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时间:2022-08-16 09:29:50

浅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摘 要:“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两个重要属性历来为人所重视并强调,教育学家们也从不同侧面对语文学科的这两个功能进行着阐述。语文《课标》、《大纲》虽经多次修订,也都偏重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进行强调,体制的缺陷使得当今的中学生人文精神底蕴存在着普遍缺失的现象。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进行了重新发掘,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着诸多有益的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育;工具;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85-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一个重要概念――“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1]这就使得讲课不能成为一种简单的灌输,它应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融合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做到理中蕴情,因情达理。可见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接受知识有直接的作用。不仅如此,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2]由此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看做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把课文看做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信息载体。教师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只做传达信息的文件中转站,他必须从各种复杂而具有深意的文字符号中提炼出其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意义所在,把自己融入到那凝聚了作家情感和思维的文字中,完成一个由被感动了的读者到成为一个情不自禁的作者的转变。接着,去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在教学内容与其相符的前提下,把作家的情感予以充分张扬,带动学生完成一个由被动的读者到一个主动的作者的转变,从而唤醒他们与作家心灵的沟通和共鸣,完成“教育就是唤醒”的过程。

体制的缺陷使得当今的中学生人文精神底蕴存在着普遍缺失的现象。由于世界的多元化,使得他们并不是生活在单一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理想世界”“现实世界”中。“应试教育”的副产品――追求升学率,一直影响着学校教育,语文中知识技能这一工具性得到了无以复加的推崇,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理想都变成了只是得高分。这就使很多中学生达不到自己的个性化的理想世界。不仅如此,现实世界的副产品――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生存法则中的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都对中学生的思维造成很大冲击。他们因为没有耐心而抛弃很多经典作品,取而代之一些流行的歌舞明星以及以动漫为代表的精神舶来品。

随着“工具化”弊端的日益凸显,目前已经有诸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汉语大滑坡”、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问题的严重性,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被重新抢救和发掘。归结起来,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大多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努力:首先,从教材入手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发掘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将教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与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有机的结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紧扣文章中体现出主旨的具体词句进行讨论分析。以点带面,使学生在感知文章内涵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关于这一点,笔者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这是初中语文的起始课,作者要表达的是自身对文学的感悟以及引领学生走入文学殿堂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自身对文章精心研读之后,创设各种可能的情境,诱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由于情感体验是学生道德情操形成的最佳途径,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可以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很好的引发出学生的思想火花,将抽象的道德宣传变为真实情感的熏陶。最后,从语文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创造环境,改变教法。大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积极发现和质疑,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和表达问题,给予他们真诚的鼓励和恰当的肯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积极评价,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原有授课内容中融入新人新事,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提出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互动的教育,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语言上和精神上都需要得到贯彻和发展。当今社会的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人文的教育。而单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它则更多呈现出人文性的特征。每个人的语言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在积累的起始阶段,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尤为明显,那些正在牙牙学语、习文断字的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但随着积累的深入,人文精神的灌注就显得不可或缺了。如果把语文学科的学习比作一条流水线,那么“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条流水线上就需要有一个序列,使得语文教育这一整套工艺流程具有可操作性。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用渐进的方法向学生们的精神家园输入人文精神的养分,才能在他们学习语文的大树上浇灌出一颗颗甜美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4.

[2] 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

社,2010.

作者简介:

李媛君,安徽合肥人,硕士,宁夏银川市第九中学一级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上一篇:浙江省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分析 下一篇:浅谈高校青年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