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实效的思考

时间:2022-08-20 10:55:17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实效的思考

摘要: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事关中职学校毕业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事关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良好声誉的树立,为此,切实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指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对目前中职学校就业指导的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性的思路。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

一、导言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在开展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就业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导向,只有充分发挥其中职学校的特色,才能够在目前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充分发挥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优势,才能够保障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为社会输送大量实用型、技术性人才,从而不断满足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更快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就业为重要导向,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坚持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相结合的重要原则,在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采取各种切实有效措施开展好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中职学校加强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认真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学生就业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性环节,事关职业教育学校今后发展方向和中职毕业生的前途命运。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可以预见和不可以预见的因素,很显然,学校的包括就业指导教材在内的所有教材不可能做到随时更新,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就业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就必须切实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目前,我国教育、经济和劳动用人制度均得到了不断的深化,面对目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和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学生将来毕业之后走入社会、走入就业岗位没有任何准备必将遭受重大损失,学校必须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适当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将来的就业完全脱节,必然导致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此外,从切实加强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中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能够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民众收入,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从中职学校学生来源看,许多中职学校来自广大农村,切实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能够促进来自农村的学校在城镇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中职学校教育本身而言,对中职学校加强就业指导,能够不断提升其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从而使毕业生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和获取较好的待遇,带来良好的职业发展,有益于树立中职学校在社会中的良好声誉,促进中职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三、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就业指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校认识自身的特长和弱点,能够更好地了解职业世界,从而有利于其毕业之后顺利就业、走入职场。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均开展了相应的职业指导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整体上看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就业指导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由于学校或者教师没有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指导教学工作,有的教师按照所编写的教材照本宣科开展就业指导教学工作,难以真正收到实效。第二,部分学校将对学生的职业指导等同于开展就业推荐工作,无疑,在开展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如果学校能够开展好就业推荐工作,是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的,但是部分教师以偏概全,将职业指导工作完全等于就业推荐,必然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健全的职业观念。第三,开展职业指导的形式还比较单一,目前许多学校开展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正式课程教学的方式进行,缺乏相关的声像资料、实地参观等,并且职业指导还没有渗透到各种学科当中,学生完全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收效不大。第四,职业指导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没有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指导内容、方案,缺乏实效性、针对性。

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实效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一)切实加强就业指导的课堂教学实效

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首先就得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实效,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指导的针对性、实践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提升《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课题教学质量,发挥好其主渠道作用。在此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质量上乘的优秀读物,比如通过幻灯片、录像、电视等声像资料进行补充,使就业指导课程更加生动和形象,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喜爱,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切实加强就业指导的实践性

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要以《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为主渠道,但是,毕竟课程是比较缺乏实践性的知识,我们在开展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采取措施增强其实践性。比如,在课余组织学生到人力资源市场和用人单位参观考察,及时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及时总结经验;聘请企业人员到学校授课、开展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活动等。

(三)切实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由于中职学校就业指导的教材是针对全体学生编制的,所以其具有许多共同性,但不具体针对个体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此,在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学校应当建立学生的个人资料档案,收集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特征,引进专业的指导专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适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方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展职业心理测试,以及通过谈话、调查和观察等方式尽量全面地收集学生的个人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同时,学校要加强和劳动人力部门、用人单位、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

参考文献:

[1]刘晓春.中职就业指导课教学探讨[J].新西部:2008(10).

[2]曾万连.新形势下创新中职中专就业指导[J].东方企业文化:2012(5).

[3]成光华.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课程新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上一篇: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下一篇:刍议县级电视台对农栏目的策划与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