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软件外包(GSO)分析

时间:2022-08-17 07:16:38

国际软件外包(GSO)分析

国际的软件外包业务来源于价值链的分解,来源于比较优势产生的产业分工,这些业务一般而言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缺乏创新活动的。尽管印度也在谋求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但是还有十分漫长的路要走。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要求我们必须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单纯学习印度和爱尔兰既没有成功的可能,也会削弱战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危及国家经济与信息安全。

一、软件外包市场的分类

1、领域分类

借鉴印度对软件外包市场的理解,从服务领域来划分,广义上软件外包市场可以分为软件产品(技术)开发(Software Product & Technology Services, SPTS)、软件专业服务外包(Software Related Services, SRS)、IT关联服务(IT Enabled Services,ITES)三大类。

软件产品(技术)开发外包主要是指软件产品开发(通用或专用产品)和技术(形成软件技术知识产权,IP)开发外包,这类业务主要来源于通信设备、制造设备等硬件产业,以及软件企业自身的业务外包,此类外包服务形成的最终成果是软件产品或技术产权。

软件专业服务外包提供的是与软件关联的各类专业服务,包括低端的软件产品支持与维护(Product Support & Maintenance Services, SMS)和高端的各类软件专业服务(Software Professional Services, SPS),高端的专业服务包括IT咨询服务、开发与集成服务、培训和教育服务、管理服务等;

IT关联服务业(ITES)是印度官方提出的、列入本国软件与服务业的一种业务流程外包(BPO)的服务。跨国的ITES是随经济全球化、技术网络化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大专业服务门类。从本质上分析,ITES不能列入严格意义的软件服务范畴。考虑到理解广义的软件产业(包括产品开发业、技术开发业、软件服务业、IC设计业、)对产业政策实践、软件园区规划、产业的国际比较都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我们也将ITES列入到广义的软件业务外包服务中。作为基于网络和软件技术的专业服务,ITES包括人力资源服务、客户沟通服务、财务服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工、远程教育、数字内容开发等服务门类。

2、区域分类

按照地域范围划分,软件外包分为国内软件外包(DSO)市场和国际软件外包(GSO)市场。分析中国和印度软件外包市场,可以发现两大最为基本的特征。首先,印度的软件外包市场是以GSO为主,我国的软件外包市场是以DSO为主;其次,在GSO领域,我国在软件产品开发领域的竞争实力与印度相仿,但是在专业服务领域,特别是在ITES领域,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远远落后于印度。

二、国际软件业务外包

国际软件外包是基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现代网络、电信技术环境下产生的跨国界的软件业务外包活动。由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成本驱动等因素的引导,国际软件外包的提供者总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国际软件外包的承担者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受本国软件市场容量、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软件产业外包的最终目标市场,这也同时成为推动本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原始推动力。印度的软件产业完全基于国际软件外包市场成长、壮大,这正是软件产业深刻的国际化的表现。

对国际软件业务外包(GSO)的承包商而言,承担外包业务意味着一种发展机遇。对业务外包的发包商(HC)而言,外包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可以将国际软件业务外包日益增长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减少/控制公司成本。国际软件业务外包的最初直接原因就是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高技术领域的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以降低企业在研究开发成本。

第二、提高核心业务的集中度(Core Business Focus)。业务外包使公司能够集中主要的精力和资源从事核心业务以及重大使命,而将一些非核心的运行业务外包给这个领域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如果公司过分专注于对公司核心业务无多大关联的业务,就会稀释公司的重要资源,减少公司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通过资源在商业战略目标的集中,分包那些辅的业务活动,公司就能够更好地集中它的人力、财力等资源在核心竞争领域获得优势。

第三、更加便利地得到专业的技能和资源。当今世界的技术发展趋势就是愈来愈趋向于专业化,专业分工与服务愈来愈细。外包业务的承包商将业务集中于某一特殊的专业领域,因此能够提供本领域的专业工具、特殊技能、专业技术和知识等服务。业务外包公司(OC)能够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而其费用只有公司(HC)自己采购和开发的几分之一。

第四、提高或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公司内部资源在许多情况下会无法满足自己的业务需求,例如公司超过预期的发展速度、业务的扩展、招聘人才方面的困难、非常大的或新的项目、现金流的困难、机构重组的需要。

第五、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的需求。由于外包业务服务商能够将技术、员工和培训等的成本分摊到许多用户身上,并且这类费用是长期积累而非突发性的。因此,外包业务提供商(OC)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而这是一般企业不能达到的。

第六、分担风险(Risk Sharing)。商业与技术环境变化如此之快,在决策技术投资的每一个步骤中都存在各种风险,业务外包服务企业(OC)代表许多客户决定投资,同时也与更多的客户群分担那些投资风险。否则,这些风险将由发包商(HC)自己独自承担。

第七、现金收益。在决定信息技术外包(ITO)后,客户可以将部分资产(如计算机、大型系统等)出售给外包服务服务商(OC)或其它购买者,客户就能得到分期付清或一次付清的现金。

第八、减少资金消耗。在员工和资产节省上的回报是测度一个发包商实施外包策略效率的有效途径。资金项目支出(如计算机系统等)通过外包的合同方式进行,这样能够减少公司在非核心业务、无利润回报的服务上的资金投入,这种投入在客户自己完成所外包业务时是必不可少的。

三、产业国际化与软件业务外包内涵的差异性分析

软件产业国际化本身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多条并行措施和路线一起推进,如提高国际资源配置能力,从修炼企业内功到拓展国际渠道,从国际间产业合作模式的确立到跨国软件企业引进。实现人才、技术、产品、服务、资本的全方位国际化,实现国际国内市场的全方位融合。这是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是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可见,产业国际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拓展软件业务外包市场只是企业实施国际市场战略的一个部分,本身只是实现产业形态国际化进程中市场国际化的一个部分。

国际的软件外包业务来源于价值链的分解,来源于比较优势产生的产业分工,这些业务一般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缺乏创新活动的。尽管印度也在谋求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但是还有十分漫长的路要走。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要求我们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单纯学习印度和爱尔兰既没有成功的可能,也会削弱战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危及国家经济与信息安全。

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国际化程度的标志是对全球软件产业资源的配置能力,真正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于产业创新能力。目前,全球真正的软件强国是软件的消费大国,而不是软件生产大国。但是,由于国际软件业务外包对软件出口的直接贡献,特别是印度在外包领域的成功实践,使国内有关人士将软件外包业务等同于产业国际化。这种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过分强调这种出口业务在中国软件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对推动国际化进程的实践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会使人一味追求短期效应。

上一篇: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清华同方软件基地:“小中见大,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