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食物过敏

时间:2022-08-20 10:07:35

食物与食物过敏

日常生活中,食物过敏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有人吃鱼、肉、奶、蛋、醋、酒、酱及某些蔬菜水果后,会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又称超敏反应,是指所摄入食物中的某一组分(主要是蛋白质)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的变态反应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一般来说,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胃肠功能比较差,肠壁的通透性也比较高,因此容易将一些异体蛋白质或其他类型的可能导致过敏的抗原物质直接吸收入体内,从而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再次摄入此类食物时即可产生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最常见于0~2岁的婴幼儿,大部分人3岁以后过敏反应逐渐下降,但据专家估计,仍有1%~2%的成人有食物过敏。由于工业化大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近十几年食物过敏发生率逐年上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很多,主要表现有胃肠道、皮肤、呼吸系统三个方面。

胃肠道常见的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出血。

皮肤症状:一般都是食后即刻反应,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还有湿疹、皮肤红斑、瘙痒等,这些反应可很快消除不再出现,除非再次摄入此类食物。

呼吸系统症状:较为少见。表现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咳嗽、咽喉水肿、Heiners综合征(牛奶诱导的伴有呼吸系统病变的综合征)等。

季节和环境的改变导致吸入性抗原增加,可加剧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常见吸入性抗原包括房屋粉尘、小虫、羽毛、动物皮屑、花粉、真菌、灰尘。相似的环境因素如吸烟、应激、运动和寒冷也可加剧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

那么,过敏是如何发生的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食物过敏的作用的机制。

1.过敏原

导致过敏的食物称过敏原。任何食物都可能是潜在的过敏原,绝大多数过敏原是大分子的水溶性糖蛋白。一种食物常含很多不同的蛋白质,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具有高度致敏性,如牛奶含有20多种蛋白质,其中的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和酪蛋白最易引起过敏。豆类、花生也是最常见的引起过敏的食物。过敏原一般不受酸、加热、变性的影响,但某些蛋白质的致敏性可通过加热而改变,一些食物通过加工,可降解其中的抗原物质。

2.免疫应答

过敏原必须通过胃肠道吸收后与免疫系统反应才能导致食物过敏的发生。正常情况下,胃肠道提供一个黏膜屏障防止大多数未经分解的完整蛋白吸收。肠道黏膜屏障是由非免疫因素和免疫因素组成的,前者包括胃酸、胃酶、胰酶、黏液素和肠抑胃素,后者包括CD8、CD4、B细胞、分泌型IgA和非IgA免疫球蛋白等。当各种因素导致胃肠道屏障作用削弱时,机体对过敏原易发生过敏反应,当再次与相同的过敏原接触时即可产生过敏反应。食物过敏的免疫反应可分四类:I型变态反应,又称速发型,由IgE介导;Ⅱ型变态反应也称细胞毒型,由IgG、IgM介导;Ⅲ型变态反应是免疫复合物型;IV型变态反应被称为迟发型或T细胞介导型。

发生食物过敏的危险因素

不同人群的食物过敏发生率不同,取决于该人群是否具有食物过敏的危险因素,发生食物过敏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年龄

2岁以内婴幼儿最常发生食物过敏。足月新生婴儿肠黏膜屏障还没有发育成熟,肠壁通透性较大,分泌型IgA水平低,因此与儿童和成年人相比,初生婴儿的肠壁对抗原转移较为容易,而易发生食物过敏。随着肠道发育成熟其通透性逐渐下降,食物过敏的发生也随之减少。研究发现,婴儿期过早喂以辅食(牛奶、鸡蛋、谷类)会增加食物过敏的危险性,一小口食品中的抗原量可能是母乳中同种抗原的1000倍。因此,在有过敏倾向的家族中,应在婴儿满6个月以后再添加辅食。

2.遗传

食物过敏被认为属于遗传过敏症,其临床特征为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三者和食物过敏一样均由IgE介导。有遗传性过敏症的人易产生食物过敏,因此遗传被认为是食物过敏的基本因素。遗传过敏症是家族性的,当父母均有该病症时,其子代患病率是47%~100%,父母中有一人有该病症时,其子代患病率为13%。就性别而言,女性的食物过敏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

3.其他疾病的存在

如胃肠道疾病、营养不良、胃肠道渗透性、肠道局部免疫缺乏状态等。

大部分食物过敏反应都较为轻微,在停止接触过敏原后症状一般都可以消除或逐渐缓解,但是部分人会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甚至因为食用某些食物而死亡,所以千万不可小觑。据报道,美国每年有50~100人因花生过敏而猝死,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只是不小心吃了1~2粒花生米。那么,对于食物过敏有什么防治的方法呢?

如何预防食物过敏

1.膳食中避免过敏原

严格去除食物中所含的过敏原,这是治疗食物过敏的唯一方法。膳食中去除某食物时,应尽量提供替代物保证营养,如牛奶及奶制品去除后一定要补充其他食物以满足人体对钙、维生素D、核黄素等的需要。对大部分病例,过敏原仅限于一种食物或少量不同食物,故去除膳食中的这类食物不会导致营养缺乏。但膳食中去除了某些食物的儿童有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不良的表现,故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或其他特殊时期的过敏人群而言,有必要使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以维持营养平衡状态,特别是某些婴幼儿和少数对多种食物过敏的成人。儿童发生食物过敏后,通常没有必要长期排除该食物,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儿童的不良反应可能会逐渐消失,可以将这些食物慢慢逐渐增加到膳食中去。

2.脱敏治疗和药物治疗

某些病例,可以采用脱敏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巨噬细胞稳定剂、类固醇激素等。首先将含有过敏原的食物稀释1000~10000倍,然后吃一份,也就是说先吃含有过敏原食物的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如果没有症状发生,则可以逐日或者逐周增加食用的量,但需注意一定要适量。这样经过几周或者几个月,有些原来对某种过敏原过敏的人就可能达到正常人的食用量。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采取此种方法逐渐适应食物中的过敏原,以后也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大量食用,以免复发。

3.婴幼儿的预防

母乳喂养和母亲避免接触过敏原可延迟高危婴儿过敏的发生。从婴儿到成年个体,其抗原吸收过程逐渐减少,称为“关闭”现象。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能促进“关闭”,提示母乳中可能含有加速肠道黏膜屏障正常发育的重要物质。有的学者认为,婴儿期过早喂以辅食(牛奶、鸡蛋、谷类)是食物过敏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有过敏倾向的家族中,应在婴儿满6个月以后再添加辅食,在6个月内完全用母乳喂养。对高危的婴儿在出生后2~3年内不要接触有高度致敏性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花生、鱼、坚果等。添加辅食时先加米粉再加面粉,防止麦麸过敏。

上一篇:让您告别亚健康的穴位――大包穴 下一篇:让宝宝爱上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