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的成因及其调控方法

时间:2022-08-21 12:16:54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的成因及其调控方法

摘要:采用临场比赛观察法,个别访谈法。文献资料分析法,运动竞技心理状态分析法及其研究方法,在描述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的行为特征以及揭示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讨论了克服不良心理的调控方法。

关键词:足球;比赛;不良心理;成因;调控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200―02

现代竞技运动实践反复表明,足球比赛中不仅是运动是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的竞争,更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从国内外许多有关文献来看,比赛一致的看法是,在双方总体实力基本对等的情况下,因不良心理致使技,战术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败北的战例的占70%左右。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米卢这样说,21世纪的足球具备技术、心理,体能和战术4个基本条件,而中国足球队目前最缺乏心理方面的训练,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拟对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的行为特征,不良心理的成因以及采用何种方法对其进行及时调整与控制等3个方面作一分析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湖北省体校、体工大队、部分大学的足球运动员。采用整群抽样原则,随机抽取了运动员363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12人,女生151人,年龄在17~21岁之间。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1.2.2调查访问法 本文研究对象湖北省体校、体工大队、部分大学的足球运动员进行随机抽样访问。

2 研究结果

2.1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及其行为特征

2.1.1 与不司买力对手竞技时的不良心理及其行为特征当对手实力强大时,运动员常会产生恐惧,信心不足、斗志不高、缺乏拼劲等心理状态。其外部表现为焦急。脸色发青、心跳加快、膝腿颤抖、动作迟缓、停不住或控制不好球。

当对手实力较弱时,运动员有时会产生不以为然,心不在焉等,心理状态。表现为防守不积极,进攻不主动,比赛中消极应付,提不起兴趣,甚至耍弄对手。

当双方实力相当时,运动员常会产生顾虑重重,想赢怕输等心理状态。其表现为身体紧张,在动作过程中保守,被动,犹豫不决,谨慎有余而果断不足。

当对实力不明的对手交锋时。运动员常会产生没有主见,慌里慌张,草木皆兵等心理状态。其表现为对同伴的技术配合感到别扭或不适当、埋怨自已或他人等。

2.1.2 场上比分不同时不良心理及其行为特征 当比分领先时,运动员一般会产生“懈怠”的心理状态。其表现为不按教练员事先布置的技,战术打法要求进行攻防组合,我行我素。对不该有的失误不以为然。

当比分落后时,一种情况,运动员产生自卑心理,即对比赛失去信心,对自已已有的能力的评价发生错位,即低估自已在比赛中的作用和地位。其表现为怕败,怕承担责任和后果,导致感觉、智力、意志、意识等多种心理能力急剧下降,从而完全丧失竞技能力。其表现为攻防的时机失调,配合无序,技战术运用的战功率大幅度下降;另一种情况是,运动员产生失控心理。其表现为动作粗野,攻击性犯规明显增多。全场比赛节奏乱套。

当比分僵持相等时。一种情况是。运动员过高地估计对手的实力而产生畏惧和怯场等心理状态。其表现为视野变窄,感觉失灵,动作僵硬,失去常态;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急于求成,久攻不下,导致注意力过分专一,思路变得狭窄,不断出现失误,由此而产生“悔恨”情绪。其表现为动作狂躁,产生蛮干现象。

2.1.3 外环境发生变化时的不良心理及其行为特征 当裁判出现失误或不公时,运动员常会产生愤怒的心理状态。其表现为懊恼不休,浑身发抖,不停地埋怨裁判,甚至漫骂裁判和做出很不文明的动作。

当观众起哄,只给对方加油或嘘声本方时。运动员常会产生心绪不宁,反感等心理状态。其表现为不能集中到比赛中,视观众为冤家对头,对观众做出极不礼貌的挑衅性动作。

当对方动作粗野,凶狠.不讲文明时,运动员常会产生厌恶情绪和攻击性心理。其表现为肆无忌惮地采用以牙还牙的报复。

3 分析与讨论

3.1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形成的外部原因

3.1.1 缺乏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飞速发展,心理训练已经为足球运动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日趋激烈的运动竞赛中心理训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种情况是,在平时的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中,从不实施有计划的按步骤的心理训练来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加以必要的影响,使运动员的心理发生最适宜于训练和比赛的变化的需要;另一种情况是只注意赛前的心理准备训练而忽视平心应持续不断进行的长期心理训练。再一种情况是,赛前心理准备不足,赛中心理调整不当。

