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研究

时间:2022-08-20 11:15:44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研究

摘要: 调查研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立足省情,客观分析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大学生村官的新要求,通过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ituation in the province, this paper made a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tudent Village Officer training mechanism and put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ent Village Officer, to make them well serve to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 Village Officer training.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

Key words: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Student Village Officer; train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170-02

0 引言

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做出了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重要战略抉择。这是对以往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延伸、拓展和深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河南实际的又一次重大提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管好用好大学生村官,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生村官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为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人才,尤其是领导人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七大明确提出的具体目标。国家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人才支持战略,即是当前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国家副主席主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指出,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村官作为新时期投入农村基层的群体,是直接问计、化解“三农”问题的生力军,是党和政府联结农民、农村和农业的纽带,肩负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和在实践中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责任,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是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培养的“蓄水池”。

2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素质的要求

2.1 能力素质 其能力素质主要强调的是科学发展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基层行政组织中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适应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2.2 知识素质 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全面的学科基础知识,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市场经济管理知识和行政管理知识,大学生村官应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农村文化建设知识、农村政策理论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知识。

2.3 思想素质 我国大学教育非常重视政治文化,大学生村官要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它是每位大学生村官的政治责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新时期对干部的素质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党性修养,自觉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①知识结构不合时宜。大学生们实践能力较差,具体到农村的工作,大学生村官难以顺利地开展工作。②大学生村官长期职业发展方向不清晰。目前缺乏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的制度也还在制定完善过程中,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整体规划基本上还是真空。③一些乡(镇)没有把大学生村官真正派往农村第一线,在对大学生村官组织管理方面,乡镇截留借调现象突出,将其长期借调或频繁抽调到乡镇机关工作。④农村存在的不良环境制约了大学生村官的进步成长。一是一些农村地区村大学生村官如想留任村里,要进行选举,也会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村干部存在着严重的宗亲、派别等不良现象。二是一些村干部不愿意真心帮带培养,觉得大学生村官是来抢自己饭碗的;三是大学生村官刚从学校出来直接到农村工作,容易被这些村干部带坏;四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空壳村,形成大学生村官留在村里无事可干。⑤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尚待提高。一是工作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存在畏难情绪,每月真正在村里工作时间非常有限;一些大学生存在“浮萍”心理,对自己以后出路考虑比较多,把村里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临时“中转站”;一些大学生存在懈怠思想,不愿农户开展工作。

4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培养的对策

4.1 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官激励保障机制 第一,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落实社会保险。为确保大学生村官的各类待遇补贴到位,鼓励有条件的村积极筹措资金,目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差距较大,需要达到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水平。二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疏导和感情关怀。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帮助他们渡过心理波动期,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关爱,政府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大学生村官,坚定在农村基层干事创业的理想信念。三是要提高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切实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生活问题。

4.2 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现实工作预览 为减少信息不对称,提供工作条件和职业蓝图,提前向毕业生清晰、真实、直观地呈现村官工作的现实图景。一是改善农村工作客观条件,使他们发自内心愿意服务农村、奉献农村,有志于到农村基层干一番事业的大学生。二是展现农村创业广阔天地,激发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的创新创业热情,向高校毕业生展现农村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引导其到农村任职工作。三是提供工作岗位信息。在招聘过程中展示工作责任和任务,考核标准,薪酬待遇,职业生涯发展等信息,提供包括村官岗位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等与村官岗位相关的各种内容。

4.3 做好大学生“村官”跟踪服务,保障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村官”到乡村任职后,毕业学校为他们提供技术和智力资源的援助,加强与本地产学研合作,实现校地合作,资源共享。还可以在基层现有的村官中,选拔工作能力突出的人员,将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村官”大学生的培养相结合,一方面能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发展接轨,另一方面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地方基层管理水平,到学校进行为期 1 年的脱产培养,探索一条高校、地方、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4.4 校地合作,将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提前 选拔优秀的、有意愿从事乡村管理职业学生接受教育和培训,学校在学生一进校门时就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尽量选择本地大学生到当地乡村任职,这样将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归属感和责任心,这主要是基于着力培养“本土化”大学生“村官”的目标,使他们可以真正地扎根农村。地方政府要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业绩考核机制、职业流动发展机制,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中,保证大学生村官留得下、呆得住、流得动、能提高。

4.5 订单式培养,共同制定培养目标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些高等院校可与地方政府达成协议,培养地方上需要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乡村管理人才,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

4.6 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 大学生村官一般都在20多岁的年纪,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在做好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工作的同时,严肃认真的考虑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流得好的问题,是完善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长效机制的内在制度要求。这就需要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一是留任制度。对成绩突出、能力较强、村民公认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探索采用“专职专用、不占名额”等方法,通过法定的程序提拔进入村两委领导班子,并继续享受大学生村官相关待遇政策;对3年合同期满后一时流不出去,但考核合格并愿意继续留任的大学生村官,根据岗位需要可以续签合同,继续在当前村或调配到其他村从事相关岗位工作。二是流出制度。按照中央提出的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成长锻炼基础阵地的要求,努力形成人才到基层一线锻炼成长,公务员和领导干部从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中优先提拔使用的用人导向。出善在大学生村官中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具体政策,包括考试加分政策和定向招考政策等。在条件成熟时,推出一部分乡(镇)副职领导岗位,面向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在学位进修和学习培训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三是淘汰制度。坚持优进劣汰的原则。对表现较差、工作不胜任、年度考核不称职的大学生村官,按照合同规定予以淘汰和解聘。

参考文献:

[1]管竹林.“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几个关键[J].现代阅读,2011,(11):3.

[2]陈祥梅.从现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看高校培养环节的重要性[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257-258.

[3]李丽.大学生村官发展问题探析[J].湘潮,2011,(2):71-72.

[4]张淑萍,陈素琴,李义良.大学生村官学习培训机制探索性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2011,13(9):137-140.

[5]杨涛,曾长秋.大学生村官职业化培养与选拔探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4):98-100.

[6]周桂芹.对大学生“村官”培养问题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136-139.

上一篇:我国保障房融资模式中引入REITs的障碍因素分析 下一篇:中小企业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