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时间:2022-08-20 09:51:02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铺相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用生态文明观审视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必将使我国城镇化走上一条绿色循环低碳的健康发展道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持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研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避免城镇化再走牺牲环境求发展、先污染后整理的老路,是一项亟待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生态文明理念与城镇化相融合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形态,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生态文明是建立在知识、教育、科技高度发达和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文明,生态文明不仅吸收人类以前的先进文明成果,也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牺牲环境的高成本代价。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农村人口随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而不断向城镇转移,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国当今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在目的上是一致的,两者互相促进、相铺相成。城镇化质量高低是衡量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城镇化建设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走绿色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节约资源,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实现环境友好、生态宜居的城镇化,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对未来的信心增强,就能在城镇化发展中激发出更大的热情建设生态文明,进而创造出更加宜人和谐的环境、更加理想优美的家园。因此,生态文明引领的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没有协调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导致出现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对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构成了现实威胁。

1、城镇化认识模糊,缺乏生态意识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认识模糊,把城镇化等同于城镇建设,缺乏生态意识,忽视了作为城市主体构成的“人”的发展,为了GDP政绩追求城镇化的急功近利,盲目求大贪快,大搞形象工程。诸如,片面追求城市规模,脱离实际需要和能力修建大广场、宽马路;有的不顾地方产业支撑和经济发展水平,盲目扩张大量占地建各种园区;甚至有的将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化”等,使城镇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脱节,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这种浮夸而流于表面形式的城镇化,或许能引来喧嚣一时的喝彩声和亮眼一时的成绩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生态和资源方面的弊端必将逐渐显现,从而制约城镇化的持续发展。

2、城镇化粗放模式显现资源瓶颈

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是建立在对水土能矿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基础之上的,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出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问题。具体表现为:

土地资源。许多城镇土地利用缺乏科学性,空间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忽视存量土地的挖潜,对棚户区旧城区及城中村改造不力,加剧其居住、商业和工业混杂交织,并存在不少废弃建筑,土地低效闲置现象普遍。一方面却注重增量土地的发展,盲目兴建开发区新城区,大量新征农业用地,呈现蔓延式发展。我国虽然幅员广阔,但约60%陆地是山坡、高原,不适宜进行城镇开发,现阶段耕地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的40%。如果将土地承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数据与国际作一比较,我国城镇人均建设面积130平方米,发展中国家为83.3平方米,发达国家仅82.4平方米。而从产值集约度来看,我国内地最发达北京、上海地均GDP仅约为东京、香港的1/9—1/18。可见,城镇化中土地粗放模式必须改变。

水资源。我国人均淡水是世界的1/4。当前全国657个城市中约400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同时,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全国75%的湖泊不同程度富营养化,90%以上城市水域受到污染,南方城市缺水量的60~70%是水污染导致的,北方不少地区也出现了有水皆污的现象。

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覆盖率排世界100位之后,城镇化中,因建筑及交通道路网用地,城镇林地逐年减少,生态绿地也零星分散,导致城镇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加剧了城镇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失调,水土流失,水资源匮乏,空气质量下降,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环境生态问题。

能源矿产资源。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石油、天然气、煤炭人均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67%左右。随着汽车的用量增大,石油需求大幅上升,2012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达58%左右,石油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2.32亿,增加能源消费4.92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预计我国人口将达14亿,城镇化率达60%,能源需求还将大幅增加。

3、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生态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作为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对短期经济效益明显、直接带来经济增长的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生产性基础设施较为重视,投入力度较大,而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这类环境基础设施,尽管关系到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但因其投资效益表现为长期性和间接性,往往不能于其他基础设施同步配套投入,尤其是中小城镇,建设滞后更为明显。据统计,我国内地每年垃圾近10亿吨,居世界首位。并且目前城镇垃圾还以年均4.8%的速度增长。全国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而小城镇和村镇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乡镇工业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正在威胁着中小城镇及周边环境。目前垃圾处理率约50%,其中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大多数垃圾只能简易填埋,“垃圾围城”之势已成。城镇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又没相应跟上,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4、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有悖生态文明原则

目前我国不少城镇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主要表现为:

一是城镇建设稀疏松散、发展模式粗放,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较突出。一些开发区建设规模大,占地量大,却功能单一,没有相应的生活服务和居住功能配套,居住和工作两者严重不匹配。二是城镇规划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规划中由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科学精神,城镇建设布局不合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变频繁动,造成浪费。三是存在规划滞后问题,甚至出现边建设边规划,导致整个城市功能布局、资源配置等均处在模糊的状态。四是公众参与城镇规划没有落到实处、形式化较普遍,致使很大程度上城镇规划变成了一种官商规划,城镇规划中的生态和谐问题、资源问题、景观设计、环境污染防治等没有发挥好群众参与监督。五是城镇规划缺乏权威性。现实中常有因新领导上任,往往带来新的思路和观点,有的期望在任期间能做出较大业绩,于是弃旧图新,对原有规划动大手术,有的改得面目全非,使规划建设失去了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就是要使城镇化建设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自然与人和社会的共荣共存。

