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时间:2022-08-18 10:08:51

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一、语言与经济的相关性

(一)语言的经济学性质

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Marschak于1965年在致力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时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收益(benefit)。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经济学在北美、欧洲越来越盛行。语言与经济的关系逐步系统化、理论化,其中,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经济学教授FrancoisVaillancourt1989年在《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口语言和加拿大的双语制》一文中,首次把语言界定为一种人力资本,并指出:语言既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以获取其它知识和技能形成人力资本,同时也可以直接用来服务于社会,为国家与个人带来相对的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能满足劳动力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便会取得不同的经济效益,从而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这就将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应用到语言学的研究,既为语言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语言的经济效益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世界人口大流动的时期,语言不仅作为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工具,更是将科技、文化、知识向全球传播与推广的的桥梁和钮带。文化经济的互融和发展,既需要许多有相关专业的人才,也需要人们通过语言相互沟通相互学习。所以说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语言的使用体现了经济价值,语言的经济价值是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地位、应用频率及语言的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在语言政策的驱使下,人们又从语言学习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经济发展决定语言需求

选择何种语言体现了语言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及供需关系。随着我们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发展,我们在与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科技和文化信息交流及经济贸易交往中,英语这种世界语言正以它特有的跨区域、跨国界的强大优势,广泛性地传播着各种科技、文化、经济信息。因此,学习英语也是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中国的科技、文化、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既能透彻掌握英语,又具有相关专业技术的高层次综合性人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英语教育的相关性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英语教育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英语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经济发展推动着英语教育规模扩大。一般来讲,只有当区域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时,它才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发展与外语教育规模扩大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外语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的总量水平使不同区域对外语教育的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需要不同层次的英语人才,高素质的懂外语的劳动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仅从江西省的统计数据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经济发展与教育投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85以上。加上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然可以断言教育投入越多,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并且教育经费支出的增加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有累积效应,会带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但是,在外语人才的培养上,我们要转变过去那种培养统一型且具有模糊性的英语人才的观念,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有的放矢地进行英语教育,结合区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来加强外语学习的“实用性”和“具体性”。另一方面,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行业对求职者的英语水平有着不同的需求,精通英语的专业人才特别受外企和一些高科技、对外贸易或大企业的青睐,当前有许多在职人员都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参加各类外语培训,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使自己能不断接受来自世界各国的最新的高科技知识;不断武装自己使自己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的生存环境,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

(二)外语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科技、军事、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入WTO后,我国在更大范围内加快了国际竞争的步伐,无论是高科技、教育还是经济方面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了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英语教育是我们融入国际社会的平台,是各国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发展的桥梁。英语教育不能仅以语言知识的习得运用为目标,而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利用各种区域资源,采取“专业知识+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模式,实现英语语言学习的外部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具体而言,英语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我国更加广泛融入国际社会,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与外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随着外语教育需求的增强,外语培训机构、翻译机构、外贸进出口公司、外资企业稳步发展扩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促进区域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急需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掌握一定的英语同时又熟悉外贸业务的复合型外贸人才,能与世界各个国家对接、交流、沟通,同时又熟悉各个国家的法律及金融知识。这种精通英语或者多个国家语言、具备市场分析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都成为外贸企业争夺的焦点,也成为促进进出口贸易的推手。

3.促进本地区文化市场繁荣。随着外语学习需求的加强,外语教育学习用书、图书馆、图书市场、电子字典、复读机、影像资料、音像以及音响设备皆因此而发展繁荣起来。由于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的需求与发展从而带动了其他的区域经济的发展。

4.促进区域旅游业、商业发展。随着外语教育的发展,国民语言沟通能力的加强,语言的沟通带来了更多的国外游客,那些精通某一国家或者多个国家语言的导游等复合型人才更成为旅游业争夺的人才,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顶梁柱。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各国游客对我国的特产爱不释手如:景德镇瓷器、杭州的丝绸等各类中国特色商品的销售量都在逐年不断提升。

三、政策建议

英语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英语教育发展规模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协调英语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的重点从规模上转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上来,适度控制招生规模,大力改革办学模式。

(二)英语教育相关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协调与英语教育相关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进行新建或调整。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要根据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适时开设新专业。对已开设的专业,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有关知识技能

(三)有关英语人才的培养要与区域经济的用人标准相协调外语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着重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英语教育相关专业的发展应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为中心,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四)政府应给予高校及外语教学机构更多办学自,并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对高校以及外语教学机构的管理应该更加宏观化,应给予它们更多办学自,使其能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专业设置,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要按照优先发展、适当超前的思路,继续加大对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学的投入。要多渠道吸引各方面的力量投资兴办外语教育,采取政府拨款、银行贷款、企业投资、社会融资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多元投资办学渠道,最终在不断发展英语教育的同时也促进区域经济的极大发展。

上一篇:英语自主学习及措施调控元认知分析 下一篇:瑶歌对公共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