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研究初探

时间:2022-08-19 01:42:12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研究初探

摘 要: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目前, 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移动设备进行外语学习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它们在为学生提供获取学习内容的方便媒介的同时, 还扩展了外语学习的时空范围, 弥补了传统外语课堂在互动性、协作性和真实语境接触上的不足。本文对移动辅助语言学习进行了定义, 探讨了这一新兴学习模式的特点, 以及它与传统语言学习模式比较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结论认为, 外语教师在引导学生使用移动技术进行语言学习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移动设备的技术功能性, 从而设计出符合语言习得认知规律的学习活动, 并鼓励学生开发属于自己的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策略, 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 移动技术应用; 外语学习;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1-0114-06

近年来,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移动产品价格不断降低, 各式移动设备在学生中的普及率不断上升。这些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学生们的随身必备品并逐渐改变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例如, 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MP3/4带来了娱乐方式的改变, 移动电话带来了通讯革命, 笔记本电脑带来了工作与学习模式的变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已经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 例如, 原本需要在教室内才能进行的教学活动, 随着移动设备的使用及其具备的随时随地网络接入功能, 已经被扩展到了教室之外的任何地点, 任何时间。移动技术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甚至有学者指出, 移动学习(m-learning)已成为电化学习(e-learning)的发展新趋势。[1]

英语, 由于其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广泛应用于商业、学术以及技术等领域, 已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世界语”。现代人才英语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与国际接轨过程中所遇障碍的大小, 因此, 在现代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就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目前, 许多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外, 还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英语学习,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这种利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学习的活动被统称为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另外也有许多外语教师开始关注如何利用移动技术提高外语学习成效的问题,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MALL,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已经成为继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之后的又一理论与实践研究热点。

本文拟就移动辅助语言学习这一话题展开论述, 探讨这一新兴学习模式的特点、优势, 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一些已开展的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研究项目的分析, 了解教师如何能够通过对移动技术的高效利用帮助学生提升外语学习成效。

一、什么是移动学习?

研究者们对于移动学习的定义各不相同。例如, Vavoula指出: “学习者在非固定的, 非事先确定的地点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学习, 或者是利用移动技术提供的学习机会进行的学习都可以认为是移动学习。”[2] Sharples的看法与此类似, 他也强调移动学习的“跨场所性”(across locations)与对手持设备提供的学习机会的利用。[3] 其他学者(如Valk等人[4]和Demirbilek[5]等)则更强调移动学习是对移动设备, 如移动电话、个人数码助手(PDA)、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的利用, 只有利用这些移动技术进行的学习才称为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可以是在正式课堂上进行的学习活动, 也可以是在非正式环境下进行的个人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活动可以非常简单, 过程简短, 例如, 有的学生在阅读外语材料的过程中用智能手机提供的电子词典对生词进行查询; 同时, 它们也可以非常复杂, 并且具有系统性, 同时使用几种移动设备进行学习, 例如有的学生利用便携电脑上安装的成套的语言学习系统学习外语交际能力, 同时利用手机的上网功能在国外社交网站上(如Facebook, Twitter等)锻炼学到的交际语言, 并在语言学习论坛中与其他学习者共同探讨语言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在协作式写作网站(如各类Wiki网站)上进行协作式写作学习等。所有这些学习活动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 均可实现随时随地性(ubiquity), 无论身处何处, 只要取出随身携带的各类移动设备, 学习行为就可以产生, 这不仅颠覆了传统认为学习活动只能发生在教室等固定场所的认识, 而且改变了原有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 转而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为主的学习模式。

二、移动学习的特点

由于移动学习是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因此它具有一些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的特点, 对这些特点加以分析和利用, 将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移动学习。