1、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 引导干部牢固树立生态政绩观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进一步升华,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推动生态文明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是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重大使命,因此,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在思想上认清抓经济是政绩,抓生态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政绩,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执政追求,彻底摒弃唯GDP的政绩观对各级领导干部尤为重要。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进对领导干部考核的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生态政绩观。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完善征集考核指标体系,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社会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等状况纳入领导干部征集考核指标体系。其次,健全干部考核制度,把干部的基本考核和征集考核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与资源环境指标考核统一起来,突出对干部的实绩考核、全面考核以及长效考核。在提拔使用干部时,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不履行职责、不落实政策甚至弄虚作假者不予提拔,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干部要慎重考虑,对因为决策失误、监督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干部要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2、加强生态文明普及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生态文明思维推进城镇化,需要提高整个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认识,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感,唯有在认识层面达成意见的一致,才能形成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合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通各种大众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引导和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营造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让生态文明理念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以教育一人、影响全家、带动社会为目标,培育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观念,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生态的生活方式。二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生态文明活动,建立环保问题公众听证制度,设立公众环保举报电话,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使全体公民自觉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发展中。三要加强城镇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充分挖掘和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让人们从中吸取生态文明的精华,引导群众文化积极注入生态文明新元素,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是城镇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提高城镇环境质量的必要措施。 长期以来,投入不足、效率不高一直是制约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以开拓创新精神,在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加大投入,即既要在资金、人力等一切有形资本方面对环保设施建设有足够保证,同时还要提高城镇管理者、建设者及居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具体来说,首先要在规划设计上坚持高起点,做到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城区建设发展到哪里,环保设施就规划到哪里,保证环保设施水平与城镇建设水平相协调、相配套。二要坚持高标准建设。投入力度要逐年加大,政府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要继续加大财政投资的力度,同时,要实行投资多元化,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使用和服务收费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在投资、税收、用地、用工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政策。三要坚持高水平管理。实行运营企业化,开放服务市场,鼓励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参与运营,随着城镇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要逐步推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效提高生态环境的整体管理水平。四是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个过程要唤起全社会的重视及参与,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群策群力,让环保设施建设置于公众关怀与监督之下,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提高。只要在硬件软件两方面抓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就能从根本上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城镇化发展老路,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4、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点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从广义上说涵盖节约、低碳、循环、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等;从狭义上说,绿色一般表示生态环保的内涵。绿色发展就是要改变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环境友好型消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针对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现况,以绿色发展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做到以下方面:一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清除结构性污染,使产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二是中心城镇要逐步淘汰和转移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等不符合城镇功能定位的工业,积极发展污染少、能耗小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低排放”“高效益”的生态文明模式。此外,对产业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促进形成新的增长点。

循环发展。循环发展就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是循环经济三原则,其基本理念是没有废物,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质是解决资源永续利用和资源消耗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伴随城镇化发展,需求的资源越来越多,然而我国人地关系紧张,水资源贫乏,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也明显偏低,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匹配,加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使本来就紧张的资源约束不断加剧。据国内外经验,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约束的有效途径。污水经过处理可以循环利用。各种废料中包含有大量的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可循环利用资源,在发达国家这类废弃物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矿产”或“城市矿山”,其回收利用已经形成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过去以资源匮乏著称的日本已是今非昔比,尤其在稀有金属方面,有资料表明日本的“城市矿山”已使其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当下,中国每年的矿产资源消耗量已达50亿吨,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资源消耗大国。 中国自然资源禀赋不足的国情决定了未来城镇化必须走循环发展道路,通过推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变过去“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模式,实现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低碳发展。低碳发展就是以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特征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增加森林碳汇,降低能耗强度和碳强度。实质是解决能源可持续问题和能源消费引起的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我国能源资源国际依存度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另外,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速快、总量大,当前,排放总量已达世界第一位,根据国际能源署推算,到2035年,我国累计排放量将超过欧盟,成为世界第二大累计排放国。面对能源资源瓶颈及温室气体排放压力,低碳发展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把低碳发展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加强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综合运用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措施,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能源、交通等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推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向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5、提高城镇规划科学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

城镇建设规划是关系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百年大计,要具有整体性和战略性,要体现生态文明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充分运用当今先进科技成果,结合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因地制宜,重点强调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一盘棋,实现城镇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协调发展。

具体做好几个方面:(1)科学调整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率,走集约发展道路。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是最大的瓶颈,摊大饼、蔓延式的城镇化模式不符合国情,必须要构建科学的城镇空间格局。根据党的十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新型城镇空间格局应该是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这三个空间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须确立集约发展理念,推进产业集聚,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走绿色循环低碳之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注重土地单位面积GDP。同时要构建好城镇群体系,发挥中心城镇的辐射功能,注重各城镇的比较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构建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须控制城镇的适度规模,减少城镇化对耕地的过度占用,并应借鉴“卫星城”、“城市群”的经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解决好交通及环境问题,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防止主体城镇的过度扩张,从而也更有效的构建城镇生态系统,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须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利用好自然山水条件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并将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降到最低。(2)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风貌的保护,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和谐共生。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古城、古村和自然风貌不少都承载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历史文化遗产是萌发、培育新的现代文明的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加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共同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城镇历史文化遗产是城镇发展的独特资源,把城镇历史文化遗产纳入城镇规划中,在城镇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提高城镇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有利于城镇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3)强化城镇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与严肃性。针对城镇规划化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应与时俱进修改完善城镇规划制度。一要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二要加强规划公示和听证会等制度建设,加大公众参与城镇规划的力度,通过强化城镇规划的民主性来提高城镇规划的科学性;三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规划编制、实施的监督,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原则,未编制规划的不准建设;已编制规划的,不得随意改动,确需调整修改的,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完善规划实施的监督制约制度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城镇规划的全面、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丁晋清.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比翼齐飞[J].求是,2008(14)

[2]孙晓东.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浦东机场薛家泓泵闸地基基础设计研究 下一篇:浅谈GPS RTK定位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