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农村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8-20 12:19:36

新课改下的农村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

在农村工作多年的我,通过不断实践积累和反思,总结了一些课堂教学的经验,为此找到了适合自己也适合农村学生的方法和路子,从中也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一、转变观念,走进英语新课程

要进行课改就首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深刻领会课改的真正内涵,树立新的课程观,同时,要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我认为,只有首先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才能进一步实现课程改革,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引和方向。

二、优化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你,进而喜欢你的课堂

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可谓是“弱势”群体,每个学生对老师总是怀有一种复杂的心理:既渴望与老师融洽交往,博得老师的好感,又非常敬畏老师,害怕犯错而遭到老师的斥责。每个学生都希望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都需要有最大系数的安全感。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要,老师就应当创设一种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用自己的言语感化吸引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用语应尽量用委婉和蔼亲善,如:“Would you please...?”、“Never mind”、“have a try”、同时使用鼓励性语言,如:“Good”、“Well done”、“Excellent”等这些亲切的话语,适时地添加幽默和调侃,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样学生就会逐步对教师产生敬仰和信服之情,才能无拘无束地学习,才敢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去创新,不会的才敢说一说,不懂的才敢问一问,有不同的意见才敢争一争、议一议,使英语教学活动充满生机。

1.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展现在学生面前

德国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呼唤,鼓励学生,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能鼓舞人呢?”积极的情感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这是心理学研究所证明的结果,因此,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在课堂上展现充满激情的自己,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以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激励学生,这样,就避免了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影响课堂效率。

2.面带微笑走进课堂

“我们最不喜欢老师一天到晚板着面孔上课。”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反应。教师的微笑就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最好工具。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深知: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还要做学生的益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在他们惘然不知所措的时候送上几句鼓励的话,与学生打成一片,作学生的贴心人。关心他们成长中的苦恼,做心灵的开解者,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自然就会喜欢他《她》的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三、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栓”住学生的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优劣,对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很大。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强,因此,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针对中学生喜说爱动、争强好胜、善模仿等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恰当运用电教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时参与的感官越多,越能充分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同能力,思维活动效率越高,学习效果越好,教师要想维持学生长久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极好的表现力,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利用它极好的重现力和参与特性,将学生带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同时也能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新鲜感。如在九年级上册教材中Unit 4 Topic 2,Section B中,由于学的是和科学有关的内容,众所周知,“科学”这样的话题对于学生来说很空洞更是抽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更直观了解太阳系、地球以及太阳之间的关系,我采用多媒体手段把相关的内容以画面和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把抽象的东西变成了具体的事物,学生一看自然就明白了,因此萌生了他们对科学的向往以及爱国热情,从而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爱国教育。

2.结合教材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新课的导入是一个关键。新课导入的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本人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了几种方法,即实物挂图导入法,温故知新法法和情景导入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英语教学的特点,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多种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体现的,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创设一定的情景,如实物、挂图导入新课,直观形象,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在教授Which is your favorite sport?时,我事先在讲台上摆上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物品,并向学生介绍:Football is my favorite sport.使学生在具体的实物、实景中导入新课,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温故知新,承前启后。课程以模块为单位设计,每个模块有单元、功能、话题、任务等构成,各单元均以一个话题为核心,每个话题四个小节按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编排。因此,每课的教与学不是孤立的,以旧引新的方法在此就很适合。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循环反复,逐步深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联系,从学生已知的词汇、句型、已经具备的语言技能出发,引出新的词汇和语言点。例如在教授Unit 3 Topic 1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Setion A 时,先复习love \like\enjoy\prefer+ving的结构,师生对话,讨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引出新句型Collecting is my hobby.在复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温故导新的方法,使新旧知识自然过渡,并使得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同新知识建立一种相互渗透的作用,学生学得快、掌握的牢、用得活。

情景导入,以人为本。仁爱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以人为本,所有题材都贴近学生生活,不但涉及运动、健康个人爱好,食品服装,旅游环保,还探讨青春期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在教九年级Unit 3 Topic 3 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的Section B时,我把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与所学教学内容巧妙的联系起来,如从某位同学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谈起,让学生诉说学习英语的烦恼和常见问题,其他同学给出建议,这样使得学生印象深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达到了正确引导和疏通学生心理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3.力争课堂教学的交际化

我们都知道,英语课应是实际性很强的工具课,因此,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上尽可能多使用英语,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机会,使学生参与语言实际活动。操练时,语言由易到难、由慢渐快地进行,只有通过交际,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

上一篇:浅谈当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下一篇:增强农村中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实践、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