1. 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是可变的, 而且是可能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的(physical context flux)[2]: 移动学习可以发生在各种各样通常无法事先预知的场所, 它可以发生在从家里到办公室的途中、户外、休闲场所等, 这就要求其通讯架构具备移动性(mobility), 从而使在移动中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可变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特别是对于外语学习, 真实的学习语境总是能促发学习行为。例如, 当某位学习者身处目的语国家时, 他随身携带着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当他对大街上的交通指示牌用语或商店广告语言有疑惑时, 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摄像功能, 结合这些设备中已安装的图像识别与自动翻译软件, 只要将摄像头对准指示牌或广告, 相应的母语翻译就显示在屏幕上, 他还可以将这些生词存储到移动设备中, 以备日后进一步学习之用。正如Reinders指出的那样, 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是一种社会工具, 它们可以促进真实的(authentic)语言交流, 这使其成为支持情境化学习理论(situated learning theory)的最佳工具。[6] 该理论认为, 当信息与情境相关, 并且能够被立即付诸应用, 学习就更容易发生。[7]

2. 与环境相关的学习内容(context-dependent content)[2]: 移动学习能够实现信息的获取与物理环境的紧密相连, 也就是说, 当学习者身处不同的环境时, 他们所获得的学习材料是不同的, 而且是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例如, 英语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在酒吧内学习各种啤酒的英文名称, 或者一边步行参观一座城市, 一边收听用英语提供的关于所到之处的概况介绍, 又或者在博物馆内的不同展品前学习关于该展品的知识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的连接功能(connectivity)来实现, 它不仅包括对国际互连网的连接, 还包括能够感知使用者位置的GPS连接等。De Jong, Specht和 Koper 做过一项利用语境感知技术辅助外语词汇学习的研究[8], 研究者在不同的房间内放置一些物品并给每位参与实验的受试学生分配一部iPhone 3GS手机, 学生利用事先安装在智能手机中的词汇学习程序学习不同房间内所陈列物品的外语名称, 不同组别的学生各自手机中安装的词汇学习软件也各不相同, 有的安装的是具有位置感知功能(通过GPS功能实现)的学习软件, 有的则是能够识别二维码(semacode)的学习软件。当学生携带具备位置感知功能的学习软件进入某一房间时, 移动词汇学习软件就自动显示该房间内所陈列物品的外语名称和相关信息, 学生便可利用这些信息学习新的外语词汇; 使用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学习软件时, 学生将手机摄像头对准事先张贴在物品上的二维码, 与该物品相应的外语词汇和相关信息便显示出来供学生学习使用。该研究发现, 不同的环境感知技术对外语词汇的学习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外语学习如果能够与实际语境联系起来, 其学习效果将显著增强, 这也是移动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式的区别特征之一。

3. 移动学习具有可扩展性(extendibility)与交错发生性(interleaved)。[3]移动学习可以扩展到课堂外任何能够使用移动设备的地方, 并且它还可以与课堂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交错发生。Wong and Looi的研究[9]很好地阐释了如何利用移动学习将课堂教学(formal learning)与课外学习(informal learning)进行联系, 最终促进综合学习效果。在他们的教学实验中,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一些新的成语和介词的使用方法, 然后研究者给每位学生分配了一台具备网络连接和摄像功能的智能手机, 学生们利用这些手机在校园内外寻找能够使用这些新学会的词语的场景, 并将其用手机拍照保存, 而后再将这些照片上传到网络上供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学习。他们发现, 这种连接课堂内外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场景化学习(contextual learning)、形成创造性输出(productive outputs)、并且有利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的发生(socio-constructivism)。利用移动设备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联系起来极大地扩展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习与应用脱节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0], 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三、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的优势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正逐步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11]移动设备的使用使得语言学习不再局限于桌面电脑和学校的语言实验室中, 它正逐步变得“可移动”起来, 从而具备时间和空间的独立性[12], 学习因此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 学生只要拿出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 就可以进行语言学习。使用移动设备呈现语言学习材料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灵活, 同时它还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一个双向的无线沟通渠道[13]。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极大地扩展了语言学习的连续性和即时性。[14]移动设备的使用增加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范围, 并且有利于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化的学习过程。[15]

