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时间:2022-08-19 07:43:17

提高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大力推进“有效教学”,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让农村中小学体育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农村体育; 有效教学;课程改革

一、国内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情况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如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说等。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

二、农村中学有效教学的研究操作策略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体育新课程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体育新课程教学原则包括:目标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分层施教原则等。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学习效益。传统体育教育的主要弊端在于“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面对新的形势,现代教师必须确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平等相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索能力。

2.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对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要突出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更重要的是学会创造、改造社会。

3.分层教学,使学生获得成功,具有满足感。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体验到一种喜悦和自我满足感,感受到处处有成功。

4.体育教学中学生消极现象对教学有效性的直接副作用。“情绪低,无热情;不认真、少练习”,使体育练习流于敷衍,甚至编造理由请假、逃课,以达到逃避运动的目的,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5.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鼓励以学生为主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强大动力。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等。”

三、农村中学有效教学具体操作策略

1.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上,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练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学练的“自”和“自由度”,让学生动脑,想中练、练中想,自己探究、尝试、体会,并在学练中进行学生间的切磋钻研,相互交流,使学生逐步的由不会到会。

2.关注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为了实现系统效果的最优化,这就要求教师灵活把握“因学设教,顺学而导”的调控策略。这样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关注学生消极现象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等思想品德教育。在课上有意识地鼓励他们,课后多向学生了解情况、分析原因。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形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克服消极因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关注评价激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学习评价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课程发展的方向。改变以往那种只凭一套动作的优劣、完成数量多少、运动成绩高低等给学生评定成绩的单一的考核评价标准,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考试办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用好学生学习评价,能有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保证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

四、开展农村中学有效教学的成效与社会效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2.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素养、人文素养也始终是制约课题深入实施的瓶颈。

3.研究结果表明,此实验所设计的新的体育教学方式,使学生运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有关的厌体育、怕体育的问题,促进他们对体育感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4.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5.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量成倍增加,体育知识与技能更新周期大为缩短。教师要不断掌握和补充新知识,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应多让农村教师参与课程研究的机会。

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促进农村体育正常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有效地调节师生身心矛盾,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建立一支自身健康,懂得教育学专业知识,掌握课堂驾驭能力、修炼出魅力教师品牌的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加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格、德行修养,使农村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掌握新技能,树立新观念,科学地把握新体育课程标准,不断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上一篇:美育在学校体育课堂中的实施方法 下一篇: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