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知识点的认知与运用

时间:2022-08-19 05:54:59

中学英语知识点的认知与运用

[内容提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认识语言知识点。以教师为引导,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点的前提下,能够不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知识点的掌握,知识点的运用,听说读写,教学效果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语言知识点的掌握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如何相互影响与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中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诸如此类造成教学上的困扰。本文通过探讨这些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是运用语言的关键:

语言知识点是教授英语的重点所在,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又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的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英语”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再者由于测试的反拔作用,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点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点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点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点和灵活运用知识点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点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点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点也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中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语言知识点的关键性,由此可见。另外,语言知识点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二、教师是把语言知识点向运用能力转化的重要引导:

如果从事物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看,从语言知识点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有一个中间媒介,即语言形成自动化习惯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但是,促使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它的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在这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知识向能力能否成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通过运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原则(由章兼中教授提出),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一年级的学生可多听一些生动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级学生可多读一些简易有趣的初级读物,并逐步提高听读外语材料的质量。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

三、 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方法:

有人形象化地把听说读写脱节的现象称之为“文盲英语”,听说能力似乎尚可,然一旦动手就错误百出,患了一种“半身不遂”病。就是这种所谓“还可以”的听说能力也是一派虚假的繁荣。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了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

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本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那种以整体结构发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个体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学生的四种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做到语言基础知识点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的手段。语言基础知识点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2、深刻理解和领会外语教学原则。这些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的结晶。只有明悟这些大道理,才有可能使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站在宏观的角度来俯视教学中的问题。

3、增加阅读和写的量。教师可适当的增加抄写、听写和一定量的语法练习,以解决文字读写能力差的问题。

总之,中学英语教学应该能够既让学生扎实的掌握语言知识点,又要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进行交流,这才实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中应让学生不纸上谈兵,合理的安排听说读写的比例,创造性的开创各种交际情景,学生就会随机而动,利用到各种知识点,从而使掌握的知识点转化成实际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扈中平 现代教育理论、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肖之芳 《新世纪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M] 山东教育 2003(10)

3、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12)

4. Celce -穆尔西亚的M. &希尔斯, 《技术和资源在教学中的语法》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出版社 美国( 1988年)。

上一篇:看图作文教学浅谈 下一篇:真情映朝阳 创新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