在分析了六项以手机为辅助工具提高学习成效的研究后, Valk等人[4]认为, 手机等移动设备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增加了获取学习内容的渠道; ②创新了学习方式, 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个性化的, 协作式的, 情境化的, 并且是无处不在的, 这种学习模式被统称为“新学习”(new learning)。它与外语教师经常强调的外语学习方法是相呼应的。由于外语学习的对象是一门新的语言, 这就要求学习者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去掌握它,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语言的交互性――语言学习只有在交互中才做到真正的习得。然而, 在现实的外语学习环境下, 特别是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他国语言, 例如中国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 可供学生进行目的语交互的环境除了课堂之外, 通常很难再找到其他合适的地方, 这也成为外语教师们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而移动技术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 将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连接性, 学生和教师可以轻易创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虚拟外语应用环境, 解决外语学习过程中交互欠缺的问题。学生还可以利用移动设备的网络连接功能, 随时随地参与到真实的语言交互中, 例如利用目的语社交站点(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即时沟通工具(instant messaging tools)等进行语言实践等, 目前大部分社交站点和即时沟通工具都提供了便于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应用程序, 比起传统基于Web的网络应用, 它们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更高的易用性, 深受用户和学生欢迎。

此外,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移动辅助外语学习的环境下更容易实现协作式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在外语应用真实语境缺失的情况下, 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式学习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弥补方式, 这些协作可以是“以优带差”的形式, 也可以是以小组方式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形式。例如, Lan 等人[16]就曾经试验过在课堂上利用触屏式笔记本电脑(tablet computer)辅助学生协作学习英语朗读技能。在对传统分组学习的分析中他们发现, 以往学生之间的相互协助具有很多局限性, 具体表现在协助延迟(delayed support), 反馈缺失(lack of feedback), 协助者隐匿(invisible helper), 和易产生冲突(conflict-oriented)等, 于是他们开发了一套基于移动设备的伙伴协助学习系统(MPAL, Mobile-device-supported Peer-Assisted Learning), 学生中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通过便携设备帮助表现善待提高的学生。在实验中研究者发现, 这套MPAL系统有利于降低学生的焦虑心理, 提升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朗读英语的自信心。因此, 该研究结论认为, 通过移动设备实现课堂上的协作式学习具有明显效果, 同时移动辅助协作学习在实现协作学习的时间地点独立性方面将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潜力。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的另一个优势体现在它能够将课堂正式学习和课后非正式学习进行无缝连接的能力[17]。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 强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递, 却忽视了学生的“学”, 并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主动的、社会化的、协作式的知识在学生大脑中建立的过程, 导致的结果是以向学生灌输知识、帮助他们在大脑中建立一个知识库为教学目标。然而, 这种教学方式对学习, 特别是语言学习是有害的, 因为语言并不仅仅是关于语言的知识的集合, 语言习得也远非学习和记忆一些描述语言规则的元语言知识(如语法知识)就能够达成的, 外语的习得必需建立在大量地接触目的语输入、形成学习者自己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基础之上, 而这一中介语体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在课外进行的大量语言实践。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恰恰能在这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它能够将课堂的正式学习和课后的非正式学习联系起来, 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正式的语言教学, 课后利用移动设备提供的语言学习环境进行语言实践, 随时随地练习和提高,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这种学习方式与当代学生的移动生活方式(mobile lifestyle)也是相称的。[14]

总之, 随着无线通迅和移动技术的发展, 使用诸如PDA、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已被逐步认可, 因为它继承了e-learning的所有优点, 并消除了学习时间和空间这一其他学习系统的局限。[18]移动辅助语言学习具备促进建构式(constructivist)、环境敏感式(situated)、协作式(collaborative)和非正式(informal)学习的潜力。

