他所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或形式,并且乐此不疲。但是,不同年龄学生的体育兴趣可能发生变化或分化,而使兴趣的指向性越来越明确而趋于稳定,甚至逐渐形成对某个项目的中心兴趣。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指向作用会因活动结果的积极强化而不断得到加强,从而表现出体育兴趣的动力性和体育参与的延续性。有人(徐和庆,1998年)将我国15座城市各类大专院校毕业的两届毕业生924人(男454人,女470人)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调查法来确认体育兴趣的延续性。将体育活动归纳为三类:娱乐型、健身健美型和竞技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学、大学和学校后三个阶段在三类体育活动的兴趣上显示了高度的一致性。其中,对健身健美活动的兴趣呈增加趋势;对娱乐型活动感兴趣的人,无论在校时还是学校后都超过另两类,并有很高的一致性。924名被试体育兴趣与运动实践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兴趣对运动参与有长期明显的定向作用,对促进终身体育的实现有积极的影响。

(二)体育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强化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可以促使人们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体育活动要求人们付出较多的体力,比较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但是,如果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地投入,刻苦学习,努力进取。实验表明:中学女生多数不喜欢长跑,但改成音乐伴奏下的跑跳步练习,在生理负荷相同的情况下仍然情绪振奋不感疲劳,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培养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一)通过体育学习取得成功能够培养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二)通过体育学习获得愉悦感能够培养提高学生兴趣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贯彻愉快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情,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防止由于体育活动内容的苦、累、脏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学生惧学的消极心理。

(三)通过体育学习获得愉悦感能够培养提高学生兴趣

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喜欢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易分散,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中职生的求新好奇心理仍然较明显。好奇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探索事物或获得知识的认识需要。对我校学生的调查显示,有85%以上的学生不希望几个月、一学期甚至一学年只进行一项体育项目的学习,体育课上学生希望教学内容常换常新,每节课都有新东西、新活动、新收获。体育教师应抓住“国家新体育课程标准”和“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有利时机,尽量在新字上下功夫,不仅要教材新,而且要教法新。如同是喊口令,既可以由教师喊或吹哨子做,也可以由学生喊、师生轮呼口令做,敲击乐器做,音乐伴奏做等;同是队列练习,队形可变换成不同的类型等。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争强好胜是中小学生的突出特点,采取比一比、测一测的方法学生会感到有变化、有新意、有趣味。体育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的语言美、动作美、教态美、形体美能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美的熏陶,通过美的启迪,易于实现体育活动中的“苦学”变“乐学”。

(四)通过多种手段引导提高学生兴趣

体育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环境因素的诱发。教学中持续“引趣”是引起学生愉快体验并逐渐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新颖的教法、生动的教学用语、优美的示范、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设置疑难、情景设置和丰富的体育信息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体验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体育兴趣,并初步形成专一的或中心的体育兴趣。

总之,如果中职体育教师能够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强烈的兴趣,必然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又不能把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向极致。

上一篇:高中音乐教学问题分析 下一篇:浅谈在高中学段如何创新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