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时间:2022-08-16 12:42:45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摘 要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在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上能否恰当使用多媒体,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3-0102-02

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以其很强的人机交互性、丰富的信息量、多种多样的媒体表现形式,丰富了教学。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它为转变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提供了帮助。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使用多媒体的教学经验,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作用进行探讨、研究、反思。

1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找准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把握多媒体在课堂上运用的时机,避免“满堂灌”和“装饰”的误区 很多教师认为,在现代教学条件下,只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就是新课改了。在初中数学课的听课研讨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不会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是把教材知识简单地不加选择地搬到屏幕上,然后按设计好的固定式的思路来讲解和演示,甚至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是把原来的黑板变成了电子黑板,把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其实,很多教师只是注重了对多媒体的运用,却没有找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被动地听讲,机械地接受,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多媒体教学只是充当了教学的门面装饰。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善于把握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功效,避免多媒体技术的滥用误用,防止画蛇添足现象出现。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避免“展示”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追求多媒体技术的炫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忽视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件过多展示的是与提高教学效率无关的华丽的图像、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动画。这样就使学生的注意力被悦耳的音乐、优美的动画所吸引,从而忽视了课件设计背后所要蕴含的知识。

笔者听过一个初中数学教师讲的课,在课件上每个页面都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而且每个按钮都设计了动听的音乐。这样很多学生都看那活泼的小猴子,对于教师所引导的内容却充耳不闻。教师要想依靠自己富有魅力的讲解和课堂渲染来吸引学生,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避免“形象”的误区 笔者从听过的很多公开课或观摩课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利用多媒体设计,用动画等情境把所学抽象数学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其实,初中数学课应该注重对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所以,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的形象化和简单化,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及时处理各教学因素间的关系,避免“低效”的误区 现代教学中滥用多媒体的“多媒体风”很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甚至形成没用多媒体就无法上课的局面。其实,有些知识是学生自学就能学会的,或者在教师的简单点拨下就能学会。而这种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张嘴、一只粉笔、一块小黑板完全能够实现的,没有必要再去利用多媒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要运用多媒体技术,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的需要,正确合理地处理好各种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创设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提高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质量和效益。

2 多媒体教学的成果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优化了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学难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数学抽象知识形象化、难点简单化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运用,既能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作用,又能通过声音、图像、动画把所学知识难点设置铺垫材料,使之简单化、形象化。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或设置铺垫材料,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实际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深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动画――已知两边能不能确定三角形,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体会到已知两边不能确定三角形,为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以及三角形全等作铺垫。

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使数学教学的课堂反馈高效化 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传统教学一般就是教师讲,学生自己根据结论、公式去练习,只注重结果,不注重学习的过程。现在利用多媒体,对公式的推导和难点部分,设置相应的材料,创设合适的背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推导公式解决难点,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课堂学生学习状况来调控教学节奏。

使数学课堂教学进程自由化、过程探索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铺垫材料,学生可以根据铺垫材料自主去构建知识。只有这样,学习才有意义。现在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师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学课堂探索情境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学习铺垫材料,如身临其境,根据情境自己去观察演示、动手操作并进行思考和探索活动,引发最近发展区的探究欲望,自主地构建数学知识。学生在构建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使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总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并在教学中取得巨大成绩,但在今后的教学应用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对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领域的应用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和改进,就能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D:走向信息化教育[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与启示 下一篇:你的职业拼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