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

时间:2022-08-20 08:36:47

浅谈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

摘要: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货物、工程以及服务主要采用政府采购的形式。所谓政府采购,从一般意义来理解,即是指公共采购。当前,在国际上,政府采购制度已经普遍实行。但是在我国,目前,政府采购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薄弱的问题。那么,针对我国目前的政府采购现状,应该如何规范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本文对此作了浅谈。

关键词:环境监测事业单位 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货物、工程以及服务的主要形式。政府采购有利于规范采购行为、节约财政资金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当前,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经过多年的探索以及努力,可以说政府采购工作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在加强事业单位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及强化宏观调控等方面彰显成效。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一)政府采购中,预算是必须的一个环节

可以说,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有没有实现规范、科学,政府采购的项目够不够细致和完善,将和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直接相关。

首先为了能更好的反映政府采购的需求,政府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除了要编全,还要编实。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调整和追加,对于这些行为要进行切实规范,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以强化对于预算的约束。

其次,对政府采购项目要细化到政府采购品目名称规定的末级品目,对未细化的项目要进一步明确具体技术、规格型号等采购需求。

(二)应增强采购单位政府采购的预算意识

不可否认,意识是执行的思想基础。因此,在政府采购行为中,采购单位首先要增强这种意识。采购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按照规定进行预算的编制,更要按照规定对预算进行执行开展。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不得进行超标准采购,更不得擅自改变预算资金的用途。此外,为了实现摸清家底,避免无预算采购 、重复采购以及盲目采购等浪费行为的出现,要建立完善的采购项目动态信息库。

(三)优化政府采购的内部岗位设置

对内部岗位进行良好的设置,可以保障政府采购行为的协调高效运转,要优化政府采购的内部岗位设置,建立良好的的内部工作机制。比如,制定严格的包括质量控制制度、内部工作规程、经济责任制度、人员工作守则、监督检查制度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内部管理制度。对于每个采购项目,量化管理是必要的。为了实现量化管理,保障能从机制上提高采购工作效率,要明确其时间节点。

(四)提高透明度,加强政府采购的公信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所有采购项目的实施都必须全程公开。特别是对采购过程中的采购需求制定和履约验收更要完整明确,使其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所有操作都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保障采购项目的完成合法、合规,合理。

(五)要积极创新采购方式

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要积极创新采购方式,比如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以综合评分法为基础。使所采购的项目达到采购人所希望的价值目标上,做到“品质,价格,用户的需求”三者高度的统一。避免了竞争性谈判的“最低价格成交”的恶性竞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花费了财政资金,也不能完成采购人所要求的预期目标。

二、要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执行政府采购时,人是具体执行的主体,因为人是一切行为的执行者,政府采购也不例外。因此,采购工作的质量以及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为了保障以及提高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质量,一些具体工作应该要由专业化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负责。环境监测采购工作的系统性以及专业性都很强,涉及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环境监测采购工作的政府采购工作人员来说,由于环境监测设备、服务的专业性、小众性和它所适用的技术指标特殊性,更要求政府采购机构、政府采购人员在采购这类专业性设备、服务中必须具备专业性、技术性、指导性。政府采购除了涉及市场经济、财经、招投标、合同以及计算机、贸易、商务谈判等方面知识外,还涉及环境监测的相关专业知识。政府采购人员如果没有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为保障政府采购的顺利进行,首先,政府采购人员应采取考试的办法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人员要参加专业考试,待其考试合格后,在财政部门或有关部门进行登记注册,才能成为正式的专业政府采购人员。第二,为保证政府采购行为的专业性,政府采购人员要加强岗前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加强和扩大政府采购的培训范围,比如,要对相关人等如采购单位的领导、财务人员要培训政府采购基本知识。

三、加强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督管理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政府采购的监管,往往是一个部门身兼多重职能,这就使得监督的力度不够强,.监管范围也失之狭窄。在监管中,大部分仅仅局限于对招标采购过程的监管,而在招投标之前和之后的行为,并未被纳入监管的范围,这就难以实现对政府采购的立体监管,给政府采购监管留下死角。要加强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管,要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建立政府采购监督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形成多层次、高效率以及操作性强的采购程序法律体系,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都要制定规范各自政府采购的条例。要强化事中合同的履行监督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信息管理体系。要进行政府采购的事后监督机制,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完善资金拨付监督。

总之,对于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还刚起步,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进行科学合理地政府采购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学文.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问题解析[J].现代商业,2012;24

[2]谢磊.健全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4;12

上一篇:上市公司IPO后业绩下滑影响研究 下一篇:商贸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