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

时间:2022-08-20 01:38:28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

摘要:课堂有效提问是教学活动的一门艺术,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准确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提问,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讨论习惯,明确提问的目的性,精心选择提问和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83-01

有效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一门艺术,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有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创新性,提问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因此,讲究课堂有效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讨论习惯

课堂上的有效提问,必须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设,并做好准备,使提出的问题具有可探讨性和一定的价值。首先要确定有价值的讨论问题,并准确表述讨论的主题。一般来说,一堂课真正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进行合作讨论探究的问题并不太多,只有那些涉及文本核心的问题,或者课堂的主问题,才值得深入讨论。所以,在课堂上切忌动不动就要学生合作讨论,课堂上多而滥的所谓讨论,尽管表面上热热闹闹,他一言,你一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实质并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相反,长此以往,养成了学生遇到问题不善于进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备课中,教师一定要慎重确定课堂讨论的问题,而且要以精准的表达,让学生明确讨论的方向。其次要认真分析班级的学情,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讨论的小组;再次要训练和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习惯。比如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努力与他人沟通达成一致的习惯等。

2.明确提问的目的性

有效提问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问要有目的性。一个好的问题绝不是漫无目的、信口开河的,应该是目的明确,与课文学习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提问要有明确的动机意识,设计问题时要做到:为什么提问?提出该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我在教《詹天佑》一文时,先抓住"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这句话中的"杰出"和"爱国"这两个词,提出课文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这样设问,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学习文本,学习的针对性就比较明确了。设计问题时应以教学关键点为线,把问题串联在这一主线上,真正做到"一问而牵动全篇"的作用。

因此,我们设计提问的依据是:对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凸显重点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提,必须提;反之,应该舍,必须舍。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益。

3.精心选择提问和讨论的内容

选择讨论内容必须遵循两点:一是讨论的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二是讨论的问题应是学生个体在规定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如;教学《一夜的工作》,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学生找出中心句:"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他是多么简朴!"然后提问:的劳苦体现在哪里?简朴又表现在哪儿?引导学生由中心句辐射全文深入讨论。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凭借语言、抓住重点分步讨论,不但学有兴趣,而且对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怎样运用具体材料说明中心的写法印象深刻。

可见,选择好讨论题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寻求解决的途径。

(2)针对一个问题,存在多种看法,甚至是绝然相反的意见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4.注重提问的层次和角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提问时,有些问题不可一步到位,就如登山一样,要拾阶而上,于峰顶领略无限风光。这就需要教师宏观把握全文,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在教《杨震暮夜却金》一课时,可以这样提问: 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杨震是怎样做的?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了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最后要求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慎独"的深刻内涵。步步提高,逐步推进设计提问,这样必然达到一种很好的提问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提问的角度。教师提一问题要求学生多角度求答,根据自己的理解,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此拓宽学生思路。因为这样的问题不会圈住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的思维可以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感官,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在发现问题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5.注重问题的点评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很看重老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点评,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点评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但也要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学生理解透彻,回答完整的,教师不宜重复,只须适度的表扬。学生回答有疏漏的,教师应引导并补充,使之完整。学生回答凌乱的,教师要进行归纳梳理,使之条理化。学生回答错中有对的,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既要给予肯定,又要使之明确回答不正确的地方。但对于回答全错的,应给予纠正,教师要有具体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以此引导对问题的理解。绝不能对学生一味的赞扬,否则会滋生骄傲的情绪和无所谓的态度。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有教师的提问,还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挖掘、准确理解、应对自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能力。

总之,课堂有效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富有艺术生命力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和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控制手段。它也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问,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教学艺术奇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不断地探索课堂提问的规律,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具特色,更加有声有色,从而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上一篇:如何走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下一篇:例谈乡村学校快速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