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反思

时间:2022-08-16 06:27:12

提高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反思

摘 要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键是教师要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放矢;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畅通相互交流的渠道。

关键词 高中教学 数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1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放矢

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个人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师。作为数学教师,要不断变革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做到吃透教材,能够合理地利用教材,研究课程,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途径、方式。达到这个要求,作为老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通过文本学习、网络学习、同行探索、进修学习、教学反思等途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老师思想、理论、方法、手段准备充分,就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基础和平台。这样做,既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乃至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学生的身教。

其次,老师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课堂教学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的。因此,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分析是教学设计及实施的重要依据。普通高中的数学课程内容不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距较远或相差甚远,有的抽象思维性强,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乃至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学习时有时会感到不适应,可能一些学生会丧失学习的信心。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启发引导,逐步培养学习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了解学生、熟悉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实现途径。老师要选择灵活多样,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方法多种多样,是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学习,是以教师讲授的为主,还是以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学习为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这些方法有时候需要单独使用,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关键是这些方法要适合所教的内容,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易于被学生接受。只有适用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学习,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倡导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既是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阶梯,也是训练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过程和途径。事实上,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推理和分析能力提高,成功的快乐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其次,要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则更为重要,普通高中学生往往只习惯被动的接受式的填鸭式的学习,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培养学生良好严谨的思维方法,又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高中数学课程的设计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体验数学发现和数学创造的历程。这种学习方式却恰恰是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很少使用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3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畅通相互交流的渠道

数学教学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是师生合作的过程、交流的过程,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重要。

首先,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影响到学生某学科的成绩。学生往往因为与教师关系融洽和睦从而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时刻在关注自己,关心、尊重、信任、帮助、支持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尽量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是很有信心的支持。

其次,建设和拓宽老师和学生交流的途径。除自习、作业、辅导、考试、评卷、提问等常规交流途径外,可以通过建立数学兴趣学习小组、课外辅导小组、科学研究小组等途径,建设和拓宽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途径、方法、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责任心、好奇心,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社会价值的认识,培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方法、科学习惯。

第三,在教学中通过建设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关系,特别是同学关系在高中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学业、事业的发展,塑造良好的集体和班级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把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群体教育个人。塑造良好的集体和班级环境,建设班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品德优良的学生构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风气能够给学生一种正确的导向。建设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要树立正气,要通过制度、机构、活动、奖惩系统化进行,要关心、帮助、支持“弱势群体”,帮助其解决生活、思想、学习、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或障碍,解除其心理负担、思想负担乃至经济负担。

总之,良好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让高中数学变为一种快乐学习、体验学习、享受学习、合作学习,变成一种德育过程、科学教育过程、思维方法训练过程,变成师生、同学建立友谊和发展友谊的过程。

上一篇:油页岩测井识别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