3.1.2不正常的人际互动效应 所谓人际,互动是指在人际接触与交往过程中,行动者直接或间接地和他人的行动发生联系的指向性活动。这些指导向性活动大多地暗示、模枋、感染,从众等心理及其外显行为为诱导而引起的。足球比赛常常是在身体接触十分频繁,比分和赛场局面变化无常。空间与地面斗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这种环境中,比赛集团内部,比赛集团之间,比赛集团与裁判,经赛集团与观众之间的人际互动则是非常频繁的。如果对不正常的人际效应未及时予以调整的控制,运动员不良心理就会不断地滋长和蔓延。

3.2足球运动员不良心理形成的内部原因

3.2.1 个性心理特征 运动心理不关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许多研究表明,赛场上运动员的心理及其外显行为确实与个性心理特征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在足球比赛中。大凡属于倾性的运动员,一般比较谨小慎微,容易接受他人行为的暗示,似乎是缺乏那种经过充分准备以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能力较差,一旦场上情况与既定方案不相吻合或中途发生心理摇等不良心理状态。大凡属于外倾性的运动员,一般敢冒风险,过份自信,独断专行,自制力较差,一旦场上局势出现大起大落,形势急转直下,容易产生急躁、冲动、失控等心理状态。

3.2.2技战术及身体的对抗能力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高低,特别是技,战术性临场的运用能力与其在比赛中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蓝球教练员罗曼采夫在总结了许多优秀运动员实验经验之后强调。关键时刻的比赛“3分技术,7分在心理”。比赛中球技平平,就不能掌握的主动权和控制整个比赛的节奏和进程。相反,对方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及其运用能则会在心理上给自已造成一种有形的压力。一旦比赛处于劣势,少则信心不足,多则恐惧不安,甚至失去斗志。同样,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不足,在比赛中遇到强对抗时,接受挫折的忍受能力较差,心理容易沮丧,心理容易失衡。

4.1结论运动心理训练关于“参赛角色”与“参赛角色的扮演”的理论认为,“比赛角色”的确定,需要通过日常的心理训

练过程加以实现,它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参赛角色的扮演”要大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赛前参赛角色合理定位的心理训练是进行赛中的心理调控的先决条件。运动员参赛角色的定位的实质是运动员对相应比赛结果与自我比赛行为目标的定位。其基本做法是无论即将开始的比赛对手是谁,赛前都应通过赛前侦察了解对手和比赛条件,明确比赛的目的和任务,落实比赛方案等,对自已或全队的参赛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要详细制定出在敌强我弱,敌弱我强及势均力敌的三类情况下,赛前角色始终定位于夺,追,拼的位置上的种种策略,使运动员的认知焦虑水平控制在适当的程度上,以预防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波动情况。

4.2建议在比分与外环境发生变化的心理调控时建议使用以下方法

4.2.1 自我暗示法 当比赛处于劣势或比赛处于相持和决战的关键时刻,运动员既可以用诸如“我有实力”、“要有信心”、“只要能坚持就能持垮他们”等积极的自我暗示语。尤其在比赛前,运动员往往全出现较的担心,诸如:担心失败,担心动作做不好等,那么这些后果心的想法一定会影响比赛的发挥,这是因为:担心失败就等于在为失败的心理准备,把担心变成希望。你就已纪站在希望的路上,继续努力走下去,你就一定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4.2.2鼓励方法 鼓励方法的实施有两条途径:首先,运动员应进行自我鼓励。当完成资助成功的攻主动作以后,运动员应该运动诸强欢呼,雀跃,等动作来鼓励自已。其次,在逆境中进行抗衡时,教练员应对努力奋斗顽强拼搏运动员及时给予表扬,并准确,灵活地运用指挥艺术给运动员提供富有成效的策略,以提高运动员的士气。

4.2.3注意,集中与转移方法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不良心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运动的注意力集中于比分,对手,裁判,观众等劣性刺激而引起的。此时,教练员应通过赛外传递信息,换人等手段,把运动员的注意力转移到技、技术运用和进攻持法上去。运动员则采用主动心法,把自已的注意力从原来劣性刺激目标及时集中完成比赛任务的目标上,上逐步消除消极的减力情绪。

4.2.4放松法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认知焦虑水平都会超出正常的范围,致使运动员对比赛产生过度的反应应激,以致产生紧张性反应。此时,运动员应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比赛中的间隙,使用不同深度,不同节奏的呼吸调整的方法,使紧张心理的状态得到放松,在达到自觉地调节比赛时机,目的和情绪,恢复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的目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表格、注解、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高校体育精神的特质与培育 下一篇:海参提取液对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