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治疗耳鼻咽喉炎症的研究

时间:2022-08-20 09:07:34

中西药联合治疗耳鼻咽喉炎症的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耳鼻咽喉炎症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耳鼻咽喉炎症患者133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关键词:中西药联用;耳鼻咽喉炎症;治疗效果

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炎症,病情迁延,常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1]。我院探讨了中西药联合治疗耳鼻咽喉炎症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耳鼻咽喉炎症患者133例纳入本研究,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精神异常、智力低下、全身严重感染、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共计66例,年龄4~68岁,平均年龄(38.56±6.75)岁;体重12~85kg,平均体重(57.35±5.86)kg;病程2~45d,平均病程(16.64±3.45)d;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1例;疾病类型包括中耳炎24例、鼻炎28例、咽喉炎14例。

偶数者归为实验组,共计67例,年龄3~70岁,平均年龄(37.38±6.42)岁;体重10~86kg,平均体重(56.93±5.77)kg;病程3~40d,平均病程(15.86±3.78)年;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3例;疾病类型包括中耳炎22例、鼻炎30例、咽喉炎15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病程、性别、病情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给予1%麻黄素地塞米松滴鼻液点鼻,3次/d;咽鼓管吹张隔日1次。慢性鼻炎患者给予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喷鼻,2次/d;羟甲唑啉喷鼻,2次/d。慢性咽炎患者给予1%贝尔氏水含漱,每日数次。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疗程均不超过7d[2]。

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药联合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汤剂治疗,基本方包括白术10g、黄芪15g、防风10g、金银花10g、连翘10g、黄芩6g、藿香6g、柴胡10g。慢性中耳炎患者酌加石菖蒲、桑白皮等;慢性鼻炎患者酌加苍耳子、辛夷等;慢性咽炎患者酌加罗汉果、木蝴蝶等。连续用药14d[3]。

治疗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

1.3评价指标

1.3.1慢性中耳炎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鼓膜颜色正常、活动可,随访期间未见复发。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听力好转,鼓膜颜色正常,活动尚好,随访期间复发。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改善。

1.3.2慢性鼻炎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通气、引流良好,黏膜色泽正常,随访期间未见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鼻腔通气、引流较治疗前好转,随访期间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改善。

1.3.3慢性咽炎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增生的滤泡消失,随访期间未见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增生滤泡较治疗前缩小,随访期间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

3讨论

耳鼻咽喉科疾病以慢性中耳炎、鼻炎、咽炎等较为常见,由于其病因复杂,迁延难愈,西医在临床治疗时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治疗疾病注重整体观念,重在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偏颇。采用中西医结合法可起到标本兼治、协同增效的作用[4]。

耳鼻咽喉疾病病位在上,治疗时多用轻灵之药。方中白术健脾益胃,脾旺则表自固;黄芪补中益气,对表虚不固有奇效;防风遍行周身,为治风之要药,上清头面七窍,三药合用,散中寓补,功擅护卫人体正气。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藿香解表散邪、利湿和中;柴胡清退虚热、疏肝解郁。慢性中耳炎患者酌加石菖蒲、桑白皮等以开窍理气、散风祛湿;慢性鼻炎患者酌加苍耳子、辛夷等以宣通鼻窍、散风除湿;慢性咽炎患者酌加罗汉果、木蝴蝶等以清热利咽、润肺止咳[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中西药联合治疗耳鼻咽喉炎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春霞.中西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12.

[2]解桂清.尼美舒利治疗耳鼻喉炎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3,6(4):72.

[3]刘文娣,杨淑荣,谢强.谢强应用小青龙汤治疗鼻病用药经验[J].江西中医药,2012,43(2):8~9.

[4]姚稳根.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08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1,29(4):108.

[5]宋伟,周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92例临床分析[J].医药杂志,2012,33(1):10~11.

上一篇:护士层级管理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临床路径在头皮良性肿瘤诊疗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