四、面临的挑战

虽然移动辅助语言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具有诸多优势, 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了解这些缺点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些新技术为语言教学服务。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上的挑战。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与桌面电脑相比具有便携性的优势,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屏幕尺寸与输入方式的牺牲。对于信息显示量较大的阅读训练和输入量较大的写作训练, 这些技术上的局限无疑会对学习者使用这些移动技术进行语言学习造成障碍。在对移动辅助词汇习得的研究中, Stockwell发现学生和老师对手机的使用均存在抗拒心理, 可能的原因包括倾向于使用较为熟悉的桌面电脑, 手机键盘文字输入不方便, 以及屏幕尺寸狭小等, 因为这些原因可能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担(cognitive burden)。[19]虽然随着新技术的出现, 如大尺寸触屏式智能手机的上市, 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但随之而来的其他新的技术难题也要求外语教师在将移动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时, 应该先充分考虑其技术上的可实现性, 尽量利用和发挥不同移动设备的优势, 使其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

2. 学习者态度。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技术的愿望总是美好的, 但是学生对这些技术和新学习方式的态度也将对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例如, Okunbor and Retta在一项利用智能手机提高学习成效的研究中发现, 虽然研究者为学生提供了专门定制的用于管理学习和社交活动的手机应用程序, 但是学生们认为这些应用软件的作用非常有限, 因此对学习成效的提高也没有显著效果。[20] 然而, 学习者对新技术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 如果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和利用新设备所提供的优势, 并将它们恰当地应用于解决不同的语言学习问题上, 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那么学生对这些新技术将会有更多积极的态度, 在学习上也将更趋主动。

3. 对教师的挑战。Prensky将当代学生称为“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21], 因为他们是生长于数字时代的一代人, 电子技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他们习惯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各种新兴电子设备, 因此教师在对这一代人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也应该了解学生的这些习惯, 将他们贯于使用的设备的功能与教学法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对学习活动的支持。对于外语教师来说, 使用移动设备辅助语言学习的障碍之一是了解和掌握这些设备的具体功能和如何将这些功能与外语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外语教师不但要精通自己的教学业务, 还要对移动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 并且能够独立开展研究, 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将这两方面的知识结合应用, 达到利用移动技术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的目的。对许多外语教师而言, 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外语教师应用移动技术辅助语言学习将面临的另一项挑战是对学习过程的监管与控制。移动技术将学习搬到课堂之外, 通常这些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管控范围之外进行的, 因此教师如何安排课内外学习内容, 如何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 仍是一项需要仔细研究和制定计划的工作。[22]

4. 应用方式的挑战。移动辅助语言学习虽然存在诸多优势, 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与应用仍仅限于将传统学习内容转移到移动设备上来[8], 例如在移动设备上播放以往在电脑中播放的外语学习音视频材料, 利用以往容易被浪费掉的片断时间进行词汇学习, 实现随时随地查单词、进行小测验和问卷调查等。这些应用方式未能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的优势, 例如位置感知功能和网络连接功能等, 因此仍然停留在行为主义(behaviorist)、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送的框架内, 而对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的更理想的应用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以学习为中心的、知识建构型的和协作式的学习模式。[23]这种应用方式的构建要求外语教师在设计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活动时充分考虑语言习得的互动性和协作性, 以及如何利用移动设备的技术优势实现对语言学习的支持。

五、结语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它的出现伴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如何将这些新技术与语言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外语学习成效是外语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最突出的应用在于它将外语学习扩展到了课堂以外的任何时间和地点, 并且能够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见,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主要发生在课外, 这就要求语言教师能够充分了解特定移动设备的技术功能性(technological affordances)[17], 并引导学生合理应用不同移动设备的各自优势解决不同的语言学习问题。教师设计的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活动还应该遵循外语学习认知规律, 增加学生在真实语境下进行实义互动的机会, 从而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24]此外, 外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策略[25-27], 因为这是他们进行课外独立学习的基础, 也是学生学会控制自我学习体验必需掌握的技能。由于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研究与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还有许多课题值得广大外语教师和研究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但是它作为语言学习辅助工具的潜力是巨大的, 日后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结合语言习得理论, 构建更加高效合理的移动辅助语言学习新框架。

参考文献:

[1] Vavoula, G., & Sharples, M. (2009). Meeting the Challenges in Evaluating Mobile Learning: A 3-level Evaluation Framewor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and Blended Learning, 1(2), 5475.

