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的设置

时间:2022-10-23 08:53:22

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的设置

摘 要: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的设置,在理清繁杂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培养学生学习技能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引导、实践引导等方式进行课堂引导的设置。通过这种课堂引导的设置,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这门课程的学习,并且能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还能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及加强自身的艺术创作

能力。

关键词:必要性;方法;效果

高中艺术课程教育在传统的高中课程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又开始强调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显示出了自己对艺术课程学习的无所适从。所以,积极有效的课堂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那么,究竟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的设置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以及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设置的必要性

在现代的高中学校教育中,设置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对文化课的补充,以及对学生身心的调剂,在某种程度上,艺术教育有它自身更巨大的意义。它可以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

趣,使他们更富有想象力。除此之外,艺术教育还能够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品位,塑造学生独特的个人气质、提高他们自身的修养。而在高中艺术课程的教授中,课堂引导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

1.告诉学生“学什么”

艺术课程的内容复杂多样,种类繁多,而且有着一定的难度。有效的课堂引导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有效的引导,将学生尽快地导入所要教授的内容中去,避免了对很多无用知识的学习。

2.告诉学生“怎样学”

有效的课程引导除了告诉学生“学什么”以外,还教会学生“怎样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高考这种评价体制的存在,很多学校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对艺术课程缺乏必要的关注。所以,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进行艺术课程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引导。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逐渐培养

起学生对艺术课程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怎样进行艺术课程的

学习。

二、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设置的方法

1.问题引导式

高中艺术课程中的课堂引导,首先可以使用的便是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进行思考。但是,这种问题引导与传统问题引导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问题引导一般是老师在上课之初,通过几个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引入对该节课文的阐述。或者是在教授过程中用几个简单易懂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这里,我们所说的问题引导还应包括另外一点,就是通过给定一个本身存在问题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最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逐步过渡到对课程的学习之中。例如:老师在教学生一首曲子的时候,可以故意弹错其中的一个音节,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错误,借此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程度,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2.情境引导式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所谓情境引导式,就是教师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艺术课程的学习。对于艺术课程这样一门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来说,合适的情境创设尤为重要。合适的情境能够通过轻松的学习氛围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到对课程的学习之中,寓教于乐。例如:在讲授影视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在多媒体工具的帮助下,创造一个与影片中相似的情境,学生在对于这种情境的感知中,逐步了解所要学习

的内容。同时,这种形象化的表达还能加深他们对学习对象的

理解。

3.实践引导式

实践引导式,或者说是创作引导式,是在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艺术课程学习进行有效引导。艺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重要的一点在于,艺术课程在较为关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对艺术创作的实践也有一定的要求。一个在艺术课程上表现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高中艺术课程更好的学习。另外,在对于创作实践的总结中,学生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例如,在教授戏剧理论的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剧本的创作和戏剧的排演。学生在这样的戏剧创作中,能够清楚地了解戏剧从最初的诞生到最终被搬上舞台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戏剧知识。

三、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设置的效果

那么,在高中艺术课程中,这些课堂引导的设置究竟是否有效果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三种现象:

1.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没有进行课堂引导的班级所花的时间要相对少一些

教师略去了课堂引导这一过程,选择直接切入授课内容的方式进行讲学。但是,在紧随其后的教学内容测试中,他们的成绩便要低于进行了课堂引导的班级。因为缺乏了有效地知识引导,很多学生对学过的内容没有系统的概念,脑子中只有杂乱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对知识的掌握便不全面。

2.在之后的教学中,进行了课堂引导的班级尽管在引导上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总的教学任务却比其他班级更快地完成

因为通过课堂引导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也相应地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能。这样一来,在面临新的知识的教授的时候,他们就能更快地消化吸收,从而大大地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3.进行了课堂引导的班级的学生,较之其他班级的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知识面和更强的创作能力

一方面,在引导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对于其他问题的关注和吸收,不知不觉中扩大了自身的知识面,了解了更多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调,也逐渐提高了他们在创作上的能力。所以,通过课堂引导这种方式,他们不管是在理论水平,还是在实践能力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通过课堂引导这种方式,高中艺术课程的教学还是展现出了比较好的效果。教师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学生更是通过这种方式,首先完成了规定的课堂学习。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锻炼了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实现了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引导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告诉学生该“学什么”,还告诉他们该“怎样学”。通过对课堂引导的设置,学生普遍对所学内容有了更加系统的把握。与此同时,他们还培养了相应的学习技能,增强了自身的艺术创作能力,丰富了知识面。作为教学工作者,需要发挥自身的能力设置好课堂引导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引导,使学生加强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利用实践的方式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毅力,文丽君.对普通高中艺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调查与建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刘雄土.“轻负高质”背景下课堂引导新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1(12).

[3]董蕴岚.高中艺术课程评价模式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6(9).

[4]贺宇新.高中艺术课程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吉林教育:综合,201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课中的阅读教学 下一篇:对职高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