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背诵方法探析

时间:2022-08-20 04:51:44

高中学生背诵方法探析

在语文教学中,背诵是一项经常而且重要的活动。但由于背诵的内容多,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紧,所以学生经常把背诵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让“背诵”快乐起来呢?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高中学生用更短的时间背诵。且过程愉快、印象深刻,老师就得给学生以有效的方法指导。方法恰当。指导有效,学生本来厌烦的情绪就会有所改善,不因背诵而郁闷,对待背诵也会变得积极主动。

一、联想、画面阅读记忆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道出了王维诗歌的特点。其实,不只是王维的诗歌,很多古诗词名篇都有“亦诗亦画”的特点。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借助画面的特点来强化学生的阅读记忆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展开想象和联想,构筑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背诵中不仅能享受到和谐的韵律美,而且能从精美的画面中得到视觉的享受。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背诵古诗词的同时获得心理的快乐。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中。让学生在吟咏之中仿佛看到“乱石穿空”的险峻地形,感受“卷起千堆雪”的洁白颜色,听到“惊涛拍岸”的雄浑声音,看到琵琶女“轻拢慢捻抹复挑”的优美姿势,聆听“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动人弦音:激发他们去想象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线条对比和色彩变化,让学生更好地感悟风光壮丽、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塞北大沙漠特点。这样,诗歌的内涵就能给学生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相关的诗句学生也就容易熟背于胸了。

二、歌声唱和记忆法

中学课本中有不少古典诗词由于情韵浓郁、意境典雅,已被谱写成歌曲,广为传唱。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又如把邓丽君的音乐作品《在水一方》的曲子直接套用在《诗经》作品《蒹葭》的教学中,其意境和风格都十分协调。再如前几年广东高考的默写题: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时本地有线台正热播连续剧《三国演义》,这首主题曲雄浑激昂,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词的意境很是吻合。在相关作品的教学中,拿来吟唱,学生很容易就记住这首词。

其实,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有心收集,这样的歌曲是不少的。把它们拿来教唱,学生的情绪高涨,兴趣集中。当他们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意境中时。熟记诗词已经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无限快乐的语文活动了。

三、关键词句记忆法

这里所说的关键词,一是指句段的领头字。学生在背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本来已经能背诵的古诗文,再次背诵时往往在某一段的开头卡住,这时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就能很快地往下背。这说明领头字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二是指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词语。例如背诵《沁园春·长沙》和《沁圆春·雪》,里边的领起字“看”“忆”和“望”“惜”,它们的意义直贯后面七句。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中的“念”,其义直贯后面两句。这些都称“一字逗”,如能给学生以更好的说明、提示。既有利于学生的记忆背诵,又有利于学生更合理地把握诗歌的语气。又如背诵《过秦论》中历数秦攻取天下后的统治策略的句子,可以抓住“废”“焚”“愚”“隳”“杀”“收”“聚”“销”“铸”“弱”等词语。根据这个思路,不但有助于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对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积累,也有助于今后对材料的提取、运用。

这里所说的关键句,是指古诗词中意蕴深厚、富含哲理、表达精美凝练的重要语句。我们要有目的地筛选这些语句。让学生反复吟诵。其中,有些句子意蕴相近或相反。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记忆效果。如: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与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与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比较,不仅便于学生的背诵、默写。而且便于触类旁通,丰富积累。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

四、句式、修辞记忆法

背诵《阿房宫赋》一文,可以启发学生抓住该文的句式特点来加强记忆。如文章的开头一段,既有整句又有散句,是整散结合的好例子。文章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有一个排比句式,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抓住这个排比句式来加强理解和记忆。又如同属骈体文的《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可抓住该文运用骈句(有很多四字句、六字句和对偶句)的特点,加强记忆。

有的文章或段落,其行文非常有特点。如能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行文的这些特点,对学生的记忆和背诵是非常有好处的。如《过秦论》的最后几段,对比的特点尤其明显。有六国与秦的对比,有九国之师与秦国的对比,有陈涉与六国的对比,有秦“攻天下”与“守天下”的对比、“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对比。再如《师说》的第二段,文章运用三组对比,即“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对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师道之不传”的原因和弊端阐述得淋漓尽致。老师指导学生弄懂了这些段落中采用对比的写作特点,学生的背诵和记忆就容易得多,也会有效得多。

五、顺序、层次记忆法

这是根据文章写作顺序的特点指导学生背诵的一种方法。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如《登泰山记》中“日观峰”观日出部分,可指导学生按课文中的时间:五鼓一稍见一须臾一日上一回视的顺序来理解背诵;读《石钟山记》,则提示学生按逻辑:质疑(人常疑之、余尤疑之)一解疑(亲自考察)一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顺序背诵。

有些课文或段落层次非常清楚,背诵这样的文章或段落可以运用抓层次的方法。如《伶官传序》的第三段,共分三层。第一层写庄宗之极“壮”,第二层写庄宗之极“衰”,第三层在前两层鲜明对比的基础上阐述庄宗由盛而衰的原因,并水到渠成地推出结论。这样简单的指导。学生大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文段背诵出来。

上一篇:山区小学生情感作文的基本形式与教学策略 下一篇:难解之秘:德国军备秘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