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28例

时间:2022-08-20 03:49:28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28例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电针 艾灸 针灸疗法

产后尿潴留为妇科临床常见病,以不能排尿,小腹胀满、疼痛,或排尿不畅为主要表现,西医治疗以插导尿管为主,容易感染。笔者使用电针配合艾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54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其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35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3例;平产18例,剖腹产术后10例;尿潴留时间最长10天,最短1天。对照组26例,其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36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4例;平产17例,剖腹产术后9例;尿潴留时间最短1天,最长9天。主要临床症状为:产后小便不通,排尿无力,排尿有不尽感,小腹胀满疼痛。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常规针刺疗法。常规消毒后,0.25×40mm毫针,取三焦俞、膀胱俞、次,直刺1~1.2寸,针感向小腹会放射,施手法1~2分钟,然后起针;取关元、中极、气穴、大赫,45°向下斜刺1~1.2寸,针尖向会方向,使针感达会,施手法1~2分钟(膀胱过度充盈时忌深刺、直刺);取三阴交、阴陵泉,直刺1~1.2寸,施手法1分钟;阴陵泉、次,使用泻法,其余穴位均用补法。除背部俞穴外,其余穴位得气后均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1天1次。

2.2 治疗组:

取穴同对照组,在得气的基础上使用电针,双侧大赫,气穴各一对电针,使用疏密波,以患者肌肉跳动,可以忍受为度,留针30分钟。起针后在上述穴位使用艾条温灸进行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以皮肤潮红,患者舒适为度。

3 治疗结果

治疗组28例中,治愈(治疗1~3次后排尿通畅,无腹胀腹痛等症状)22例,有效(治疗1~3次后排尿情况明显改善,但稍有排尿不尽感)5例,无效(治疗3次后,仍不能排尿)1例,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26例中,治愈16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P

4 体会

产后尿潴留属中医学的“癃闭”范畴,其病机为产后经脉损伤,气血亏虚,肾气受损,肾阳不振,不能化气行水,膀胱气化不利,开阖失司为其主要病机。其病位在肾和膀胱。笔者取三焦俞通调三焦而利水道;关元可补肾壮阳,鼓舞膀胱气机;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具有补益肝脾肾三经经气,促进三脏对膀胱的气化功能;阴陵泉能通经利水;中极与膀胱俞为俞募相配,能疏通膀胱、促进气化、通利小便;大赫、气穴为肾经穴位,配合关元、中极、次,能补肾利水。

研究表明,电针能调整交感和副交感对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影响,升高膀胱内压,增强无力性膀胱的收缩,电针能影响皮质功能活动,调节排尿中枢的兴奋性,改善膀胱的顺应性;电针可引起延髓网状结构和下丘脑后部兴奋型单位放电增加、抑制型单位放电减少,使膀胱内压升高[1];使用艾条温和灸能够温煦肾阳,温通经脉,温补气血,则气化有依,水道得通。

5 参考文献

[1]邓春雷.针刺对延髓排尿中枢和膀胱机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88(2):20-22.

收稿日期 2008-11-24

上一篇: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针刺结合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