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公园植物造景的初步认识

时间:2022-08-19 09:41:19

浅谈对公园植物造景的初步认识

摘要: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客厅,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植物是绿色客厅的主角,用生命书写着公园乃至城市的历史。江阴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要求,贯彻城市设计理念,从江阴滨河的特点出发,保护自然山水,合理安排沿河岸线,发掘江阴深厚的文化积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延续历史文脉。特色景观绿廊――锡澄运河:以“漕运文化、魅力运河”为特色,恢复古运河风貌,展现历史文化,建成融游览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绿地游憩为一体的运河文化休闲廊道。

关键词:公园景观,植物造景,城市绿地

中图分类号:G246文献标识码: A

植物造景对于公园来讲无疑是构成公园景观的主体要素。它不仅可以改善环境,美化生活,我人们提供休息、游览和文化娱乐活动空间,而且对于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植物造景概念

植物造景就是充分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及水生植物等各种园林植物来设计、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的动人画面,供人欣赏。城市滨水公园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 同时这里的人类活动和城市干扰又十分剧烈, 可以说,这里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

2.南闸如意滩公园景观设计

南闸镇位于江阴市南郊,地处美丽富饶的太湖平原、经济繁荣的苏锡常之腹,镇区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阴港和张家港仅6公里和11公里,距锡澄高速、新长铁路道口仅3公里,交通十分便捷。锡澄运河滨水区的改造对于整个江阴市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如意滩公园项目是锡澄运河周边环境改造的重要节点,项目完成也给周围的居民营造了一个可以活动、健身、休闲、聚会、购物的场所。

2.1基地概况

南闸如意滩公园项目占地43346.98平方米,北邻锡澄运河,南侧为规划道路,东接锡澄路运河桥,西为南闸老镇。地块分为两期开发,一期B地块为商业、市民广场公园,二期A地块为城市休闲滨水公园。

2.1.1南闸如意滩公园景观设计的目标

在总体规划布局上,用流畅虬劲有力的线条力求创作出神似如意形态的,以自然山水园林为主体的现代景观园林。通过营土造坡,改变地势地貌,利用坡地的高差,堆山叠石,开辟自然山涧、清泉、跌水,达到咫尺山林的效果。如意滩新貌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

2.1.2南闸如意滩公园植物造景总体规划原则:

a、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b、重视生态效益―――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

c、强调植物造景―――充分利用园林植物的各种观赏特性及意境来创造园林景观;

d、经济实用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

2.2植物造景为主,实现良好的发展

植物在景观中能充当众多的角色,而并非仅是装饰物。虽然植物的观赏特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也应该了解其他可以利用的功能作用,以便在室外环境布局中能充分利用植物.

城市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主要通过植物来实现的。植物群落利用季相和色相的变化,利用特殊植物的独特生活习性,反映出植物所形成的“春花秋实、夏荫冬韵”的自然主题。品种上选择有良好生态习性和观赏性的乡土树种为主,形成绿色基调;局部点缀精品树种,提高景观的档次。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资本投入,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功能。

2.2.1主入口区:

南闸如意滩公园的大门设计颇具文化气息,由于大门面向城市主干道,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也考虑了丰富街景的需要,用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紫叶小檗进行高低错落的搭配,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其间点缀一些大叶黄杨球和紫叶李,在女贞、侧柏等背景树的衬托下,格外醒目。柔美的曲线布置,像波浪一般层层叠叠,象征着锡澄运河之水。在公园制高点的中心广场中央孤植一棵多分支树形优美的香樟,占有突出的位置,作为视线的焦点。

2.2.2文化娱乐区:

通过大门就进入到园中了,此处设计了半围合的市民广场,集聚会,表演为一体的场所。在此处的植物造景上必须充分体现景点的意境,使人们能产生丰富的联想。竹是古人情有独钟的一种植物。苏轼有“不可居无竹”之说,阮籍、嵇康等“七贤”在竹林中才能肆意酣畅,竹给贤者以灵气。此处丛植金镶玉竹,不仅起到“障景”的作用,还有给人一种“竹径通幽”的情趣。另外,在园路两边有微地形的高起处,自由布置若干红枫林和紫叶李,在秋季到来时,火红的秋叶能给人以一种漫山遍野“层林尽染”的景观。

2.2.3儿童游戏区:

儿童是城市公园的常客,通常占游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儿童游戏区有“曙光园”、 “乐舞广场”等景点,为了满足儿童活泼好奇的天性,在牡丹园内,配置了色彩鲜艳的各类花卉,如牡丹、芍药、鸢尾、美人蕉等,形成花境。另外,还留出了一定面积的耐践踏的草坪,供儿童嬉戏。在此区域内,尽量避免了有毒、有刺、有臭味、飞絮多的植物,如夹竹桃、构骨、玫瑰、漆树、垂柳等,使整个空间环境既丰富又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活动空间。

2.2.4安静休憩区:

安静休息区是专供游人宁静休息、晨读、散步、欣赏自然风景的区域。在南闸如意滩的

植物配置中,公园300米长的主路两侧上种植了樱花,形成樱花大道,待樱花盛开时,会是市民游赏,摄影的好场所。并且我们有意识的打造了几片植物群落,以形成不同色彩的森林群落景象。由西向东依次为:合欢林、红枫林,而整个园子的背景树则是以大叶女贞和国槐为主。这些天然的森林大“氧吧”将成为周围居民的好的活动场所。再加上点缀其中的亭、廊、座椅等景观,就创造出了更为清新宁静的园林气氛。

另外,在公园的中心广场的区域种植了石榴、枇杷等果树,增加整个地块的趣味性,丰富绿化生态性。

2.2.5服务管理区:

在南闸如意滩公园中有相应的配套公建用地,包括综合管理办公室等,这些区域的植物主要以姿态优美的庭荫树为主,如香樟、国槐等,在周围栽植了一些应季花卉来丰富景观效果,从而使该区形成一个非常自然的园林空间。

2.2.6滨水绿化

公园有一段是自然草坡延伸入水,在较缓的坡岸,自岸上到水中种植各种生态特性不同的水生植物,在搭配时充分利用体形、姿态、叶形、叶色、花色的变化,并与岸边环境取得联系。根据水的深浅把睡莲、水生鸢尾、水葱、千屈菜、银芦加以搭配,可以取得多样统一、主次分明的效果。与湖石的结合,生态自然。

2.2.7植物群落的组合

根据如意滩当地环境及水系景观特征来设计出符合生态的植物群落。如,香樟+鸡爪槭+桃+石榴;金丝桃+黄馨+茶梅;羽衣甘蓝+沿阶草+金盏菊+常春藤;桂花+乐昌含笑+红枫+金丝桃+加草坪;垂柳+水杉+红枫+迎春+金丝桃+花叶蔓长春+麦冬+草坪。

3.小结

作为一个综合性生态公园,南闸如意滩公园的植物配置力求在满足生态要求的基础上,彰显文化品位。并利用园林植物的形、色、声、香、意等特性,使公园成为三季有化、四季常绿、层次明晰、错落自然的风景区。另外,利用园林植物的形态、生态特点来形成生态景观,如用高大的乔木(落叶的和常绿的)、花灌木、地被植物及草坪可以形成茂密的“城市森林"和开阔的“疏林草地”相结合的景观。植物能为室外环境带来生气和活力,以人为本的角度思考出发,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才是为人类作出的最好贡献。

参考文献:

[1]公园植物造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

[2]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诺曼K.布思 著、曹礼昆、曹德鲲译-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2.1

上一篇:超前支架法在通过软岩层巷道的应用 下一篇:自控系统及工程造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