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18 06:40:51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环节,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平台、着力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创新素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人才 课程体系创新 创新平台 创新素质

一、概述

进入21 世纪,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2006年1月,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家战略。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极强的问题意识、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 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平台、着力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创新素质等三个方面来探讨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

二、美国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优秀的师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拥有优秀的教师是大学不断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直接条件。各校都认识到,能够聘用和留住最优秀的教师,是决定大学生存与否的关键。这些优秀的教师,不仅是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还兢兢业业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美国大学教授的自较大,可自己选教材和教法,一般上课时只是对研究生进行引导,让其经过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得出结论,增强了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开阔了的思维,锻炼了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2.培养有潜力的研究生是做好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美国大学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从新生录取时就已开始。入学时,美国研究生院对专业知识似乎并不看重。美国在招收研究生时采取通用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潜力。美国大学认为,知识是普遍联系的,不同学科可以互相启发与促进。宽厚的知识基础、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的训练,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其创造潜能。因此,他们在招收研究生时强调专业背景的多元化,从本科到博士都攻读同一专业的人并不多。

3.大力发展跨学科课程,实施机动灵活的教学计划

随着新学科的不断产生和发展,研究生教育日益注重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许多大学都在积极实施研究生跨学科学习计划,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加强各专业知识间的交流与融合,从新的视角分析思考问题,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创新的几率也随之上升,有助于研究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增强其创新思维与能力。

4.大力提倡科学研究

在研究型大学中,科研是培养计划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如有必要,还可以组成科研小组,小组中既包括博士生也包括硕士生或本科生,由能力较强的教授指导,共同进行科研。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使他们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实践能力和对学科的理解也大大增强。

三、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改革

我国与美国国情不同,但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共性东西依然存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借鉴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优化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先考虑的原则之一。我们看到,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重视素质教育,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单纯依靠高而深的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手段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研究生培养上,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性的培养,也直接影响人的创造性。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研究生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其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使其拥有宽厚的教育经历和人文底蕴,这才是创造和创新的基础所在。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鼓励开设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文类课程,促进研究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其知识技能的升华。

2.加强学科间交叉与渗透,促进知识的交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科学研究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强,技术的多学科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层次都提出新的要求。教育的发展要聚焦科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应科技变迁的趋势。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专才”式教育方式,加强跨学科教育,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推动学科的综合化发展。从国际上看,许多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中,跨学科类的课程通常占到课程计划的50%以上。

面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变迁的发展实际,要从教育观念创新入手,大量开设选修课、复合课程,构建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合理课程结构,丰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通过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教育,加强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文理知识的渗透与交融,使其尽可能地了解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学会从不同的学术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

3.推行研究为本,培养研究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学习应更多地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智力和研究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广泛地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重视教学实践环节,把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把研究生教育作为科技与教育的接口,而不仅是本科教育的延伸。通过让研究生广泛地参与研究活动,能够极大地鼓励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探索精神;通过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达到知识的真正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有益的经验,为将来开展独立的研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可以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具有研究经验以及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从源头上保障创新人才的持续供给,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平台体系

我国教育部在2002 年开始酝酿并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其核心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内容中,明确要求建立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体系,具体包括建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或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等。这期间,以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及重庆大学等为代表的院校在建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等方面走在了前列。

1.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2003年5月成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建成了7个开放性创新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全部向在校研究生开放,研究生可进行交叉学科、跨专业领域的自主创新。重庆大学根据现有实验室的条件,通过实验课程选修、研发实验、研发实践、自主研发、自主创业等五个步骤来培养创新人才。研究生按照一定的程序申请进入相关的创新实验室,在实验室专家和技术支持小组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至今,已有万余人次的研究生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进行创新项目研发或接受创新专题培训。“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在企业中直接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分基地,把创新实践的工作拓展到更大的领域。

2.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采用“实验中心+主题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建设模式,三类实验室各司其职,相互补充,能适应研究生申请的各类创新项目。实验中心是基础实验平台,承接研究生各类创新性实验;主题实验室面向具有前沿性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虚拟实验室是创新实验中心与学校已有的专用实验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的一个平台,这样既可以用少量的投资完成大投入的实验,也提高了各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率,达到了双赢。中心还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和创业种子基金,采用自由申请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运行机制,通过国家、学校、社会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强与研究机构及企业的合作。中心自2004年4月向全校研究生开放以来,已接纳实验学生上万余人次,几百个项目获得批准,项目科技含量高,凸现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以上两所高校的做法我们不难看出,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和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成功尝试,为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五、着力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创新素质

1.培养研究生导师的创新精神,把握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

科研创新来源于思维的活跃,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导师不能只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能在研究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导师要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去带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导师的创新意识在于能高瞻远瞩地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对研究生进行指导,激发其兴趣和创新意愿。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导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研究生。

相关研究方向的突破性进展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源动力,尽快占领学科前沿是创新的基础。因此,研究生导师应该集中精力形成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建立独特的研究优势,并确立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学术方法上要形成一套科学、独特的方法论,从而在自己的特色领域取得权威的学术地位。

2.实行双导师制,实践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所谓“双导师制”,就是每位研究生有两位导师,其中一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师,而另一位则是合作导师,合作导师可以是本校或国内外其他大学的学者、企业或政府机构的专家。双导师制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视野,在学科交叉的氛围中激发创新性,同时,又可以推进学者之间、学者与企业、学者与政府机构中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为研究生提供了解社会和研究现实问题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会竞争力。

双导师制将社会与高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集理论与实践培养创新于一体,突出导师集体培养的优势,这种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超越。校内外两位导师的合作指导,有利于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缩短成才过程,并能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蹇兴东:建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46~48

[2]刘献君: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创新着眼改革研究生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7,6:25~27

[3]严新平,谢峻林,李志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评论.2009,1:48~50

上一篇:对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竞争力的思考 下一篇:构建经费使用效益评估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