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框架下中职外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时间:2022-08-18 07:24:23

主体间性框架下中职外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上海市卫生学校)

[摘要]由于现行主体性教育观中存在着“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矛盾,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形成和谐的关系,导致中职外语教学陷入了发展的“瓶颈期”。作为哲学理论框架转变与实践基础发展双重影响下的产物,主体间性教育观为中职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框架。中职外语教学形成了和谐互进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正在经历由单向式到交互式的转变,为实现国家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提出的改革目标“素质教育”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主体间性 中职 外语教学模式 改革

几十年来,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外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但由于现行的主体性教育观分别将教师与学生放在了主体与客体两个对立的位置上,无法形成和谐的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导致中职外语教学陷入“教师一言堂,学生无反应”的“瓶颈期”。2008年,国家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改革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主体性教育观的缺陷束缚与中职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西方引入到我国的中职教育——主体间性教育观。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扬弃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理论框架。它解决了主体性对客体的漠视和“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本身缺陷,为中职外语教学改提供了崭新的语境和独特的视角。采用主体间性教育观,既是理论框架上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所代替的必然转变,也是实践基础上瓶颈期到发展期的必需深化。

一、框架: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理论上的必然转变

有关“人的地位”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西方哲学发展经历了由前主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的三个发展阶段。近代社会人类的认识论进入本体性哲学阶段,中国的教育先行者们也于上世纪将西方教育界盛行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引入我国。主体性的内容概括如下:

(1)以统治自然为目标的人类中心主义;

(2)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性个人主义;

(3)不包含类主体性的单独主体性。在引入中国的最初二三十年间,主体性教育曾对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主体性在教育中的两种基本学说为:第一,单主体说;第二,复合主体说。单主体说中存在着两种极端的师生观,即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和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由于建构在“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上的单主体说割裂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所以单主体说影响下的教学实际必会导致师生一方的主体性极度张扬,而另一方的主体性则被遮蔽和压抑。复合主体说虽说为调和单主体说的极端化而提出的,主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起主体作用。但此种师生观试图采用回避的方式分离“教”与“学”来解释师生关系,只会使教学过程凝固化、静止化。总而言之,主体性哲学由于本身的局限性——人类中心主义和对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忽视,受到质疑与攻击。而建构“在主体与客体的自然相互关系以及主体与主体的社会相互关系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主体间性突破了主体性的局限,顺应时代而生。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在主体性扬弃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它是建立在主体性上的一个概念。其更为恰当地翻译为“交互主体性”,即主要研究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主体间性最早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于20世纪在其“交互主体现象学”中提出。作为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主体间性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统一性及内在相互性。它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与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通过对主体性哲学的扬弃,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这标志着哲学史上第三个阶段——主体间性哲学时代的到来。相应地,在中国教育学领域中也呼唤着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必然转变。

二、基础:瓶颈期到发展期——实践中的必需深化

自20世纪80年代主体性教学被引入中国,经历了90年代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随着20世纪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人类生存方式也进入迅速变革期。人与人之间广泛存在着相互联系与交互影响。共生性存在成为人类生存追求的模式。所谓“共生”,是向异质者开放的社会结合方式。它不是限于内部和睦的共存共荣,而是相互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自由活动和参与的机会,积极地建立起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结合。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共生的过程。主体性教育中,由于主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平等,片面强调教师“教”,忽略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将客体看作无意识的受动者,这样主体性就走入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误区。

而且中等职业教育的外语教学与中小学和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在本质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职教育不以升学为目标,而且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与纪律性也相对较差。如何才能引导不具备较强学习积极性的中职生喜爱外语教学,并投入其中努力提升自身的外语水平,成为中职教育者面前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由于主体性教育无法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立关系,所以中国的中等职业外语教学在主体性教育观的引领下经过几十年的黄金发展期,进入了瓶颈期。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外语教学仍注重单向灌输,忽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因而外语教学中简单说教、硬性灌输的现象比较普遍。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与应用手段,往往只考虑教育者自身条件,而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外语基础和理解接受能力很少被列入考虑的范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冲击下,有些教师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才能深化改革,继续发展。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学的种种现状呼唤着瓶颈的打破、教改的深化和发展的持续,而主体性扬弃基础上新生的主体间性则为打破束缚、推进发展提供了理论新视角。

主体间性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原型,将人与人看成是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关系。我国实施的主体间性不同于现代西方哲学家所提出的主体间性,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间性。它建构在对共同客体的改造基础上,即承认客体的“底版”作用和主体行为所受的客体性制约,反映的是一种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主体间性在师生关系的认识上超越了非“主”即“客”的对立化二元论思维,提出教师与学生均为教学的主体,而师生间的关系也相应的变为主体间关系,这样就合理解决了“主体性悖论”的局限。主体间性教育观下的外语教学实现了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师与学生都作为外语教学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二者都是外语教学的主体,他们把教学内容作为共同客体,与教学内容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虽都是主体,但他们是两个有区别的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师改造过程中的被动客体,而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的活动才能实现他自身的进步。换言之,和谐的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是“人为的”和“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上一篇:摭谈小学作文批语写作 下一篇:中山市职业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