[2] Vavoula, G. (2005). A Study of Mobile Learning Practices (pp. 120) [R]. Retrieved from /download/ results/public_deliverables/MOBIlearn_D4.4_Final.pdf.

[3] Sharples , M. (2009). Methods for evaluating mobile learning [M]. In G. Vavoula, N. Pachler, & A. Kukulska-Hulme (Eds.), Researching Mobile Learning: Frameworks, Tools and Research Designs (pp. 1739). Oxford, UK: Peter Lang Publishing Group.

[4] Valk, J-H., Rashid, A., & Elder, L. (2010). Using mobile phones to improve educational outcomes: An analysis of evidence from Asia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11(1), 117-140.

[5] Demirbilek, M. (2010). Investigating attitudes ofeducators towards educational mobile media and games in eight European countries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9, 235-247.

[6] Reinders, H. (2010). Twenty ideas for using mobile phon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J]. English Teaching Forum, 48(3), 20-25, 33.

[7] Lave, J.,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de Jong, T., Specht, M., & Koper, R. (2010). A study of contextualised mobile information delive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3(3), 110-125.

[9] Wong, L.-H., & Looi, C.-K. (2010). Vocabulary learning by mobile-assisted authentic content creation and social meaning-making: two case studies [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6(5), 421-433.

[10] Barrs, K. (2012). Fostering computer-mediated L2 interaction beyond the classroom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16(1), 10-25.

[11] Abdous, M., Camarena, M. M., & Facer, B. R. (2009). MALL technology: Use of academic podcas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ReCALL, 21(1), 76-95.

[12] Warschauer, M. (1997). Computer-media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1(4), 470-481.

[13] Chinnery, G. M. (2006). Going to the MALL: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10(1), 9-16.

[14] Kukulska-Hulme, A., & Shield, L. (2008). An overview of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From content delivery to supported collaboration and interaction [J]. ReCALL, 20(3), 271-289.

[15] Baso g^lu, E. B., & Akdemir, . (2010). A comparison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Using mobile phones and flash cards [J]. 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9(3), 1-7.

[16] Lan, Y.-J, Sung, Y.-T, & Chang, K.-E. (2007). A mobile-device-supported peer-assisted learning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 early EFL reading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11(3), 130-151.

[17] Hsu, L. (2012).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perception of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A cross-national study [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DOI: 10.1080/09588221.2011.649485.

[18] Chen, C., & Chung, C.-J. (2008). Personalized mobile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learning memory cycle [J]. Computers & Education, 51(2), 624645.

[19] Stockwell, G. (2010). Using mobile phones for vocabulary activities: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the platform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14(2), 95110.

[20] Okunbor, D., & Retta, G. (2008). Analysis of a mobile learning pilot study [G]. Math and Computer Science Working Papers. Retrieved August 30, 2012. Available: http: //digitalcommons.uncfsu.edu/macsc wp/2.

[21] Prensky, M.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J]. On the Horizon, 9(5). Retrieved from http: ///writing.

[22] Kukulska-Hulme, A. (2009). Will mobile learning change language learning? [J] ReCALL, 21(2), 157-165.

[23] Burston J. (n. d.). Exploiting the pedagogical potential of MALL [R]. Retrieved August 30, 2012 from http: //www.moblang.mobi/conference/files/PedagogicalAspectsOfMobileLearning_MobLang_JackBurston.pdf.

[24] Baleghizadeh, S., & Oladrostam, E. (2010). The effect of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MALL) on grammatical accuracy of EFL students [J]. MEXTESOL Journal, 34(2), 1-10.

[25] Watts, N. (1997). A Learner-based approach to computer mediated language learning [J]. System, 25(1), 1-8.

[26] Chapelle, C. (2003).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Lectures on applied linguistics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7] Hémard, D. (1997). Design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authoring hypermedia language learning applications [J]. System, 25(1), 9-27.

上一篇:“甄什么传?”等 下一篇:公立医院民营化中的政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