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师友的划分

时间:2022-09-17 10:28:41

“合作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师友的划分

【摘 要】:“合作互助”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其目的是为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合作互助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表达能力。本文详细阐述了合作互助教学模式下“师友”的划分原则,划分方式以及改善方式。

【关键词】合作互助 优化组合 实施

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新课程标准,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全校上下实行“合作互助”教学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尤其是师友的划分方式颇有体会。

“合作互助”简单说就是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学习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这样,通过学生帮助学生,兵教兵,亦师亦友,实现师友双赢,所以师友的划分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师友划分原则

1.公平性原则:

让每对师友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师友互助才能真正开展起来。

2.竞争性原则:

这里既有师友小组之间的竞争,也有师傅与学友之间、师傅与师傅之间、学友与学友之间的竞争。竞争的范围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纪律、思想、活动竞赛等各个层面,以竞争促发展,以竞争显活力。

3.互补性原则:

师友之间要注意取长补短来弥补彼此之间的不足,划分时要体现出师友的差异性,让他们彼此间欣赏优势,寻找互补需求,促进互助高效运转。

4.学生自愿组建与教师指定相结合的原则。

5.相对稳定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师友尽可能稳定,这样能更好地增加两人的凝聚力和学习效率,但根据需要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实施动态管理。

二、师友划分标准

1.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业成绩、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因素、性别搭配、交往能力等综合情况确定师傅。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师傅,只要老师用心搭配。

有些师友都好动,有些师傅性格很温和管不了太调皮的学友,特别是有些师友性格不和的学生不能做师友;有些都好动的男女生不能搭配成师友,但是有些男女生师友搭配好了却会有很高的效率。

2.优化组合、优势互补,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弱的均衡标准,避免优质资源浪费。

三、师友产生方式:

1.指定式

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性格品行等方面逐一进行了解,把学生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弱,然后从这四类中,以指定的形式划分为两大类:师傅、学友。这样做不利于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任命也不容易被其他同学接受。

2.自荐自选式

在学生考虑的基础上自荐自选,自由进行师友搭档组合,然后教师调整指定产生。这一过程中学生热情很高,大家的积极性也得到空

前的调动。弱点是随意性较大,缺乏民主的过程。

3.民主式

由全班民主推选,民主产生人选的方式。学生热情比自荐式更为强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现学生优点并把这些优点充分发挥到提高个人素质上,但缺乏计划性,很容易导致人员的过分集中,不利于人人参与。

4.综合式

最理想的方式是将以上三者结合,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内定出初步人选,然后经过学生自荐自选和民主推选的方式产生师友搭配,这样既避免了由老师的武断造成的学生叛逆心理,又方便各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调动。

5.动态管理:

在实践过程中,师友搭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实行动态管理。 对于表现好、学习有进步的学友,可以调整让他当师傅,而对于一些表现不积极、学习上出现落后或因为胜任不了师傅的学生,可以调整他成为学友。 有的师友因为性格、脾气不合或产生摩擦,老师把他们分开,重新组合或做好其思想工作,继续互助合作。

总之,科学合理的分组在合作互助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互动,师友的互助,老师的高效点拨、高效总结,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要想顺利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不是简单的更换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

【参考文献】

[1]《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曾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年03期

[2]《合作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晓玲.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06期

[3]《关于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前瞻》 王冬凌.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03期

[4]《浅谈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邹海伦.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 2004年03期

[5]《合作学习:给教师的建议》 马兰.人民教育 2004年Z2期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物新课改 下一篇: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