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课,想说爱你也容易

时间:2022-10-30 10:22:46

文言文阅读课,想说爱你也容易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美的文言文,就像灿烂的繁星,闪耀在这五千多年的浩瀚星河里。学习文言文是与历史对话,是与智者交流,是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但是,有些学生一听到“之乎者也”就犯困,甚至感到非常痛苦,这怎能继承和升华古文化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本文试图就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谈谈。

一、美读示范,激发兴趣

反复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文意就会逐渐明晰。可见,学生的朗读训练很重要,但学生对于朗读中的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的要求不易把握。基于此,教师不但要对学生作朗读指导,而且范读也必不可少,更高一点要求,教师还要追求“美读”。因为只有教师的美读,才能诱发学生的美读,学生才会产生美读兴趣,激起学习的热情。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的一个美读镜头:摇头晃脑、大声朗读文章的情景。“……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虽然鲁迅先生对私塾生活不感兴趣,但对寿先生那种入迷沉醉、充满魅力的美读印象是深刻的,于是才有了作者“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的说法。的确,寿先生的美读不仅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模仿这摇头晃脑式美读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啊!

二、营造氛围,陶冶兴趣

现代社会中,充斥在学生周围的有现代人的浮躁心态、现代浅俗的漫画、网络中的不雅图片、没有生命力的肥皂剧等,由于这些东西诱惑力太大了,显然学生已毫无心思放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上。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通过浓厚的艺术氛围陶冶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巧用电教媒体,是一种制造氛围,感染学生的很好手段。现代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惟妙惟肖,其直观的信息和唯美的意境,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拉近了时空的距离,直接进行了古今对话。这样,教师营造的生动活泼的氛围,较大程度上陶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授之以法,增强兴趣

仅靠教师的美读示范营造氛围,还不足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和信心往往伴随着高效的学习。学习的效率越高,越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学法指导。

方法对则事半功倍。如,教师应教给学生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常见的方法有保留专有名词法,补出省略成分法,删除不译字词法,换用同义词替代法,调整语序法,用五个字简单概括为留、补、删、换、调。这一点对初学者,教师更应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此外,课后的归纳小结也不容忽视,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梳理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应指导学生对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常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归纳整理。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构建文言文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进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创设活动,升华兴趣

孩子天性喜欢参加活动,开展活动成为一种提高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文言文阅读课更要开展活动,因为活动能够将“文与言”并举,化解教学中“文与言”之间的教学矛盾,促进学生对“文与言”的整体把握,提高学习效果。当然,开展的活动一定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而且,每一次活动都应给学生以吸引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优势。

1. 背诵新篇目饶有趣味

学习新课前开展背诵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有时,学习新课前,我先布置背诵任务。如《陋室铭》一课,是一篇韵味十足的骈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我指导学生根据韵脚、对偶、骈散的结合练习背诵,由于学生对新课充满新鲜感,表现得更积极、更主动,背书的速度也更快了。同学们在第一时间便投入紧张的背诵练习中,个个口中念念有词,生怕速度跟不上落后他人。结果,不到十五分钟,学生们已经顺利背熟全文,文章的大意也基本了解。

2. 表演课本剧兴致更浓

表演活动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探讨文本,因此,这种兴趣已升华成了较高层次的兴趣。学习《核舟记》一文时,我先让学生编成课本剧,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讲台变成了学生表演的舞台,同学们兴致较浓,学习效果十分喜人。表演者分成三个小组,各组中的三名学生分别扮演东坡、佛印、鲁直。表演者根据文章内容摆姿势、塑形象,台下同学当评委,要求评选出最佳表演组,并说出评选理由。表演者刚上台摆好姿势,台下大部分同学已笑得前俯后仰,有的主动当起了“导演”。你一句“佛印应坐在右边”,我一句“东坡是右手拿着画卷的右端,鲁直是左手拿着画卷的左端”,“都要略微侧着身子”等等。昔日刻板的课堂教学瞬间变成了灵动的舞台表演,学生们在精彩的表演和热烈的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3. 纠错练习蛮有成就感

教师在讲授重要知识点的过程中故意出错,让学生来辨别纠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纠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教学重点上,形成课堂的良性互动,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学习《狼》一文时,我故意错译某些句子,如:“其一犬坐于前”(其中有一只狗坐在前面),“久之”(过了很久),“屠暴起”(屠户暴跳起来),“只露尻尾”(只露出尾巴),“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它的屁股)。显然,上述带点的“犬”、“久”、“暴”、“尻”、“股”都翻译错了。我发现,我每翻译一句,学生都在凝神细听,快速辨别,抢着回答,即使再差的学生也在状态中,学生们已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从纠错活动中,学生觉得有成就感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更浓了,而且对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了。

五、相机点评,鼓舞兴趣

要使学生建立起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性评价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文言文的学习历来令一部分同学感到头疼,少有成就感,教师更应加倍呵护、激励学生点点滴滴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建立起更大的学习信心,迸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可以说,激励性评价是鼓舞学生学习兴趣的正能量。因此,教师若能及时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哪怕是鼓励他们微乎其微的进步,都能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最大限度地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认真总结、积累经验、改进方法,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那么,让学生爱上文言文阅读课也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文言文教学的“死胡同”,踏上光明的康庄大道。

上一篇:校本网络教研 给力教师专业成长 下一篇: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