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时间:2022-08-16 07:46:32

改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1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相关概述

1.1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定义

1.1.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相关性指的是会计信息和使用者所决定计划之间的关系,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所决定的计划有一定的用途和作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信息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使用者的投资和信贷决策,能够帮助使用者对其过去、现在和未来做出准确的估测,让使用者在决策中拥有改变结果的能力。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也明确提出,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地体现出企业的财务情况、经营过程及现金流量,实现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使用者的决策密切相关,会计信息价值的大小有利于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1.1.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会计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如果会计信息没有严重的失真,就能成为使用者的决策依据,所以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也对此有明确的规定:会计核算的依据是真实发生的交易或活动。会计信息只有在真实客观的情况下才具有可靠性,才有利于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1.2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辩证关系

1.2.1二者之间的矛盾性

相关性为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而可靠性让使用者更加放心地使用社会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有时候相辅相成,有时候又自相矛盾。比如说,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企业可以扩宽会计反映的范围或者改变会计的计算方法,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会计信息相关性非常大,但是可靠性却不高。所以,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职业判断和工作需求,衡量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1.2.2二者之间的一致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有利于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都是从使用者的立场进行分析。虽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不一定都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起到作用,但都必须在会计信息有用性的作用下统一进行。如果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却和使用者的需求背道而驰,会计信息不会因为没有相关性而失去可靠性的意义。因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相互存在的,他们共同影响或决定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2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冲突表现

2.1会计信息披露方面

财务会计在以会计准则为前提下,传统信息的获取是通过确认、计量、登记、报告及审计之后,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而保障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了能够满足使用信息者的要求,往往会在财务报告中添加一些相关性的信息,这些信息中,一部分信息没有遵守会计原则或者是没有办法进行审计。因此,虽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造成会计信息可靠性降低了保障。

2.2目标定位角度

会计相关性主要偏向未来对提高会计信息的预估价值,以决策者的目的为主要趋向;可靠性则偏好于过去,强调以会计人员的中立态度反映真实的信息。目标定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

2.3财务报告变革引发的两者冲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完善,企业利润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丰富,企业会计信息也由原来的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会计信息为财务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这就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相关的披露,这也增加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冲突。

2.4会计核算基础引发的两者冲突

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将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已经是国际通过的会计准则。因为权责发生制能够完全适应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双重要求,既能真实反映企业会计信息,又能体现出会计信息的实质性。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权责发生制非常容易受到利润的干扰,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利用权责发生制进行非法操作。所以,权责发生制不如收付实现制的相关性。

3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3.1权衡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基本依据

从财务报告目标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已达成一种共识。财务报告目标的认识通常包括受委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无论在宏观环境中还是微观环境中,财务报告目标所使用的观点都各不相同。从受委托责任的会计目标的角度分析,可靠性比相关性重要。通常受委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中主要记录的是企业之前真实存在的会计信息,主要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一般,在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环境不稳定、公司治理结构以内部治理为导向的前提下,受委托责任观占有一定优势。从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的角度分析,相关性比可靠性重要。决策有用观被应用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尤其在证券市场和股份公司的发展中,股东和投资者都要凭借会计信息进行交易或决策。由于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具有长远性,而前瞻性的信息和决策密不可分。因此,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决策有用观中,相关性更为重要。

3.2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现实选择

受委托责任观通常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则看中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对使用者而言,有用的会计信息既有相关性又有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有用信息的前提,两者之间缺一不可。若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达到平衡状态,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最大化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求。有时候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却没有可靠性,有时候具有非常强的可靠性却没有相关性。这时,选择最可靠信息中的最相关信息最为恰当。在所交易的活动中包括未解决的不确定活动将影响到信息的可靠性。既具有相关性又具有可靠性的会计信息难以实现。其原因有两点:第一点,使用者数量众多,而且需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满足使用者各自需求的相关性信息难以实现;第二点,可靠性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事后反映的特征、会计估测和职业判断的存在及众多计量方法和计量属性等都阻碍了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公司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通常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受到同样的重视。如果片面地对某一方面进行改进,而无视另一方面;或是不去考虑综合环境知识、一味地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4改善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对策和建议

4.1加强对会计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协调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决策的实用性已经受到各个信息使用者的关注,因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逐渐受到重视。财务报告所展现出来的非财务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越有效,那么越能彰显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在追求会计相关性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切勿损坏会计的基础——可靠性。因为,如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旦失去或分离,那么会计信息原本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存在矛盾性,又在矛盾中需要寻求二者的平衡点。鉴于短期内二者之间是无法实现完全的统一和协调,因此,就需要在保障基本的信息可靠性前提下,提高会计相关性是当前最好的方式。同时重点关注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协调途径,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资本市场构建良好的会计环境。

4.2加强行业监管力度

对行业的会计核算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各企业在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时要按照一定的标准,不可过于随意,如果遭遇特殊状况,需要变更事项,那么必须经过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才能更正。首先,完善监管机制。国家相关部门要完善会计信息监管机制。第一,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划分,确立会计信息的监管责任;第二,制定一套长期的调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企业会计信息;第三,要设立健全的政治机制,彻底避免只检查不处罚的问题。其次,加强监管力度。在内部设立约束机制,完善企业内部财务规范制度,遵守会计核算程序来进行,进而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及全面的会计信息参考,促进我国会计核算体系的顺利发展;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国家管理部门出台健全的法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范围和时限作出统一标准,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依法惩处,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4.3强化财务公开

应该将会计报表用户通过会计报表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并据以作出正确的投资或者经营决策,就必须强化财务公开。企业的财务公开,不但要公开企业的财务报表,还要公开反映经营成果的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并且还应该公开其报表附注,继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达到基本的标准。

4.4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人才是会计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企业必须将对人才的培养放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首位。要想科学高效地运用会计信息,企业就需要具备在管理和决策能力方面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企业会计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需要掌握对会计信息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会计法》的理论知识,增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使财务人员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大降低出现差错的几率。然后企业要设立明确的内部和外部培训计划,定期和不定期地为财务人员传授新的专业知识,为财务人员提供行业知识培训,开拓财会人员的视角,提升职业技术水平,保障财务人员有足够的能力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5结语

可靠性是我国会计信息最主要的质量特征,但也不能忽视会计信息相关性特点,如果可靠性信息失去了相关性,那么就会变得毫无价值。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相关性信息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在来源方面和披露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要以完善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制度为基础,选择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改革模式,在信息可靠性的基本保障前提下,兼顾相关性是我国财务人员在二者之间做出的最好选择。

作者:宋剑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上一篇: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下一篇:农作物栽培技术优化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