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模式及其启示

时间:2022-08-18 09:56:05

美国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模式及其启示

摘 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中小学校实施了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SWPBS)计划,用来降低学生的问题行为、增进亲社会行为以及提升学生学业成就,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该计划强调积极的、预防支持体系的构建,主张实施校本预防,强调初级、次级和第三级干预的三级干预体系,并将应用行为分析技术结构化地运用到各级干预体系中。借鉴其经验,建议在我国职业院校探索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模式的本土化实践,加强对问题学生的行为干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 美国;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预防干预;问题行为;学生管理;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7(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6-0088-04

近年来,美国校园内学生的问题行为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普遍存在校园暴力与违纪现象,由此导致的受处分、被休学或开除的问题学生数量激增。美国校园安全中心(National School Safety Center,NSSC)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美中学校园,每月大约有3万名学生和5000名教师遭受人身攻击,其中约19%的师生需要住院护理治疗[1]。另一项针对初、高级中学教师的全国性调查显示:77%的教师反映普遍性的学生违纪问题影响其教学效果;并且,因为学生纪律和行为的严重性,超过1/3的教师曾产生过辞职的强烈愿望[2]。

为应对日益增多的学生问题行为和满足其学习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中小学实施了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School- 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SWPBS)计划,用来降低学生的问题行为,增加亲社会行为和提升学生学业成就,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积极行为干预支持国家辅助技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全美已经有近16000所学校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方案,并且这一数目在未来十年内会持续增加[3]。中国目前有个别学校已开始尝试实施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方案,因此,全面考察、探讨美国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内涵、预防体系、实践运用等,对中国各级学校学生问题行为的预防、干预及学校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一、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模式的形成及其涵义

上世纪80年代,鉴于传统的体罚、电击等消极行为管理方法有违障碍人的尊严与人权,美国学者提倡使用基于应用行为分析的积极行为支持。积极行为支持采用教育手段来帮助个人培养更加恰当的社会化行为,同时推进更大范围内社会系统的改变,进而影响个人行为和提升生活品质[4]。1997年《美国障碍人教育法》和2004年新修订的《美国障碍人教育促进法》中规定,学校对有问题行为的障碍学生所制定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应包含功能行为评价和积极行为支持。源于应用行为分析的积极行为支持,融合了正常化运动的特质,强调自我决定和个人本位计划的制定,要求利益相关者最大程度地参与。同时,积极行为支持还注重预警机制的构建、在真实生活环境中的应用与持续性评价。积极行为支持定义具有四个核心特征:行为科学实证研究的运用;整合多种干预手段以提供生态化、实用性的支持;致力于长期、持久生活方式的改变;强调在组织系统框架内实施支持[5]。

随着美国人权运动的兴起和去机构化运动(Deinstitutionaliz- ation Movement)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障碍学生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因此,积极行为支持逐渐被引入到学校中用来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就是积极行为支持实践模式在学校系统范围内的运用,其通过构建整体社会文化环境与强化行为支持来预防或降低问题行为,以促成所有学生获得学业进步和取得社会成功。它的产生源于:基于初级、次级和三级预防的社区健康模型;实施全校性干预的建议;全校支持能促进社会成功的早期实证研究[6]。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强调资料(Data)、成果(Outcome)、实践(Practice)和系统(System)四个统合要素,并且四要素受以下六个重要原则的操控:开发一系列科学的行为和学业干预支持方案;基于事实资料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对环境进行调整,以阻止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传授与鼓励亲社会技能与行为;实施循证行为实践(Evidence-based Behavioral Practice);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进行全面监控和持续监督[7]。

二、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三级预防体系

“预防胜于治疗”是公共卫生领域中的疾病预防理念。从公共卫生健康的视角来看,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强调积极的、预防支持体系的构建,主张实施校本预防(School-based Prevention),强调初级、次级和第三级干预的三级干预体系,并将应用行为分析技术结构化地运用到各级干预体系中。

