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EQ升级版:努力地工作不如享受地工作

时间:2022-08-19 04:13:55

职场EQ升级版:努力地工作不如享受地工作

力工作但出不了成绩?拼命干活却不被赏识?日程表安排得满满的却总感觉无法完成任务?在单位里小心行事,却一直找不到位置……在职场浸淫多年,我们是不是有诸如此类的迷茫与困惑?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生有两项主要目标:第一,拥有你所向往的;第二,享受它们。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点。努力工作,同时享受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聪明工作,享受生活?

你是不能干,还是不愿干

工作中常有这样的博弈关系,面对一项工作或者任务,能不能干或许你决定不了,但愿不愿意干却是你首先要做的选择。

有很多学历、技术和能力都很出色的人,原本能有不错的发展,却因为粗心、懒惰、没有激情、没有做好份内之事而频频遭到解雇。有一位老板就曾经对一位在公司混日子的员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你是不能干,还是不愿干?”

聪明的工作就是在“能干”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愿干”的德才兼备的人。关于德与才的问题,著名企业家杰克•韦尔奇有个“框架理论”。他以职业道德为横坐标,以工作能力为纵坐标,把员工分成四大类:人才(有才有德)、庸才(有德无才)、歪才(有才无德)和冗才(无才无德)。

有一次,韦尔奇与英特尔公司总裁葛鲁夫在一起讨论对待这四类不同员工的对策时,韦尔奇唯独对有能力没品德的人特别提出了警告。他强烈主张:“有能力胜任工作,却消极怠工而不称职,这样的人,我发现一个就开除一个,绝不留情。”

老板们最不欢迎的就是有能力却不愿好好干的员工。职场中的确存在一些“会干但不想干”的人,他们从初入职场的那一天开始,将每天的工作看作是一种负担、一种逃避、一种苦役。他们在工作中远离了“工作”,不愿意为此多付出一点,更没有将工作看成是获得成功的机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许多机遇就这样白白流失。

职场中那种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的心理要不得。从小事开始,逐渐增长才干,赢得认可、赢得干大事的机会,日后才能干大事。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如果不改变“简单工作不值得去做”的浮躁心态,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

要聪明,不要拼命

不要只卖力地工作,而是要更聪明地工作。这个道理也许大家都懂,却很少有人会去实践,包括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中年人。因为大部分的人仍旧认为,在工作量与成功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系,即一个人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越多,他获得的成功就越多。但现在,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了。

一位知名的物理学教授睡到半夜醒来,发现他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他开门一看,一名学生正在实验台前忙碌着。教授关心地问他:“你这么晚还没休息,你现在做实验,那你白天做些什么呢?”“我白天也都在做实验啊。”教授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那么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成功人士不仅用心地去工作,他们更会在行动前进行思考,即他们是主动思考,而非仅仅处于被动位置。所以,工作中不要只去做事情,而要经常坐下来想一想。如果你不能让出一些时间去思考、制定计划、安排优先顺序,你的工作将会变得更加辛苦,同时你将不能享受聪明的工作所带来的收益。记住:有才干,还要会巧干。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京城汴梁发生过一场火灾。一夜之间,大火把整个皇宫化为废墟。灾后,宋真宗命令丁渭主持修复皇宫的工程。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困难实在不少。例如:取土不易,因为要到郊区去取土,路途太远;运输不便,不仅是运土,还需要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废墟难以清理,因为大火造成大片废墟,致使垃圾“堆积如山”,想要很快清理完,真是难于上青天。

面对这么多的麻烦,丁渭却不慌不忙地运用相似联想的方法,作了通盘谋划。首先他下令挖皇宫前面的大街取土,没几天,大街被挖成了一条大沟。他又下令把汴河引入大沟,使这条大沟作为临时河道,以解决运输问题。等到皇宫修复后,丁渭命令将废墟上的瓦砾垃圾填入沟中,重新把大沟填为平地,这样,就又恢复了大街的原貌。丁渭巧妙的通盘谋划,不仅节省了巨额经费,而且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拼命地工作并不能如预期给自己带来快乐,拼命并不能带来想象中的成就。用聪明地工作代替拼命地工作,既可以多一些时间与家人一块享受生活,又可以获得最佳业绩。

没人比Google知道更多

一个博士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成为那里学历最高的人。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想: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地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出来了――这可是一个池塘啊。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后也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一会儿,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大概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他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没想到,只听“咚”的一声,他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淹没了。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学历只能说明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么高的学历、多么丰富的知识就一定能做好工作,只有实践经验才能让人提高能力,让人少走弯路。二、学历高,知道的知识多,更应该谦虚,有不明白的地方,更要放下面子向人请教。

单位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你必须保持足够的谦虚。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单位的元老,总认为见识高人一筹,根本不愿与人有效沟通。须知术业有专攻,在一个领域你是专家,换个领域说不定你就是个学生了。

宋代的苗振想到史馆去任职,但必须参加相关的考试。宰相晏殊对他说:“你长期在官场做事,文笔肯定有些荒疏,在参加考试之前,应该先温习温习呀。”苗振不以为然地说:“哪有做了三十多年的接生婆还会把婴儿包倒了的?”

