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创新教育应用于数学学习

时间:2022-08-16 02:59:01

浅谈如何将创新教育应用于数学学习

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且注重推理的学科,使得我们更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融汇贯通,这样才能有所进步,有所超越。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求知欲比知识更重要。牛顿就是对苹果落地感到惊奇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瓦特就是对水沸腾时掀动壶盖的现象感到惊奇而发现蒸汽是有能量的,从而发现明了蒸汽机。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所问的问题应高低适度,问题的结果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得到的结果。这样的问题就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学生就会因兴趣而学、而思考,并提出新问题,自觉去解决、去创新。师生之间不妨多探讨少命令,创造一些民主气氛,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使学生乐于听数学课,为今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准备了开启的钥匙。

二、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都有好胜心,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适当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此外,那些学生个人思考和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的学习内容,及答案多样性、问题涉及面大的学习内容比较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冷静地思考,理智地分析。学生的相互探讨可以让他们有在同学们面前表现的欲望,要讲给同学们听首先得自己会,所以学生的学习就不那么被动了。这样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三、留给学生足够的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

传统的数学习惯于采取“题海战术”,那种不顾学生心理的做法已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只能使学生每天疲于应付高数量的题目,只来得及做,而没有时间思考与总结。这样怎么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呢?我们应对学生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精心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习题和例题。数学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各种题型都让学生“尝透”,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宜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理解能力获得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教师要切实做好的工作是“唤醒”学生的创造热情,而不是压制和打击。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上大胆突破,在教与学观念上也有所更新,要改变过去那种唯师为尊的思想和做法。

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使他们乐于创新

求异思维是从已知出发,合理想象,找出不同于惯常的思路,寻求变异,伸展扩散的一种活动。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熟悉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公理、定理、法则、公式,让学生清楚它们各自的适用性。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过程,这样造成学生只懂得死记硬背,遇到问题多采取生搬硬套的做法,学生在听课时看不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我们要重视定理、公式、法则等的推导过程,如当初科学家发现该结论时那样既体现各种不同的思路,又分析各种思路正确与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使他们的创新能力获得提高。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使教学过程从教师的指导内化为学生智慧的发展,是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五、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展应用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作为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的事物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巩固了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课堂教学在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创新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尤为重要。

上一篇:论公民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渗透环保意识,打造“绿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