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房规范管理与智能化

时间:2022-08-18 11:03:45

浅谈机房规范管理与智能化

【摘 要】 目前,许多机房的管理不得不采用24小时专人值班来定时巡查机房场地设备,尤其普遍缺乏机房场地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员的负担,而且不能准确高效的实时监测环境设备,不能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单位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也不能及时掌握机房的日常管理情况。机房处于信息交换的核心位置,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和通讯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机房监控系统。所以,对机房进行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机房温度 湿度 电源 规范管理 智能化

1 存在的问题

随着IT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机房(计算机中心,网络间,电源间,服务器间)已经成为提供各个系统运行所需硬件环境的核心和连接上下的桥梁,是各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房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机房的环境设备(供配电、UPS、空调、温湿度、漏水、消防等)必须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否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若事故严重又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说,规范的管理,建立标准化、智能化的专业级机房环境,才能保证工作顺利的进行。

2 机房规范管理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检查地点、检查时间和次数,并制定出计算机机房巡检记录表,由场地管理员按规定时间去机房检查空调,服务器,电源插座,线路是否异常,检查房间的温度、湿度是否正常,将检查的结果认真记录,发现故障及时进行解决,处理不了的联系领导进行协商解决,同时将解决措施认真的记录下来,把影响服务器、网络运行的重大隐患排除在尚未发生的萌芽状态。加强机房管理的制度建设,并严格落实。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加强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和管理,坚决纠正机房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信息化各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保证了我厂网络的正常稳定运行。

2.1 温度与湿度

通常计算机的工作环境温度应在18℃~30℃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将使计算机受到损害并加速其老化,从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因此,服务器应放在易于通风或空气流动的地方,这样便于温度的调节,而且放置服务器的房间最好有空调。

服务器工作的环境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70%之间,过分潮湿会使机器表面结露,引起计算机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触点及引线锈蚀发霉,造成断路或短路;而过分干燥则容易产生静电,诱发错误信息,甚至造成元器件的损坏。因此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最好能设法保持房间中的湿度以达到计算机需求。

2.2 可靠的电源

服务器的工作离不开电源,同时电源也是计算机产生故障的主要因素。首先,必须确保服务器使用的是适当功率的电源。要注意它是否使用220V的电压,电源的电压一般为220V/50Hz,通常电压变化是有规律的,如晚间睡觉前电压易偏低,而半夜至清晨电压易偏高,如果电源电压总是偏高或偏低,则应购买一台UPS稳压电源。影响电源质量的因素包括电压瞬变、停电、电压不足或电压过高等,因此,在附近有空调、电冰箱等大功率电器设备正在使用或有磁场时最好不要使用服务器,否则一插上电源就可能烧掉。

其次,计算机所使用的电源应与照明电源分开,服务器最好使用单独的插座。尤其注意避免与强电器加热装置或大功率的电器使用同一条供电线路和共用一个插座, 因为这些电器设备使用时可能会改变电流和电压的大小,这会对服务器的电路板造成损害。有条件的用户,应配备稳压电源和不间断电源UPS。在拔插计算机各部分的配件时,都应先断电,以免烧坏接口。

2.3 防静电

一般比较干燥的地方或没有安装地线的地方容易产生静电,静电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毁坏芯片。在气候干燥时,如果拔插计算机的板卡,应先除去身上的静电,否则容易损坏器件。在拔插服务器的板卡前,最好先触摸一下与地相连接的物体,放掉身上的静电或在接触时带上专门防静电的手套。

2.4 防止灰尘

灰尘容易受热物体和磁场的吸引,常附在元器件或电路板上,妨碍电器元件在正常工作时的热量散发,加速芯片和其他器件的损坏,引起服务器的各种故障。由于计算机是一种精密的电器产品,因此应隔一段时间清理各部件上附着的灰尘及毛絮。在使用服务器的过程中,一旦硬盘、光驱、显示器等配件损坏则会影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整个局域网络的瘫痪,因此对于这些配件的使用和维护也需要注意。

3 机房智能化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普及,目前,政府和企事单位的业务工作已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许多单位都建筑专用的计算机网络机房。对机房设备加强监控和管理,实施机房联网监控系统,提高机房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机房设备集中管理;实现管理的智能化,实现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化,是很有必要的。