不久,馆职考试结束后,苗振没有被录取。他很不好意思地对晏殊说:“没有想到,我这一回还真的把婴儿给包倒了。”晏殊说:“满招损,谦受益。就是做一件小事也要有所准备的,何况这么重要的事情呢。”

越是有知识、有成就的人应该越懂得谦虚。科学家伽利略说:“当我历数了人类的艺术和文学上所发明的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浅陋之极。”

一个人是否谦虚,能衡量出他品格的高下。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就像母鸡下蛋一样大嚷大叫,唯恐别人不知道。然而,也有些人,即便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也不声不响,像登山队员似的,登上一座山峰后又朝更高的山峰攀登了。中年人更应该懂得水静流深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撷取到人生中最为灿烂的云彩。

让工作成为喜悦

我在与一些求职者交流时经常听他们说:“在我们这里,有不少人抱怨工作枯燥、卑微,轻视所从事的工作,无法投入全部身心。他们在工作中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将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摆脱现在的工作环境上。”在我看来,这些人之所以不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

有这样一个笑话:某中学有四名中学生,在初学英语时,为了好记也是为了好玩,分别把“English”读成“阴沟里洗”、“应给利益”、“因果联系”、“硬给历史”。后来,念“阴沟里洗”的同学成了菜贩;念“应给利益”的同学成了银行职员;念“因果联系”的同学成了哲学家;念“硬给历史”的同学成了政客。

这虽然只是个笑话,却也说明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将决定其事业的高度。一般说来,人的智力相差无几,工作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工作的态度。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向人们指出:“改变想法就能改变结果。正确的思想会使任何工作都不再那么讨厌,使自己从工作中获得加倍的快乐。”你要是在工作中找不到快乐,就绝不可能再在任何地方找到它。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可以将你的思想从忧虑上移开,而最后还可能带来晋升和加薪。即使不能这样,也可以把疲乏减至最少,并帮助你享受自己的闲暇时光。

要想改变一下心情,使工作轻松起来,我们不妨在工作中加点游戏。比如,和你的同事打个小赌,看谁先完成手中的工作,用赢来的钱去喝杯咖啡什么的。当然,你不能天天都这样做,应设立明确的目标,向自己挑战。这样,你就既不会为时间、地点和场合所限制,又能随时随地地完成工作。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工作成果绘制成进度表,在爱人或孩子的温情监督下,也会使每天的工作更加生动有趣。这样一来,在工作中拥有一份好心情也就易如反掌了。

可以犯错误,但不可以不创新

美国的硅谷一度流行这样的名言:“边干边学,边败边学。”“失败是可以的”,那里的企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就是“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优秀的领导总是热情地鼓励员工尝试和冒险,积极支持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动,同时又能宽容地对待失败,甚至鼓励犯错误,以保护员工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如今职场界正流行一种说法:“你不射门,就百分之百没有命中率。”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相互交流的撞击,依赖于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真诚投入。不创新,单位就没有生命力。创新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因此,每个职员都应追求创新,并成为创新型人才,中年人因为岁月的积淀,更可能厚积薄发,从而成为创新的主力军。

有句著名的格言说:“开锁不能总用钥匙,解决问题不能总靠常规的方法。”在工作中要敢于打破常规的想法,摆脱束缚思维的固有模式。很多时候,如果思想上有所突破,不被无谓的传统、习惯羁绊,往往会得到出人意外的惊喜。

古代有一个商人,感到自己老了,开始思索到底让两个儿子中的哪个接班。他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然后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他告诉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就让谁当接班人。

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里,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他们都犯愁了。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顺利进去了。自然,接力棒落在了弟弟手里。

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这块石头就是创新思维。正如当代著名趣味数学家马丁•加德纳所说:“有些问题动用常规方法理解确实很困难,但如放弃思路,打破常规,灵机一动,问题立刻迎刃而解。”

用心经营业余时间

20世纪初叶,数学界曾经出现过一道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叫人头疼的难题,就是2的67次方减1到底是不是人们猜想的质数。

1903年,在纽约的一次数学学会上,英国数学家科尔登上讲坛,通过一番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出类拨萃的成果。在热烈的掌声中,有人问科尔:“您论证这个课题前后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多么振聋发聩的声音!正是“星期天”这个人人皆有的业余时间,被科尔积零为整,充分利用起来,从而成就了一位卓越的数学家。

由此可见,一个人若想成功,就必须懂得珍惜和利用好业余时间。把业余时间用到与工作有关的方面,使之作为“正业”的补充和延续;还可以用到健康的业余爱好上,丰富业余生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快节奏的工作学习之余,我们不妨放松一下,参加文娱活动,既可丰富生活,又可调节精力和体力。当然,还要尽量抽出时间陪陪妻子和小孩,享受天伦之乐。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但一切都要掌握好度,经常地、不节制地长时间沉醉于娱乐场所之中,非但起不到文化娱乐的效果,反而会因精神状态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影响工作和学习。

上一篇:告别“苦力”活,全凭酷赚钱 下一篇:单亲“超女”:浓浓亲情是我音乐路上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