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发展,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

时间:2022-08-20 07:18:27

关注学生发展,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

摘要:何谓“逻辑”? 逻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通俗解释为:“逻”为路,“辑”为车,车在路上走必须沿着一定的道。

关键词:学生;生活逻辑理论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90-02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逻辑。没有逻辑,即丧失了智慧的一切。我们要把握的是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巧妙统一

接下来我就用我上过的一节课《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其中一个层次"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来说明是如何把握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的:

这节课的理论逻辑应该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抽象的理论逻辑如果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记忆在大脑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生也会糊涂!课堂必须以体验生活为过程,靠生活逻辑来推动,做到顺水推舟。所以我们要把课堂设计成一个感受生活意境——认识生活问题——抽象生活逻辑,最终实现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融合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润物细无声"。但是寻找生活逻辑,却是需要老师的细心、用心、耐心和专心。

生活不是逻辑,我们要寻找的是生活中的逻辑,生活中的逻辑,是显而易见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是俯拾即是的。当然课堂中的生活逻辑依托于老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但是哪个情景体现的生活逻辑才能和我们已经找到的理论逻辑相统一呢?这是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我记得文学界流传过这样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点滴,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都会发现其所蕴含的独特的美。于是我就留心身边能体现生活逻辑的小行为。那段时间电视里经常播放一则公益广告“关心别人快乐自己”,于是偶然一瞥我盯上了它。这个广告学生都是非常熟悉的。我就选中了这个“可借用情景”。接下来我的设计是这样的:

1.看身边的行为

1.1 你看到了哪些行为?请用恰当的字眼表达出来。

踢、挡、接、推、扶、摘、捡……。

1.2 选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行为,谈谈该行为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结果。同学们分析的都非常透彻。大家看,生活中偶尔发生的一个小细节、一个小举动,都会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造成一定影响,产生的一定结果。那这说明了什么呢?

之所以一种行为带来这么多影响和结果,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不是一个孤立的人,我们要工作、要学习、要生活,总会接触形形的人,碰到各种各样的事,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

然后我又选中了身边实际发生的“肖辛的故事”这一“可再现情景”。设计如下:

2.我们来反思

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这道理非常简单,我们大家也都能明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有好多人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就像我的一个学生肖辛一样。

肖辛是我2005年送走的一个学生,现在已经上高二了。听肖辛妈妈说,上星期六下午小辛离家出走了,原因是爸爸误认为小辛去网吧玩游戏,狠狠批评了他,晓辛感觉特别委屈,火气也很大,于是就和爸爸吵了起来,爸爸忍不住动手打了他一巴掌,小辛便赌气离家出走,至今也没有回家。

在我的印象当中,小辛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学习、品行也都很好,我就是想不明白:他怎么能离家出走呢?

(1)大家在家里也是孩子,也算是小辛的同龄人,你们认为小辛离家出走时是怎么想的?

(2)大家想的可能就是小辛当时所想的,小辛离家出走了,急坏了关心、爱护他的所有人。在小辛离家出走后第三天,也就是前天,小辛妈妈给我这个小辛初中的班主任打来电话。(录音)

"赵老师,我是肖辛的妈妈,打电话麻烦您,真是很不好意思,肖辛因为和他爸爸闹了点矛盾,离家出走了,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我和他爸都向单位请了假,这几天,所有的亲戚朋友也都在找他,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没能找到。我快担心死了,根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老是想着孩子在外面被欺负,被拐骗、被伤害;他爸爸后悔的直捶头;因为这事爷爷的心脏病也犯了,现在还在医院里;肖辛现在的班主任也担心的不得了,班里同学也都在辛辛苦苦的找他。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才给您打电话,麻烦您联系联系他初中时的同学,看能不能有他的消息。"

肖辛的离家出走带来了哪些后果?

(3)接到小辛妈妈的电话,我也是心急如焚,我打了好多电话,发动了好多好多同学,终于在昨天晚上联系上了小辛,但小辛却对我说:"赵老师,我离家出走没有错,我不想回家。"

大家帮我想一想,我该给肖辛说些什么呢?(音乐)

(4)如果小辛能想到大家说的这些,他可能就不会离家出走了。可小辛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没有考虑自己周围的人。大家反思一下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做没做过"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周围人"的事情?(音乐)

我曾经做过:……

我想说:……

(5)同学们,我们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有亲人,有同学,有朋友,有老师,还有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许许多多的人,我们的每个行为都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一定的结果,所以不管我们做什么,心中都要有"他人",一定要慎重自己的行为,不要任性、不要盲目、不要草率、不要冲动!

生活情景、生活现实、生活问题等都偏于感性,学生依据自己经验获都可获得一定的生活逻辑,如:“看见垃圾我要捡起来,这样能保持清洁、维护市容”、“我不能离家出走,离家出走会让父母、老师、同学担心,所不定还会遇到麻烦”等等,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交流感悟则是促使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统一的催化剂。通过"可借用情景"、"可再现情景"这两个能体现生活逻辑的情景,再加上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交流感悟,就不难让寓于生活主题中的理论逻辑"出炉":"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生活,更要为构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因此,体现"生活逻辑"的课堂还应该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通过"理论逻辑"的积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形成符合生活逻辑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保障!

上一篇:关于中职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输液器,课堂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