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寓教于乐的小学英语学习环境

时间:2022-08-19 09:18:28

如何营造寓教于乐的小学英语学习环境

摘 要:现如今,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21世纪,英语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流方式。早在小学已经开始教授英语课,这已经成为时展的标志。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让原本学业负担就过重的小学生来说,无疑又增加了压力。针对这一现象,提供了几种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提升兴趣;创造氛围;思维能力

一、学生精力不集中,活泼开朗是他们的天性

小学生的天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他们会对窗外的事物产生无尽的遐想。因而在教师讲课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会使精力分散,错过了教师讲

过的重点。加上课后没有很好巩固和练习,日积月累,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上课时的集中力,就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教学者不能总是一味地将自己备好的课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没有顾及到学生能不能接受?课后对知识有没有进行巩固?是不是超越了学生的认知程度,就要营造一种有趣、幽默,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上课氛围,可以设计师生对话。例如,师:Who’s this boy?生:He’s my...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使得他们转变原来的思维方式,在上英语课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从而提高了对上英语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集中力,为高效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对英语课产生抗拒的心里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英语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它不像其他的学科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加上后期的努力慢慢地将自己的成绩提上去,英语在小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它能够关系到以后的发展,良好的基础能为以后更好地学习英语提供帮助。小学生对未知的事物都是充满憧憬和向往的,所以要充分抓住这一个特征,对当前学生学习英语的症状“对症下药”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例如,可以师生看单词卡片进行对话。如,师:Do you like spring?生:Yes,I do.

2.互动交流才能共同进步

教学者应该给学生更多展现自身的机会,而不是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再讲题,这样会使得学生缺少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教学者的依赖性,不仅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还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教师可以充分设置疑问,使得学生产生疑惑,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来达到计划的教学目标。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应该在课堂上及时地消化,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活跃氛围,又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学习环

境。抓住学生的特点,对英语的兴趣提高了,上课的效果显然上去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三、创造学习英语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能

1.“视线”需要改变

小学生刚入校初步接触英语,可以先认识学校的各种路标示牌,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这种自然、有情境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那些基础差学生认真学习英语的决心,关注了个别基础差的学生,促进了整体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用那些具有立体感的东西进行教学,如,苹果(apple)、书本(book)、家里的家具(gear)等,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得学生的周围无处不英语,不再为繁重的语法单词而产生心理阴影,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无形之中就提升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英语成绩也得到提高。

2.开展关于英语的益智和创新型活动

在平常的上课或者课余时间安排合理的时间开展一些益智的小活动,可以是英语歌曲。如(If You’re Happy、I Am a Pretty Little Dutch Girl)或歌谣(A Bicycle built for two、Animal fair),这样既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娱乐的学习环境,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种帮助。给学生培养了一个良好的心境,不再对教师、别的科目产生厌烦的心理。可以是师生交流。如,师: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生:Good morning,Miss Tang.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童年回忆里不是做不完的作业,而是到处都是成长的足迹。

当前,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很多误区,认为英语是一种思想负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根源上去处理。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身的机会,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表扬和批评,但最终的受益者都是为了学生。所以应该充分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认同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在知识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海霞.新课程下的低年级英语兴趣教学[J].科技风,2008(01).

[2]王丽娜.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上一篇:咱“牛”班那点事 下一篇:浅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及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