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探析

时间:2022-08-18 08:17:47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探析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明确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并提出了一些改革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贸易专业 培养模式

近期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把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分开,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不仅要求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且要求高职院校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以安徽为例,安徽的高职院校一般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与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的模式相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人才竞争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理论知识比不过本科生,操作能力比不上技校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对现行的高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一、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渠道多种多样,有民间力量办学、公办民营的独立二级学院、原中等专科学校升格等,它们难免由于历史惯性或者经验不足使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致使专业课程体系的混乱甚至缺位,表现为借用外校的本科教学计划,照搬高等专科学校同专业的教学计划,沿袭原中等专科学校的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简言之,不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而是走高等专科院校的老路,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在课程设置上机械模仿三段式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缺乏自己的课程体系特色。

2.课程教学设计不当。

一般院校理论课程设置取舍不当,课程设置过多地以学科性课程为主,缺少综合性课程和职业性课程,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些学校忽视了理论课程对实践课的指导意义,比如有些院校把国际贸易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给砍掉了,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损。而另一些院校在开设专业课时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本思想,实践环节相对薄弱,能力的培养未能真正落实。目前高职院校都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普遍偏低,而且由于高职院校财力有限,实验设施相对薄弱,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都未能跟上,培养目标中许多业务能力要求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许多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一些办学规模较小、师资力量有限的中等院校,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加,原有的师资无法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而且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缺乏实践能力和培养和锻炼,有“双师证”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为数不多。而且学校和社会的激励杆杠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特别是在职称评定方面,完全套用普通高校的做法,把教师引导到写文章和出专著上去。如果说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创造学科理论去探索和预测未知,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就应该引导教师应用已知。

4.缺乏职业针对性。

在中国加入WTO组织之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贸企业越来越多地重视岗位设置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岗位需求来招收和录用新的从业人员,从外贸业务流程而言,外贸企业的从业岗位设置主要有货物报关、货物报检、单证制作、外贸跟单、外贸业务、国际货运等。依据外贸企业的特性,一般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某一岗位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兼顾上下岗位和岗位发展的专业知识。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与外贸岗位的衔接不够紧密,使得一方面社会对国贸人才的需求很大,一方面大量的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

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确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国贸专业属于文科型专业,主要是为了我国外贸及相关行业生产与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怎样培养这类人才,借鉴美国职业培训而生成的KAS模式是一途径。KAS模式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knowledge指知识,素养)、A(ability指一般能力)、S(skill指职业能力)三个要素。按照KAS的要求,可按照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计划,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这样学生就有了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应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最后学生就有了一技之长,具备了谋生的能力,也就达到了课程设置的目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国贸专业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分解如下:

2.细分岗位:掌握专业技能。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组相互关联又不相互替代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本身是一个系统,是由若干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岗位组成的,即通常所说的岗位群。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是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职业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首先要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要掌握所对应岗位的操作规程的实践技能。

3.在实践过程探索建立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训室。

所谓模拟就是把在实际操作中,在时间、空间上难以纳入实训中的因素进行简化和提取,合理地进行国际贸易操作过程的合理虚拟,使实际的国际贸易活动转化为由学生在实训环境中可以进行的实际操作,借以有效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实训项目的设定可分为:

4.建立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一定要走出去,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建立实训基地,这样学校可获得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建立更多先进的实训基地,并为学生创造实习的环境和条件。实习环节分为三个阶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这三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到校外的签约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实训,尽可能多地了解并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及相关的业务活动。在认识实习阶段,让学生到市内的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实习,促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了解国际贸易的整体业务流程;在生产实习阶段,让学生增长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毕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实现与就业相结合,经过与有就业意向的用人单位的实习接触,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了解和磨合,为学生创造更加宽广、灵活的就业环境。

5.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确保高职职业教育的质量。

双师型教师要培养“双证”学生,专业课的师资是保障,为此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技能要求或岗位能力需要,对专任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对聘请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培训。同时还要积极从外贸企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员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技能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自加入WTO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而言,传统的高职外贸专业的设置已不能与我国现实外贸形势发展相匹配,故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邵作仁.高职国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2]杨频.浅谈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4.

[3]鲁春义.SPT理念下国际贸易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初探.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6.

[4]叶华光.从职业岗位的分类看高职院校对外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职业圈,2007,7.

[5]王胜华.KAS模式下的课程整合与实践能力培养.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12.

[6]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本文为2009―2010年度安徽经济管理学院院级课题,“就业导向下安徽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探析”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下一篇:让我们在谈心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