初级预防(Primary Prevent- ion)。初级预防针对整个学校环境中的所有学生,包括学校、家庭和社区成员等,能满足学校大约80%以上学生的支持需要。初级预防体系在全校范围内针对全体学生界定、传授、监督和鼓励一部分期待行为,强调相关社会技能的传授和针对期待行为的正强化以及塑造阻止学生不当行为的教学环境。另外,初级预防还要求教职工对期待行为提供不间断的支持,采取措施对学校中的社会行为进行持续测量,并依据搜集的资料进行积极决策。初级预防在整个预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大面积地减少由于违纪而需要转介的问题行为数量。

次级预防(Secondary Prev- ention)。次级预防体系在防止危险学生发展更严重的行为中发挥着次级防护网的作用,由一系列功能本位、目标导向的选择性干预策略组成,主要针对少数具有危险行为或者需要额外支持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人数的15%。有些学校将那些由于自身问题行为,受到处分次数达到3至5次的学生纳入次级预防的干预对象。次级预防在班级层面上为学生提供指导,或者针对具有相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小团体干预。尽管与初级干预相关联,但次级干预的强度更高,特别是需要更多的成人关注与监督,其形式及内容也较初级预防更加多元化,例如社会化技能团体、情绪管理等多种形式。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 ention)。第三级预防主要面向初级和次级预防无法奏效,出现严重行为问题的高危学生(High-risk Student),包括那些来自问题家庭的具有最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人数的5%。第三级预防的目标不仅仅是减少问题行为,同时还主张提升学生旨在谋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适应技能和机会。预防体系主要由一系列高度个别化的、高强度的支持方案组成,根据初级和次级预防阶段所搜集的问题行为资料,结合学生的特定需求和环境对其进行干预。第三级预防体系殊教育者、学校心理咨询师、学校顾问、行为干预师等应具备制定团队行为干预方案的专业化知识,经常需要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合作,并且需要较高的经济投入以杜绝严重问题行为的反复。

三、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实施要素

Horner,Todd(2004)等人认为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干预的实施需具备七个要素:界定3至5项全校性的期待行为;积极向所有学生传授以上期待行为;对学生履行期待行为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确认;借助行为后果法来纠正问题行为;搜集和使用有关学生问题行为的资料,依据资料进行评估和决策;对全校性实践的指导获得领导授权,并且学校领导承诺提供足够支持和资源;争取获得学区的支持。Warren等人则认为,除具备积极行为支持的特征外,在全校范围内实施积极行为支持的核心要件还包括:建立一个由教职工代表、行政人员、父母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团队,对计划过程进行引导;对全校规则、期望行为等进行界定;恰当的期待行为应直接传授给该学生;建立认证、激励恰当行为和阻止行为的高效机制;对方案计划的效果进行持续监督与评估[8]。

研究显示,教职工的参与意愿是影响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成败的关键要素。在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实施的初期,应该获得至少全校80%以上教师的认同和支持。同时,学生的积极支持能有效促进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实施,获得学生积极支持的策略包括:团队中吸纳学生代表;依据惯例和学生会进行信息共享;活动的开展寻求学生会或学校俱乐部等学生社团的支持;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视频来提供SWPBS信息等[9]。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干预实施离不开一个有凝聚力的高效领导团队,团队领导应和成员进行积极沟通,就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方案的实施要求和方法等达成共识;学校的心理工作者不应仅仅局限于筛查评估和危机干预等工作,而应发挥准领导者的作用,为学校教师及管理者提供咨询;作为一线的培训教练不仅需要精通积极行为支持的技术,还应熟悉能够激发效能的团队开发与决策技术,并应参加团队月度会议;特殊教师由于具有测量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行为管理以及课程修订等专业知识技能,应当发挥“行为干预者”的作用,与普通教师通力合作,为所有学生提供支持,使他们能够在最小限制环境中接受恰当的免费公立教育。

