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文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时间:2022-04-25 12:39:21

谈人文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摘要: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最重要的承担者是教师。人文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历史观、正确的哲学思想、科学美学思想、科学的社会功能和科学价值观、思想品德的教育。

关键词:人文教育 物理教学 新课程

一、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人文教育在各高校和一些中小学校程度不同地较以往更受重视,是由于看到了不重视人文教育所造成的负面结果,如人的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没有人文关怀、语言的粗暴化等等。所以现在人们对人文教育的意义的认识,也不过是将它理解为一种素质教育,认为无非是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补充一些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趣味等。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最重要的承担者是教师。人文教育并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毫无疑问,人文学科(诸如文、史、哲、艺、体等)是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但主要并不等于全部。我们不能说一个文学家就肯定比一个物理学家更富有人文精神,事实上,爱因斯坦就比许多文史哲专家更富有人文精神。因此,人文教育是可以渗透在各个学科教育中的。此外,我们也不能把人文教育仅仅当成是大学的事,严格地说,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从幼儿开始的。在“功利主义”教育的传统与现实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的人文教育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各界人士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

二、人文教育的界定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而学校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向学生提供正确的人文导向,设置一种理想人格的典范,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格的完美化。

三、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一)在物理教学中,注意进行科学历史观的教育

物理学史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它是人类与物理世界长期对话的记录,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这一特性决定了它在沟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中的桥梁作用。将物理史融入物理教学,不仅可以发挥它在科学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而且可以揭示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本质上就是一种科学活动形态取代另一种科学活动形态的、科学进步推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

如人教版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由于人们探求新光源以及工业上高温测量的需要,导致了黑体辐射的实验研究;经典物理理论难以解释其实验结果导致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以能量子假说和相关物理知识为基础的推理导致理论与实验结果的塞满吻合,从而开启了物理学的新纪元。又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导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基于光量子假说得出的光电效应方程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得到密立根实验的进一步支持,这就跨出了真正说明物质世界量子性的科学脚步。在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和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成功的基础上,德布罗意从类比和对称性思考的科学思想方法出发,提出了波粒二象性,揭开了量子力学的帷幕。

通过本章教学,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科学家那样渊博高深的知识,但却可以引导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增长一点科学创造的灵性与聪慧。科学可以让人类领悟客观实在,这一信念以已有科学成果为基础,也是一切未知科学的基础。

(二)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哲学思想的教育

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身就是哲学观点的具体反映,如自然界总能量守恒,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某一种或几种能的转化和守恒(如机械能守恒)却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其中包含了对立统一规律、共性和个性关系等。再如,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反映了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灵魂,对它的认识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光电效应现象和光的小孔衍射现象充分证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而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的提出表现了光的波动理论与光电效应事实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等等。因此,物理教师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用适当的方法加以点拨,使这些蕴藏在物理知识中的哲学思想,自然地发生“升华”,顿悟出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加深对物理本质的了解,有利于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科学发现无论如何也离不开正确的哲学观点的指导,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通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三)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美学思想的教育

“美是真理的光辉”。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与表现形式的简单、对称、和谐统一是互为表里的。比如由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组成了动力学结构,由电路和电磁场组成了电磁学结构。 物理学结构上的简单,是一种科学的必然。自然科学必然要揭示自然界的真,而自然界的真是和简单联系在一起的。再如牛顿的三大定律便概括了自然界一切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牛顿的力学体系在上世纪被公认为自然图景的最美表述。又如,在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里,所有电子都在各自的轨道绕原子核旋转旋转,这和太阳系里各个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非常类似,显示了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和谐统一。还有空间的对称美表现在物质运动的直观形象上,如杠杆的平衡,钟摆的运动,平面镜成像等。物质运动的周期性或对时间表现出的稳定性,则表现了时间的对称美,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对空间和时间同时表现出的对称运动也是很多的,如交流电和波动图形都随时空呈周期性变化。体会运动在时空上表现出的对称美,会有助于直觉地、正确地感受一些物理问题。

结合各个基本规律的表述,揭示自然过程的统一、和谐与科学规律的简单性与普遍性;结合各种能量转化的过程,展示自然过程的联系网络和自然过程的统一性,等等。这些内容都会使学生得到科学美的熏陶与感受,受到科学与艺术相沟通的启示,提高他们的科学鉴赏力与创造力。

(四)在物理教学中,通过“STS”的内容,进行科学的社会功能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新教材中编排了“STS”内容进行教学,如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借协和客机停飞一事,引导学生讨论“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五节以航天事业改变着人类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近年来,有的国家试图研制部署在大气层外的武器,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人教版选修3—3第十章第六节借汽车和能源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等等。主要叙述了以物理学理论和相关技术突破为先导的近代三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上的重大进步在人类的认识和生产力发展中产生的震撼人心的冲击和推动。同时又以较充分的材料,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揭示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能”,以确立关于科学技术功能的正确的社会评价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关心”,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心科学技术的正确应用,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五)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科学成就,科学大师们追求科学真理的理想和献身精神,以及他们的高尚品格,光辉言行,都会给学生们人生价值的追求以深刻的影响,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

在教学中,注意弘扬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教育,如介绍了中国是火箭的故乡。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追求真理的科学理想和献身精神,是科学伟人们取得成就的思想支撑。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废寝忘食,惜时如金;不慕利禄,甘守清贫;严谨求实,敢于创新。科学大师们身上闪现出的这些高尚品格,永远是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食粮。在教材和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生平、理想、贡献和情操,引用他们的名言警句,对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有强烈感染力的。

21世纪需要有真才实学、有文化底蕴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我们要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融合,并反映在物理课程中,改变它的枯燥乏味的面孔,使学生喜欢物理,在掌握科学知识时,也受到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有所领悟,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地学习。这也就是真正有实效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申先甲:《物理选修1—2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版。

[2] 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 许苏民:《人文精神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上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讨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分析说明题的考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