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语文教学方法

时间:2022-09-21 11:19:21

浅议中职语文教学方法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悄然兴起,在课堂教学中讨论环节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其表现在它契合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再者,在语文课堂中增加讨论环节有利于学生质疑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另外,讨论环节还可以更好的和大学中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接轨,有效地避免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产生不适应心理。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把握好科学分组、高效讨论以及成果总结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能动性;感悟性;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74-01

1.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深入讨论:(1)为什么林黛玉会如此谨慎?(2)如果你们到外婆家去是什么心理状态?会像林黛玉一样吗?(3)林黛玉如此谨慎说明了什么?对这几个问题,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由讨论中获得认知,枯燥的课文因此而变得富有生气。

2.利用讨论可以得到学生们的及时反馈,提高老师在教学上的针对性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增加了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和信息量,教师得以及时掌握学生认识中的偏差与疏漏,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修正自己的行为及其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强化。比如,在《孔雀东南飞》一课的讨论中,有同学认为结尾"双双殉情"的悲剧形式有些令人痛心,不如设置成一个"大团圆"的喜剧结果令人开心。就此我们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自己设计更多的结局方式并加以辨析。同学们提出的结尾有:焦刘私奔,焦母去世、焦刘得以白头偕老,兰芝嫁太守之子很幸福、焦仲卿抑郁而终等等。但通过综合全文的主旨讨论比较,同学逐渐认识到只有"双双殉情"的结局才能提升人物形象,才能使作品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如果没有由讨论而来的反馈,这一点可能就被忽略掉了。

3.养成爱朗读和爱背诵的习惯

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古人云:"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的重要作用。但如今的语文课,大多数老师重乎讲而轻于读,基本不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教学楼里也很少能听见琅琅的读书声。因此,不少学生读课文时根本无法把握咬字、语气、语调、停顿等,更无法感知课文的内在情感和含义,把一篇完整流畅的文章读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内外重新重视朗读,每周至少安排两次早读,要求大声地朗读课文或自己喜欢的文章。课堂上要检测朗读效果,形式可不拘一格,或配以音乐,或模拟情景,甚至可以安排整节课朗读课文,每学期要求每位同学至少有一次在老师或同学面前朗读文章的机会。一段时间后,朗读质量大大提高。有些名篇还要求能熟读成诵。

4.养成经常练笔的习惯

现在的中职学生不喜欢语文、不喜欢上语文课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害怕写作文。一听作文就头痛,就打哈欠,叹冷气。是他们没有想法吗?说起来可是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有些还颇有见地。是他们不会表达吗?写信,网上聊天洋洋洒洒。究其原因,一个是"要我写",一个是"我要写"!那么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文章多些自由,少些束缚吧,要知道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而非"作"出来的。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能够写通顺、写活泼就是好文章。即使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行,总比憋了半天才挤出两三字来好得多。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两个本子,一本作为作业上交,每学期要求至少写八篇文章(应用文除外),题目和范围在学期初就交给学生,每两周上交一篇,自由选题。对某些确实不能及时上交的同学在说明原因的情况下可适当延期。同时注意出题时,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我手写我心",反对"假、大、空"。

5.探索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质

高中语文新课改提出了很多方面的要求,它的本质应该是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教师教学行为变革、评价方式变革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实质和核心任务。

高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阶段,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主要阶段。因此,高中阶段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就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语文学科既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又是重点学科,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既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体现出对学生自的尊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之所以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因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正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与策略。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体现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的教学法,它是学生合作和探究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学生课堂讨论体现了合作学习,学生对讨论问题的深入思考体现了探究的学习方式。

上一篇:小学口语交际怎么教? 下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