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时间:2022-08-19 07:41:39

高职院校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摘 要:医学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医护工作者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护理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使命。护生人文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今后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我院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护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护理教育招生来源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中职对口升学,三是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很大一部分成绩一直不好,而在进入高职后,其厌学情绪也随之带到了学校。现今的护生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学习而轻视人文素质培养的错误认识。大多数高职护生的学习策略依然是通过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师指导下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通过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途径积极建构知识体系。这种单一的学习策略限制了护生人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然影响学习效果。

2.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人文教育理念上存在缺失。我国在高职教育的政策导向上,积极倡导“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但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缺少有效的引导。在办学理念上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在素质培养上,片面强调专业素质,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教育中的人文道德教育和熏陶,致使学生缺少对护理本质的理解和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

(2)教学方式上不能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人文教育不等于只向学生传授某些人文知识,更不能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不适合高职类的人文选修课。应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现状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这样才能吸引、感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护生大多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见习,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多数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只看到了医院车水马龙忙乱的情形,并未真正体会到治病救人的真谛。因此,结合临床工作实际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3)高职院校人文师资队伍力量较弱。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由于受高职院校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影响,加之大学教师专业划分比较细,造成目前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人文知识相对缺乏,人文素养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结构不合理。二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文类教师大多毕业于综合性大学或师范院校,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缺乏人文知识的系统培训是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普遍采用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4)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调控教学效果和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目前,高职护理教育评价手段上,仍然是重视认知领域目标测试,忽视情感领域、精神领域目标的评价。衡量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单纯以思想政治为主,以分数论高低;专业考试内容普遍缺少护患对话,忽视人文关怀与人性化护理;操作技术考核,注重和强调的是操作程序的规范性、操作动作的标准性和操作项目的完整性等,而沟通技巧、人性化护理方面的内容不足,分值偏小,不利于加强人文教育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5)对校园文化的认识片面或者不足。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然而,许多学校认为校园文化在教育中充当的是补充角色,是一种文化调味品,其内容也拘泥于以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余生活。导致校园文化不被重视和在低层次上建设。

3.临床实习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临床实践带教教师主要是在操作技术水平高、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的护理工作者中选择,而很少考虑到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而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培养下,她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文素质水平不一,对于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微乎其微,这就造成了带教教师虽然懂护理,但她们的文、史、哲、功底较薄弱,水平也不均衡,不能从示范的角度给学生以引导,从而影响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

二、加强我院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

1.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建立科学学习方法

一是学院应从护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开设相关心理教育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指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事业观,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方法论,创设活泼、自由、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教师理念的转变是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只有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力争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才能真正的把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加强师资培养,整合优化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一是提高高职教师的人文素质,强化教师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意识,能够为高职人文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是将护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关爱、同情等情感,继而将其转化为外在的人文关怀行为。二是步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对护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如何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很重要。互联网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方式的互动性、范围的广阔性、影响的及时性,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3.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建立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其目的综合评价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工作;二是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重在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素质状况。

参考文献:

[1] 马晓伟.夯实基础履行责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 5一8.

[2]何应伍,任小红. 浅谈护理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78-179.

上一篇: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刍议 下一篇: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微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