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时间:2022-08-18 07:00:14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为此,我对中学生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索研究,作文教学必须勤抓巧改,灵活运用,以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整体素质。

一、由“观”到“说”,解决材料

起初进行口头作文教学,学生由于作文材料匮乏,有时会感到无内容可说。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的做法是:可把一部分作文课改为观察课或课外走访课。我们学校地处县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为学生口头作文提供了广泛的生活素材。如:进行叙事写景的口头作文,我就带领学生到附近的自然风景区,公园、树林或大河边去游览。安排他们捉虫、野炊、游泳、观景抒怀等集体活动。学生领略了自然风光,陶冶了情操,燃起了思想上的火花,又有了切身的生活感受。回来后,口述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散文来。又如,进行记人记事或调查报告的口头作文,我就利用星期天,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访,学生在走访中,按口头作文要求观察了解情况,捕捉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人和事件,掌握可靠数据,写出笔录。回来后,口述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好文章。他们深有体会地说:“出去走走看看,视野开阔多了,觉得生活太美太丰富了,时时感到感情的升腾,不说不痛快!”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再进行口头作文,就不会无内容可说了。

二、加强写作练习

古人云“文无定法”,告诉我们,写文章怎样出就该怎样写。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局面,中外文学家已经开创了许许多多的写法,大到已经形成流派如浪漫主义,意识流,黑色幽默等 ,小到某种技法,如梦幻式,独白式,蒙太奇,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各种各样的写作技法哪?当然学生运用各种技法,不能象那些作那样娴熟自如,需要教师常常鼓励指导。但是雏鸟试声, 应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夸奖,不管他们如何稚拙,也应大声的赞美!

中学作文本来就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所有的题材都源于生活,所以学生要多多注意身边发生的事和发生的变化。教师也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时刻做个有心人,把所见、所思、所感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并且一定要坚持,这就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等到考试或者写作用的时候会很轻松自如地完成一篇文章。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异变,从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的思维方法是思维发散,心理学上叫发散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在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数学课上的一题多解,语文中的一字多音、一音多字、一词多义,生物学中的一纲多目等都要用到发写思维。这些学科中的发散思维是抽象思维的产物,而作文命题中的发散思维则具有特殊性。

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学生的作文就不一样。我们知道,直观形象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学生写作中的形象思维则是要将直观形象或联想用语言文字作媒介进行再创造、再展现。在形象再展现过程中,要以抽象思维作基础。试想,如果没有概念、判断、推理,怎能有审题、立意、构思?又怎能有词法、句法、章法?形象鲜明生动的创作灵感,必须用逻辑严密的语言文字才能表达出来。因此,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培养形象思维,又不可忽略培养抽象思维,二者不能偏颇。写作时审题、立意、构思的思维之所以能由一个概念呈放射状向四周发散,主要是依靠联想和想象,也就是说,写作时发散思维第一阶段是形象思维。而若干个联想又必须符合题目概念的含义和写作要求,这时的思维便是抽象思维,这是写作发散思维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说写作时的发散思维这只鸟既要有逻辑思维作脚爪,又要有形象思维作翅膀,才能在写作思维的广阔天地中自由飞翔。如果有翅无足,则无立足之本,飞得再远也无用。如果有足无翅,只站在原地,想飞也飞不起来。由此看来,作文时的发散思维则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相统一的产物。这就是写作时发散思维的特殊性。

综上所述,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教师要积极探究新的教学形式,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乐于写作,通过作文教学过程培养写作能力。

上一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浅谈 下一篇:依托远程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