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20 07:35:25

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问题研究

【摘 要】课堂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课堂评价进行研究,将对教育评价理论的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课堂评价的特点及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 课堂评价 问题研究

引言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以后打基础的,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级抓起,儿童由小学到中学,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初中生由于年龄尚小,还保留着一些儿童的心理特征,对于这些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学生,教学必须根据其特点来进行,课堂评价也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

1课堂评价的特点

1.1以教师为主导

课堂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期望考察学生的以往知识经验或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实施的评价活动,有时可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间的互评,他是由教师组织发起的,伴随着学生的参与,由教师决定评价什么、如何评价以及如何对从评价中获取的信息作出反应,教师始终在调控着整个评价过程。此外,教师不需要将课堂评价的结果告知课堂以外的任何人。因此课堂评价的主导者是教师。

1.2以学生为对象

课堂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它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事实评价。它的对象是学生。换言之,课堂评价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1.3是一种内部评价

外部评价是指被评对象以外的组织或个人依据评价标准对被评者进行的评价活动。比如: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等。内部评价是指评价对象根据一定标准,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课堂评价教师对自我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价,是一种内部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中,课堂评价并不等同于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关注对象主要是教师,评价的主要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而课堂评价的对象是学生,主导者是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2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的主要问题

2.1认为课堂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划分等级

数学课堂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生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然而论文在调查中却发现在课堂上,学生们很容易“被等级化”。教师把学生们分为优胜和差生,以他们成绩的好坏区别对待,比如安排座位时把成绩较好的学生安排在前排,让成绩不好的学生扫地、拖地等。

给学生划分等级,不仅起不到激发程度差的学生,反而会让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是差生,“天生愚笨”,“不适合学习”,最终让这些学生失去自信,失去学习的兴趣。

2.2课堂评价重结果、重成绩,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课堂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但是,在初中数学课堂评价中,有些教师很看重学生的成绩,并没有看到学生付出的努力。一部分学生应为成绩不好,成为教师批评的对象或者被教师冷落。然而这部分学生恰恰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2.3课堂评价语言单调、重复

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适当的评价,或者表扬,或者批评,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指明正确与错误,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课堂评价是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过程的一种判断过程。然而在实际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单调、重复的评价语言,只注重给学生指明正确与错误,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案例说明如下:

这一节课教师讲的是“蚂蚁怎样走最近”,教师首先让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什么是“勾股定理”?学生如实的答出了“勾股定理”定理的内容,教师表扬道:好,坐下.接下来,教师又让另一位学生回答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直角三角形?这个学生没有回答出来,教师口中说着好,打手势示意让那位学生坐下,然后又让另外一位学生回答,那个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还是用同样的语气说道:好,坐下.后来教师就开始引入新课,在课件中展示一个圆柱形易拉罐,圆柱的高为12,底面半径为3,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上底面与A点相对的B点处有一粒米饭,蚂蚁想吃到B点处的米饭.然后问到蚂蚁从A点爬到B点可能有哪些路线?路线中最短路线是哪条?长度是多少?然后又提问学生,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一样,“好,坐下”.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回答明显是错误的,但是老师的评价还是“好,坐下”.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一样,教师的应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当的变换评价语言,方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认知路径。但是,教师机械、重复的评价语言,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产生麻木、疲劳。

2.4评价对象多关注优等生

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有一种偏好,只关注优等生,而往往对这些学生的评价价也较好。似乎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事先预设好了,如果提问到程度差一点的学生,就会有很多麻烦,就会出现很多意外,教师为了避免这些,提问的时候大多都是提问好学生,而差生往往被忽略。

2.5认为课堂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评价

在进行数学课堂观察的时候发现,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教师们还是倾向于一种评价方式:教师课堂上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而对于新课程提出的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评价教师的情况则很少出现。事实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所以,课堂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甚至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3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课堂评价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外在的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育教学观的影响,也包括内在的教师个人的课堂评价理念、课堂评价能力方面的不足,导致数学课堂评价种种问题的出现。因此,以后要加强教学评价的研究,提高教师对教学评价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丁朝蓬.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J].教育科学科研,2003(12).

[2]翁永电.课堂评价视角――学生学习状态观察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3).

上一篇:八年级学生语文习惯的调查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初中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