四、对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过去的十几年中,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美得到迅速发展,大量实证研究极力推崇在学校中实施积极行为支持,实施SWPBS的学校管理者、教职工以及研究者对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积极意义予以充分肯定。研究显示,实施积极行为支持的学校中学生恣意破坏公物、实施攻击、犯罪行为以及酗酒、抽烟和吸食的数量和现象明显减少。如Taylor-Greene和同事对一所中学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实施情况和转介资料进行了评估。在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实施的第一学年,教职工在全校环境中向学生传授五个基本期待。结果发现,学生由于问题行为而转介的数量明显降低,在之前每学年5000例的基数上减少了42%,5年之后,该学校的问题行为转介数量一直维持在降低68%的比例上。

鉴于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在美国小学和初级中学的成功实践,许多高级中学也纷纷效仿,逐渐推广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计划。有关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的研究,在我国大陆地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如此,作为国外在实践中具有积极作用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对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探索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模式的本土化实践。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学生管理或德育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难题,如在校学生违规违纪现象频发,德育工作效果欠佳等。因此,可以借鉴国外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模式的先进经验,在小规模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实践推广,以提高职业院校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的能力,并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其次,以先进理念引导学生管理工作。全校范围积极行为干预理论及其实施方式,体现出许多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如重视积极预防,强调“系统改变”,以改变生活方式为目标等。这些观点为创新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应从新的视角思考学生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将先进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提高管理和教育效能。

第三,重视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学生的学业问题和问题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并对学校管理及和谐校园的构建提出了挑战。因此,职业院校应借鉴全校范围积极行为干预的三级预防模式,重视群体管理,加强对所有学生的预防干预,努力消除学生身上的问题行为,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Franzen K, Kamps D. The Utilization and Effects of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Strategies on an Urban School Playground[J].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2008(3):150-161.

[2]Public Agenda. Teaching Inte- rrupted: Do Discipline Policies in Today’s Public Schools Foster the Common Good? [Z]. New York: Public Agenda,2004. 2-3.

[3]Sugai G, Simonsen B. Pos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nd Sup- ports: History, Defining Features, and Misconceptions[EB/OL]. http://, 2013-05-25.

[4]Carr E G, Dunlap G, Horner R H, et al.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Evolution of an Applied Science[J].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2002(1): 4-16.

[5]Dunlap G, Sailor W, Horner R H, et al. Overview and History of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M]// In Sailor, W., Dunlap, G., Sugai, G., Horner, R (Eds.),Handbook of Posi- tive Behavior Support,2009:3-16.

[6]Horner R H, Sugai G, Smolkowski K. A Randomized, Wait-list Cont- rolled Effectiveness Trial Asse- ssing 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in Elementary Schools[J].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 rventions, 2009(3): 133-144.

[7]Technical Assistance Center on Pos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nd Supports.What is 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nd Supports? [EB/OL].[2011-04-25].http:///school/what_is_ swpbs.aspx.

[8]Warren J S, Bohanon-Edmonson H M, Turnbull A P, et al. 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Addr- essing Behavior Problems that Impede Student Learning[J]. Edu- 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6(18):187-198.

[9]Flannery K B, Sugai G, Anderson C M. 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in High School: Early Les- sons Learned[J].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2009(3):177- 185.

On 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ZHOU Yu-heng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Weifang College, Weifang Shandong 26106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primary and secodnary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implemented the 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SWPBS) program aiming at reducing 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 improving the prosocial behavior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obtained obvious effects in practice. The plan emphas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positive, preventive behavior support system, advocates school-based prevention, highlights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three-level intervention system, and applies behavior analysis technology into the intervention system at all levels. Drawing on its experience, it is recommended to carry out the localization practice of SWPBS in China voational colleges, strengthen the behavior intervention against problem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Key words United States; 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problem behavior; student management; vocational colleges

上一篇:缚住自己 11期 下一篇:生命的颜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