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

时间:2022-08-17 06:06:57

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

中职商务英语应如何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专业特色,为社会培养熟悉涉外商务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任务已迫在眉睫。为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必须加快改革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把握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外经贸行业发展需要,掌握商务英语服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主要服务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涉外商务等行业中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应准确把握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上述目标,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应摒弃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导的错误理念,将基础英语与商务知识合理结合,在开设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基础英语相关课程的同时,更应开设相应的商务知识课程和商务英语精品课程,为将来毕业生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储备丰富理论知识和打下扎实的商务英语语言的应用功底。例如,商务英语专业除了开设精读,口语听力课程外,还应开设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及外贸英语口译等精品课程,将培养学生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作为主线始终贯穿于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除此之外,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应把学历证书和岗位技能证书作为目标,毕业生通过学习不仅获得全国英语等级证书,同时也获得国际商务单证员,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等与商务英语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总而言之,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实施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拓展模块三大模块相结合,彰显其较强的工具性特征,做到与就业岗位对接,专业教学标准应与职业标准衔接,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

二、打造一支既懂英语知识教学又懂商务的技能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核心力量。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在职教人才培养中更是决定因素。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3年12月28-29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对中职商务英语教师而言,只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是掌握一定商务知识,熟悉商务流程,在商务活动中具有较高英语语言应该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教师不仅应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师,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师,更应是指导学生如何撰写商务信函,灵活应对各种商务场合, 完成商务谈判等各项实际工作的高级技师。教师应集“师范性”,“专业性”,“技能性”与一身,才能确保所教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稳定持续发展。针对目前大多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都毕业于示范院校,自身缺乏对商务知识了解和缺少商务实践等局限性,可依靠以下三方面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第一,学校及相关部门协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从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教育教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定期选派教师到高校系统学习商务英语知识,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准,并与区域内知名企业合作,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学习调研,把握行业标准及行业的发展新趋势。教师应将这些商贸活动的一手资料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确保今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三、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建教科研基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标准,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三方共同参与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精品课程开发以及教学资源库建设,使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更具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

政府、企业和学校组建共同利益联盟。由政府牵头,企业和学校组建共建单位,力求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参与合作企业生产运作,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把握行业最新标准及动向,用于指导调整日后的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企业也可选派业务精英到校任教,与学校教师组成混编教师队伍,并优先获得学校优秀毕业生。同时,合作企业也可利用学校的师资优势对其员工进行素质教育及培训。政府可对合作企业适当政策倾斜,大力宣传合作企业,提升企业知名度。

上一篇:高三物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下一篇:如何赢得信任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