3.1 机房监控系统概述

机房远程监控针对于有专用计算机网络机房的单位,设立一个监控管理平台,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对机房内各类设备和信息进行集中监控管理,以及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机房的少人或无人值守问题,满足现代化机房管理的需要。系统主要监控对象包括:机房内所有设备系统供电的变配电柜、UPS,温度、湿度探测设备、空调等。所有监控对象可以分布在一个独立机房内,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也可以是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机房,由监控系统对各监控对象再实施集中监控管理,实现管理者对所有机房及机房内设备环境系统的远程集中监控管理。

3.2 对监控对象的具体实施方法

在机房内设立几个定摄像机监控点,用于监控数据中心全景、电气柜运行状况、温湿度计、部分计算机机柜等设备运行。在机房现场采集温湿度计、空调、电气柜的信号,组成一个集数据、视频等于一体的集中监控管理平台。这个控制管理平台会以一定的形式反映出机房当前的状况,如果机房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以手机短信或固定电话的形式立刻向管理员报警。

(1)温湿度计:通过在机房内加装温湿度监测器来监测机房内的温湿度,将机房内的温湿度情况反映到用户终端,同时配以曲线图等形式方便用户查看、分析当前机房内的温湿度变化状态。系统可设定温湿度的上限于下限值,当温湿度超过这个范围,系统立刻弹出报警窗口,并可及时以固定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告知机房管理员。

(2)配电监控:通过电量仪可监测电压,电流,功率等,如果遇到异常情况,如:停电,电压不稳,负载量过高,监控终端马上可以显示出当时的情况,并且及时的提示管理员。

(3)UPS监控:UPS的作用越来越重要,UPS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给计算机提供连续不间断的高质量电力。为使UPS充分发挥功能,提高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必须对UPS进行管理和维护,而实现UPS的远程监控乃至网络化的管理则是其重要手段。可以通过UPS通信接口读取UPS电压,电流,频率等相关参数。

(4)漏水监控:通过加装漏水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漏水情况。

(5)机房空调噪音监控:在空调机房内安装音频麦克风,用于采集空调行声音,管理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收听到空调机房内的设备运行声音,通过对现场声音的分析来判断空调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

4 远程监控系统的性能

(1)集中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对单个机房内各种动力设备、环境设备及系统的状态信息,图像信息等进行完整地集中监控,并能够对分布在多个机房实现跨区域集中监控管理。

(2)远程管理:机房管理员可以方便地远程查看各机房内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也可对设备、系统进行控制管理。

(3)日志管理:系统自动对操作时间、故障点、故障内容、故障处理、时间等信息进行完整地记录,并可对这些记录进行多条件查询,为管理员提供完备的系统操作维护资料。

(4)设备管理:系统对所有被监控设备的各类信息进行统一的无纸化管理,为日后的设备管理维护提供完备的资料。

(5)辅助分析:系统可根据需要对各设备、系统的运行状态以曲线图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对比,方便管理员借助图形手段,直观分析各监控对象运行状况。

5 智能化管理的益处

实施机房联网监控系统后,可带来明显的管理、经济和社会效益:

(1)提升机房的管理水平,提高单位的管理形象;(2)对分布在各地的多个机房实现集中监控和管理;实现机房24小时无人值守,节省人员财力;(3)及时预见和分析设备故障,及时发现、排除设备故障;(4)有效降低设备损坏情况的发生,减少维修的时间和费用,降低运营成本;(5)实现主管领导和机房管理员在自己的办公室随时浏览各个机房的日常情况。

总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实施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后,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机房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管理及油田生产正常运行。

6 结语

机房的智能化规范管理,为服务器、网络设备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保证用户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加快系统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成泉著.机房工程——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丛书.中国建筑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2007-3-1.

[2]张宜著.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丛书,综合布线工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1.

[3]张集祥著.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丛书,信息网络工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2-1.

[4]赵哲身著.智能建筑控制与节能.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9-1.

[5]张永坚著.智能建筑技术.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1-1.

上一篇:一台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检验结果的判定 下一篇:关于发电厂DCS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