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16 07:16:05

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体验式培训是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方式,起源于二战时期,因其培训方式独特、效果持久而得到广泛应用。从1995年体验式培训引入我国至今已20多年,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论文主要研究了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应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体验式培训;认知偏差;培训效果

一、体验式培训的内涵及应用价值

体验式培训是指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完成体验式培训活动,获得初步体验,认识自我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不足,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并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体验式培训不同于企业中其他的培训形式,它是一种独特的训练方式,是学习者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实现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培训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只起指导作用。它与其他培训形式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中具有如下重要价值:

一是体验式培训可以挖掘员工潜能,增加员工自信。体验式培训的作用就是要“破冰”――将被训练者头脑中潜藏的知识和经验挖掘出来, 为日后的工作服务,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受训者的表现中可以窥视出他们在决策、创新、组织等方面的潜能。员工的潜能在愉悦的游戏中被挖掘出来,成为员工成功的经验,在获得培训的同时,也增加了员工的自信心。

二是增强归宿感,减少员工流动率。体验式培训是让人们在快乐当中学习,而员工的快乐体验与企业组织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员工因为感到快乐,才更有积极性主动性;才更加愿意与大家合作;才有主人翁感,才愿意在这家企业工作,才会更加认同企业组织。

三是磨炼意志,提高员工责任心。通过体验式培训,人为地设置超越正常心理极限的活动项目,使受训员工在活动中自我突破,克服心理上的浮躁和恐惧,主动迎接挑战,可以达到培养员工意志品质以及应变能力的目的。

四是改善人际关系,熔炼团队。通过开展团队体验式培训项目,可以让员工领略到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使每个受训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达到团队目标,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体验式培训的认知存在偏差

体验式培训在我国已经发展二十来年了,但很多企业对体验式培训的认识仅仅略知皮毛,认为这种培训不过是大家在一起做游戏、爬山,冒点风险,纯粹是企业花钱让员工娱乐,耽误工作时间,增加企业成本。

企业对体验式培训的认知存在偏差主要原因是:一是企业没有详细了解体验式培训深层的价值,没有亲自去体验培训的过程,去发现相较于其他培训的优势 ;二是体验式培训市场不规范,导致企业对体验式培训认知的误解;三是培训师师资水平偏低,体验式培训市场的不规范导致国家对企业和培训师进入体验式培训市场的要求标准不高。专业的体验式培训机构尚少,对于培养出专业的培训师比较困难。

(二)培训效果难于应用到工作中

现阶段体验式培训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只是借助了国外的“形”,而没有吸收到其真正的精髓。体验式培训是通过游戏的情景模拟来让受训者得到感悟,在发展的过程中培训游戏本身成为体验式培训发展的瓶颈,国外体验式培训资料的引入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体验式培训在实施过程中,都遇到一个问题,过多的培训游戏内容充斥培训,虽然引发了很多有益的体验,但是在反思、感悟、联系现实方面却非常有限。对参加体验式培训的企业进行满意程度调查,发现选择培训效果不佳的32.5%。由此可见,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并不多,有的甚至与体验是培训的初衷相差甚远。

(三)培训后培训师的跟踪、指导欠缺

体验式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往往参加了培训前、培训中的活动,而很少参加培训后的活动。培训结束之后,培训师会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大家去发现在完成培训任务的过程中自我或团队所表现出的问题,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将这些能力的不足得到提升、优势得以应用与发挥才能更有效地体现培训价值。由于体验式培训是以信念、管理能力等精神层面的培训内容为主,在实际工作应用中的难度远大于知识、技能的应用,由受训者独自应用体验式培训结果更是比较困难,因为他们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去改变,在培训结果应运阶段出现错误也缺乏专人进行引导,所以培训师在培训后的指导与跟踪对提高体验式培训的应用效果很关键。

三、解决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规范培训市场和企业,提高培训质量,转变对体验式培训的认知误区

企业对体验式培训认知存在误区主要是因为市场的不规范和培训师师资水平偏低。规范培训市场需要国家和培训机构两个主体共同的努力。国家已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培训机构、培训师等做出一系列最低要求的标准。对于一个新型的行业的来说规范的管理条例是其健康发展的保障。设立规范的标准,提高培训机构进入体验式培训市场的门槛,为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等后期的活动提供保障,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避免体验式培训走于形式。对培训机构而言,需要其主动去规范企业自身,不趋之若鹜地效仿,积极创新培训项目,提高自身企业的发展能力,从而保证体验式培训健康发展。

(二)结合西方理论,创造我国本土化的体验式培训指导理论

体验式培训理论主要从西方引进,缺乏提炼符合我国体验式培训特色的本土理论。我们可以设立一个体验式培训理论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包含市场调查组、科研组、实践组。市场调查组进行对培训市场的了解,了解体验式培训市场中现有的理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培训机构在体验式培训项目的经营状况、顾客企业对体验式培训的需求与评价等信息。将这一信息反馈给科研组,由科研人员根据调查的实际材料、结合西方的发展理论来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我国体验式培训发展的本土化理论。实践组的任务是将这一理论成果让培训机构应用到培训市场中去,并记录理论成果在应用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反馈于科研组,再进行多次的研究和修改,最终创造出我国本土化的体验式培训指导理论。

(三)提高培训师的师资水平

目前国内培训机构有很多,但专业的体验式培训机构尚少,对于培养出专业的培训师是比较困难的。我国应该加强体验式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建立从事体验式培训的人员考取等级证书和取得证书后的继续教育制度。考核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考核其是否具有体验式培训的专业知识;二是考核是否具有培训能力。规定了培训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可以有效地避免培训师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四)培训师要加强跟踪、指导

体验式培训结束后,如何让员工能够脱离特定的环境,将培训中的感悟应用到工作中,这是培训的真正价值所在。培训完成后培训师可以辅助员工制定培训成果运用的方案,培训师注意跟进,了解受训者在培训效果转化过程中的状况和问题,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或者是培训效果转化方案的调整。

参考文献

[1]任长江.体验式培训及其兴起的深层次原因[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8)

[2]于华.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大学,2009.3.10

[3]屈松,谢岗.试论体验式培训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7(10)

作者简介:

韩燕(1973- ),女,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上一篇:电子商务兴起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下一篇:对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生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