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创新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20 04:21:18

农村中学作文创新的几点思考

摘 要:长期以来,农村中学的作文现状令人担忧,常出现学生怕写,老师难教的状况。旨在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寻找突破口,进行作文创新教学的尝试。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现状;创新教学;兴趣

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已根深蒂固,且教师为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反复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许多中学生,尤其是农村的中学生已经被老师逼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模范生。于是,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就成了素质教育环境下进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一块失守的阵地。

一、农村中学作文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一直难尽如人意。细究起来,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比城市中学生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生怕写

对待作文,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作文功底差的学生尤其如此。他们害怕作文,常常面对文题长吁短叹,挤牙膏般地编写文章。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语句枯燥,内容苍白。因此,他们不能从作文中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经常得到的是失败的消极体验,而这种体验更会让学生对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2.老师难教

许多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把教材看做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浮躁的社会,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家长校长的期盼,使老师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知识点的讲解和训练上,因为这些内容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效果。而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则是一个漫长的、庞大的、系统的工程。

除以上学生和老师方面的主要原因外,学校资源和家长素质也是造成农村中学作文现状令人担忧的原因。

二、农村中学作文创新教学尝试

现在我们强调素质教育,正是因为看到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高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尝试。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用明月装饰自己的窗子”

卞之琳说:“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人生体验、社会体验,不论是情感上还是认识上,都不可能发表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内容空洞、言语苍白,可先借“他山之石”来弥补,这种“先借明月装饰自己窗子”的做法是迈开创新之路的第一步。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美读习惯。鲁迅、巴金等名作家行文之时之所以能挥洒自如,也就是因为他们在精读方面下了苦功的缘故。由此可见,老师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文学著作,对其中的精彩段落甚至可以摘抄背诵。为弥补学校资源不足的缺憾,教师可发动班上的学生每人买两本书,大家把书带到教室建立一个图书角。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还可通过朗诵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积累,鼓励学生创新。

2.“让我们眼中常含泪水”

艾青说:“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只有热爱生活,才能进入生活,只有对生活有深入的感知、品悟,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也在反复强调要说真话,抒真情。

3.“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舒婷说:“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木棉树和橡树各有特色,也都有自己的个性,作文创新,也需强调个性,尊重学生自主。实际上,要让学生作文有所创新,老师需要狠得下心放得开手。即使有些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只要大胆让学生去理解、思考,久而久之,等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到达一定的程度,自然就会有较大地提高。只要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就应得到老师的鼓励。鼓励学生创新,张扬学生个性,是创新作文教学不可抹杀的一笔。

要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一大步是不可能的,总之,创新作文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抓住时机,抱定“是铁终会炼成钢”的信念,多找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则要委婉提出。给学生以写作的信心,小心呵护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促进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道德.从一片作文说开去.语文教学与研究:上,2007(9):33.

[2]邵丽霞.精读・背诵・仿写.中国教育报,2000.

(作者单位 江苏省武进区奔牛初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疑” 下一篇:蒋劲夫VS古丽娜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