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儿童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19 09:56:54

引导儿童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探究是创造的前提,是成功的桥梁。从鼓励儿童在实践中进行探究,鼓励儿童在自理上学会探究,重视儿童个体差异,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发展等方面,研究引导儿童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途径。

关键词:儿童;幼儿;探究性学习;实践;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37-0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是创造的前提,是成功的桥梁。每一个儿童的心中,对这个未知的世界都是充满好奇心的,他们想要去解决,想要去探索。但是,孩子自发的探究往往具有盲目性、暂时性。要让探究真正成为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指导。

一、鼓励儿童在实践中进行探究

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好奇心不稳定,来得快去得也快,通常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轻易放弃,不知道解决困难要通过努力和坚持。教师需要提供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把对事物的单纯好奇发展成为持续的稳定的兴趣,在实践中进行较为长期的探索活动。曾经上过一节科学课,有时科学课很枯燥无趣,没有音乐的乐趣,也没有美术课的多彩,我就是这样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完完整整灌输给幼儿。课堂上每个学生看上去很认真很仔细,我以为已经将本节课的重难点都很清楚地教授给他们。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问题在学生亲手实践操作的时候出现。全班近一大半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去操作,仅剩的小部分也是在我的帮助下完成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上课的时候,不是每个学生都学得很认真吗?下课之后,我和几个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进行交流。他们告诉我,幼儿园教学不像小学、中学的教学,幼儿园教学光教师一个人讲是没用的,需要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教师需要的是引导。终于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接下来的教学中,尤其是科学课,我都让孩子自己先去实践,先去摸索。有一次上的是“水是什么样的”,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仅仅知道自己平时喝的是水,洗手用的是水,但对水的几种特性根本没有认识到。所以,在上这堂课之前,我让孩子回家自己观察一下水是什么样的。第二天上课,我让孩子说说他们观察水之后的想法。让我惊讶的是,经过他们的观察,加上家长的辅导,几乎都能说出水的几个特性。虽然说得很口语化,但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因此,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不仅能让孩子自己去学习新的事物,也将教学效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有了探索的经验,孩子在以后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不会再是放弃,而是自己想办法摸索探究。这个时候,身为教师的我们,就需要在一旁不断鼓励,不断引导,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实践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二、鼓励儿童在自理上学会探究

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对孩子百依百顺,尤其是家中的老人更是如此。这就使得有些孩子娇生惯养,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孩子什么不会都是大人做,其实这是对孩子的溺爱。有的孩子到幼儿园后,衣服、鞋子什么都不会穿,甚至有的连吃饭都不会,不知道碗怎么端,勺子怎么拿。曾经听到一个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会,连简单的吃饭喝水都要教师教,有的甚至连教一遍都还是不会,这以后上课学新的知识该怎么办啊。我很惊讶听到这样的说法,真有这么夸张?直到我带小班才明白,有些孩子真的太宠太宠,宠到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是家长操办。记得小班开学第一周,教师不仅要不断安抚幼儿的情绪,还要教孩子吃饭、拿勺子,睡午觉时还要教他们如何脱衣服。有的孩子衣服脱到一半了,跑来跟我说:“教师,我这衣服怎么脱不下来啊?”从这以后,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他们自理能力。我请几个孩子(有自理能力强的,也有差的)到全班面前展示他们是如何脱衣服的,让他们自己判断哪几个是正确的,哪几个是错误的,并且让幼儿自己上前更正。经过这次的“特别训练”,午睡时孩子们脱衣服都能自己进行操作,我只需要看着他们。后来吃饭时拿勺子,我也同样用了这样的教育方法,让他们自己来操作来探索,看清楚怎样是正确的,也同样是直到所有人正确为止。孩子来上幼儿园,说明他们开始长大,有的事情需要他们自己来做,自己来解决,大人的作用仅仅是在他们自己不能解决时才提供适当的帮助。对于孩子的常规训练,我一直觉得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不会很正常,但至少要让他们自己尝试着摸索着去做,在实践中探究这个事应该怎么做,那个事又应该怎么做。总之,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在教学中才运用得到,在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中也同样运用得到。我们做教师的,要不断让孩子尝试新的事物,将他们的好奇心完全激发出来,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解决。未知的知识领域,需要他们自己实践,自己探究。

三、重视儿童个体差异,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发展

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不尽相同,能力的强弱也各不相同,家庭的教育方式也都不同。所以,不同层次的孩子,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要适当地提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启发性问题,不断引导他们自主发现、比较、归纳;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要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成功地完成任务。孩子的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探索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有均等的表现机会,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而教师的及时赞扬和肯定,能使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例如,日常的早操锻炼无外乎就是跳、搬、跑等。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在跑的时候尽量做到直线,不要跑得歪歪扭扭;对于那些能力弱的孩子,则要求他们能学会跑,在跑的过程中不摔倒,做到跑出去跑回来不跑错。当每个孩子都达到相应的要求时,我会及时给出一个大拇指,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得很棒。这样,他们就能越做越快乐,能力强的越来越好,而能力弱的也在不断赶上来。在美术教学中,也是这样。美术课需要孩子亲自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孩子则要求他们把教师的示范画画出来,最好能超越教师,画得比教师还要好。虽然这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是你给了他们这样的要求,他们就会不断努力,争取达到这个要求。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则要求他们能把教师的示范画大致画出来,在画出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师应该经常在一旁不断指导他们应该怎么画,如何画。很多孩子都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争取都达到教师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孩子不断探索。当一次失败了,他们不会放弃,他们会努力去达到。有时实在困难,他们也学会向教师寻求帮助。

四、结束语

幼儿园教学没有小学、中学要求那么高,成绩不需要达到如何高度。但是,幼儿园的孩子同样需要自己去动脑筋学习,去实践。虽然有时候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比较高,他们自己可能完成不了,但有了教师的鼓励,家长的帮助,他们知道放弃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他们会尝试自己解决,或者找教师、家长帮忙。当他们达到了教师和家长的要求时,我们要及时给予他们肯定的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最棒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亲自实践探究的乐趣,不再需要教师一股脑儿灌输的知识,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教学。要积极鼓励儿童在实践中进行探究,鼓励儿童在自理上学会探究,重视儿童个体差异,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凌飚,张春燕.探究性学习的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2(05).

[2]王萍,丁奕.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教师角色[J].学前教育研究,2006(03).

[3]姚伟,张婷,谭梅.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发展性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06(03).

[4]姚伟,焦岩岩.论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07).

[5]尹淑萍.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初探[J].内蒙古教育,2012(07).

[6]程志宏.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7]韩海英.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上一篇:职业指导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城市规划及管理人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