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巨灾保险制度构建之方向——以新西兰、日本两国为参照

时间:2022-08-16 02:25:52

我国巨灾保险制度构建之方向——以新西兰、日本两国为参照

摘要:保险业在我国巨灾风险应对中的作用比较有限,巨灾保险制度也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为现实所必要且必需。本文对日本、新西兰两国巨灾保险制度,尤其是地震保险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两国制度之共性,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我国巨灾保险制度构建之方向。

Abstract: The role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is relatively limited in China's catastrophe risk and the catastrophe insurance system is also in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 and trial.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lear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atastrophe insurance system and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some catastrophe insurance systems suitable for China. In this paper, wit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atastrophe insurance system, especially the earthquake insurance system in Japan and New Zealand, we got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the two country's insurance system and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ve direction of China's catastrophe insurance system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analyzed through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insurance way, the main operator, the amount insurance limit and the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关键词:巨灾保险;新西兰;日本;地震保险

Key words: catastrophe insurance;New Zealand;Japan;earthquake insurance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287-03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近年来,仅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与2010年玉树地震就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害,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民间捐款很难满足灾后重建的巨额资金需求。受管理机制、产品开发、偿付能力等限制,商业保险在巨灾风险承担中所起作用几可忽略,凸显出我国保险机制、尤其是巨灾保险制度上的严重缺陷。

1 从三次地震看我国巨灾保险之缺位

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遇难者超过300人。这是新西兰80年来伤亡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也带来了超过86亿美元的新西兰历史上最大一笔赔付。该国完善的地震保险及再保险体系,被称为“最成功的地震保险制度之一”。[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近海地震,其所引发的海啸、火灾、核泄露事故举世瞩目。日本金融厅2011年7月19日表示,“东日本大地震的普通保险金和互助保险金合计实际赔付金额已达到1.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73亿元)。预计赔付额约为2.7万亿日元,其中,地震保险为1.05万亿日元(截至7月7日),超过了财险业界最初预计的4000亿日元以及后来估算的9700亿日元”。[2]

同为巨灾多发国的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但保险赔付通常只占到了极小的一部分,远远低于国际水平。以给我国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2008年“5.12”汶川地震为例,“截至2009年5月10日,保险业共处理有效赔案23.9万件,已结案23.1万件,结案率96.7%;已赔付保险金11.6亿元,预付保险金4.97亿元,合计支付16.6亿元”。[3]

我国汶川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远超新西兰、日本地震,但保险业在救灾中所发挥的作用却有天壤之别。究其原因,是否具有较为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成为三国保险业能否在救灾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面对巨型灾害,我国传统的损失分担和灾后救济多以政府救助和社会捐助为主,商业保险由于多数险种将地震、台风等巨型灾害列为免责条款,其所能发挥之功效相当有限。然而,以财政补贴为主的政府救助往往受财力所限难尽如人意,社会捐助对于巨灾损失而言又是杯水车薪。巨灾保险素有“减震器”之称,在分散巨灾风险方面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于是,探索巨灾保险制度,构建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成为我国应对巨灾风险的重要课题。相较我国而言,域外诸多国家的巨灾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实践远远走在前列。以新西兰、日本为例,凭借其较为完善的巨灾保险体系,两国保险业在2011年地震救济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管理机制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巨灾保险较为成功的日本、新西兰两国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对我国巨灾保险制度之构建有所裨益。

2 新西兰、日本两国巨灾保险制度之启示

2.1 新西兰 1944年,新西兰制定了《地震和战争损害法案》,成为该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之原型。后经多次修改,最终以1998年《地震保险委员会修正案》为核心确立现行地震保险制度。该国地震保险强制附加于火灾保险契约,其提供的保险范围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多项自然灾害,其宗旨是帮助民众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重建家园,尽快从自然灾害损失中得以恢复。

上一篇:落实新医院会计制度,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 下一篇: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