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20 04:36:54

论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更是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对于帮助广大青少年形成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在面对着新的形势,更应该以促进发展学生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教育主线,以学生的知识素质为辅线,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辩解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政治 思辨能力 培养 对策

一、政治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初中时期的学习内容来讲,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少,为此,教师授课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让学生不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而且还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辩解问题,有自己的主张——最终让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辩解能力,即学生在考试做题的时候能够对问题依照记忆中的知识进行思考与归纳,并且能够理解知识、归纳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课本知识与辩解方式初步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要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而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被试验,这样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学生抵触或产生逆反心理。在课堂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一切条件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例如课堂设问、提问和各种练习等等,让学生在无形中逐渐的形成。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将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理论与生活脱节,并且始终要保持时代性的气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具有现代意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材料也要精心筛选和组织新材料,要体现最新的时事动态,在教学中要冲破课堂在时空上的限制,学生既可以掌握理论,又会活学活用。

(三) 由易到难原则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已经近乎接近成年人,但是在认识方面与成年人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身边生活开始,采取由易到难的方式逐步的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为他们实现思辨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学习商品、货币一课时,学生必然对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概念、观点感觉抽象,特别是价值规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他们建立他们那个年龄所能接受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先学会归纳推理,再进行演绎推理。

三、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的对策

(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历史事实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相对来讲是一门跨度较大、知识面广阔、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按照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政治教学内容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生活,配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历史事实显得尤为重要。

任何一种政治观点都代表着一个阶层的利益,其所引发的经济活动也是这个阶层利益的具体体现。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述经济方面的内容的时候,为了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并且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的重要性,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美国与日本“广场协定”的历史故事:1985年美国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定”,强迫日元进行升值,由此引发了日本的经济泡沫,日本陷入战后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并且持续了几十年。广场协定本身是美国为了摆脱自身的危机,将经济问题转嫁给日本,由此学生立刻联想到美国企图强迫人民币升值的事件,学生对期间的利害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乘此机会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容易的掌握知识点。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高中政治特别是哲学方面对学生来讲还是显得比较的抽象,提高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对于教师来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利用多媒体能够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的独特优势,改变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让知识由难变得简单,那种集形、声、光、色于一体画面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轻松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思维分析能力作为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作用至关重要,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当充足的感性材料,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表象,促使他们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三) 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

政治教学活动其实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开发探索思维。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让学生由以往被动的学习到现在主动的学习就是学生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来直接实现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

在政治课程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改变以往政治课程乏味、枯燥的认识,经常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来学生感受到新意,实践证明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学生思维辩解能力在良好的气氛中形成。

例如结合课本上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不同观点或引发更深次思考的话题与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的主动发言,努力探究。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也要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观点,始终让学生保持听课的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形成惯性,就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的模式。

结束语

学生辩解能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教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教师与学生之间良性互动,政治学科更是如此。培养学生辩解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的是教师运用综合的手段,启发学生辩解,并且在教学方式上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新观念,大胆尝试。

上一篇:“以生为本”在初中美术课堂管理中的尝试 下一篇: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