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诚信教育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时间:2022-08-19 05:26:57

以人为本理念在诚信教育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院校也在不断扩招。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出现了一系列诚信缺失的现象。认真分析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诚信教育制度,是当今学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诚信教育;以人为本;管理

诚信在学生教育中占据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诚信,就是一个人的内心的修养,诚信就是这个人对于社会其他人的态度,就是对人讲信用。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诚信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出现了诚信缺失问题。高校就需要坚持诚信教育,提高学生对于诚信的认识,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课堂诚信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随着国家开始逐渐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高校也开始采取一些有利措施,开展关于提高大学生诚信的教育活动,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办心理咨询师、道德教育课程,但是,这些措施却没有收到特别好的效果,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教育只停留在表面上,属于说教式教育,课堂中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选修这门学科也主要是为了保证学分,根本没把诚信教育放在心中,教育效果不明显。

2.大学生面临来自各方的就业压力。随着大学的扩招,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就变得很困难。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他们只好选择制造一些假的工作履历来增加面试的机会,从而增加就业的机会。因为履历是招聘企业观察学生从事的职业和活动的一个成就展示。所以,学生想在这些方面造价来提高建立的含金量。

3.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观念不是仅仅在学习中就能形成的,还包含了学生成长的过程。所以,在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今天,除了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还有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影响,社会上的不诚信现象很大的影响了他们诚信观念的形成。在这些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欺骗事件,给一部分人造成这样一种观念:能骗到就是成功的开始。这些扭曲的观念和心理就会影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诚信教育管理中的体现

1.在学校诚信教育中融入以人为本的观念。作为高校管理者,在进行高校诚信教育的时候,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注入学校的诚信教育中。要坚定诚信教育要依靠学生进行的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学生诚信教育。教师多给学生讲述一些正面案例,以此来鼓舞和引导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反面的案例来给学生敲下警钟,让学生了解诚信带给人们的利益。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良好的诚信学习环境,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还要不断关爱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的关怀和帮助。推进诚信教育,必须贯穿学生生活的一切方面,把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教育制度,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

2.在环境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诚信教育观念。育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首先,学校的办学理念要以诚信为本,它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要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诚信教育。学校可以精心布置学校诚信教育宣传栏,在教室等地方张贴警示性和鼓励性的标语,在学校网站上更新充满诚信教育的内容等等,这样形成的教育环境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形成了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社会诚信度的好坏同样影响学生诚信道德的发展。社会的诚信教育仍然离不开以人为本。再次,可以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学生,用弄虚作假、欺骗欺诈的反面教材警示他们。特别是要利用辩论、讨论、思想交流等多种形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驳斥错误的看法和言论,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提高思想认识。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诚信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各个方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但是还是缺乏一整套的诚信评价和监督体系。比如,我们在诚信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的诚信度的决定权该由谁来掌管。如果只是交给辅导员来管理,必然出现监督不到位的现象。毕竟高校辅导员与中小学不同,不可能无时无刻的监督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把决定权交给他们,学生就会觉得是不是给辅导员打好关系,就能提高自身的诚信度。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建立合理的诚信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来保证学生诚信教育以人为本。

综上所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一个群体,诚信问题更是与国家的整体道德水平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经被社会各界所关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加速进入知识经济、信用经济时代。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以人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塑造问题,都要求诚信教育的回归。以人为本,构建诚信教育体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邵军.大学生诚信度评价系统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2009(4).

[2]李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7(11).

[3]高原.以人为本构建高校诚信道德建设体系[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2010.

上一篇:谈初中音乐后进生的转化 下一篇: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电实验教学方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