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设计在交互媒介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16 08:59:03

信息设计在交互媒介中的运用

[摘要]一直以来,设计在各类传统媒介如报纸、杂志、电视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丰富了大众的视野,而且在生活中充当了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等重要角色。当设计被大量运用于当前方兴未艾的交互媒介中时(如手机等机器操作界面、电脑界面、触模式LED屏幕界面等)。它具有了新的特点和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在功用与审美之间速成一种平衡,并通过设计实现媒介功能的展现和完善。

[关键词]信息设计 交互媒介 运用

一、由互联网媒介的特点引发的问题

万维网(WWW)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此后,大量的信息源以超文本格式(HTML格式)进行链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新型媒介,即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之外的第四媒介――互联网。网络媒介开始以其特有的交互性特征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介入人类生活层面最深的新型媒介,几乎遍及大众的日常生活,如电子邮件、网络博客、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据统计,至2009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已超过了17亿,其中中国网民人数已达3.84亿。居世界第一。

作为交互媒介的互联网,除去实效性与持久性的统一、信息受众准确、信息方式灵活、经济有效等特征外,还具有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既是其优势,又隐含着某些问题。

1 从大信息容量到“信息焦虑”。

由于技术优势,互联网的信息投入成本较传统媒介大幅下降,信息投放方式也明显简化。随着信息在公众的传播越来越容易,传播源越来越多,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总量也明显剧增,西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工业社会以来产生的信息爆炸问题正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人际交往的频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众面临越来越多难以辨别和处理的社会信息,这直接导致了“信息焦虑”的出现。

“信息焦虑”主要源自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信息总量增加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科技信息和商业信息的猛增,这与人们理解中的信息即知识之间存在着持续增大的鸿沟。其次,信息整合的困难。大量难以相互联系和理解的信息碎片,以及无用、重复的信息,与人们真正能够理解并希望得到的信息冲突严重。最终导致信息真实度下降。由于当代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道德约束的宽泛,信息的规范性和可信度也日益下降。因此。当大众面对海量信息时,反而踯躅于判断和选择。

2 从交互性强到受众迷失。

互联网媒介优于其它传统媒介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交互性强。它的交互性依托于“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理论及技术。人机交互指的是用户与计算机系统共同完成某项工作,而人机交互理论即是针对用户、计算机、工作这三者间交互关系的研究。其最终目的是要寻求如何实现“交互”。在此基础上,“超文本链接(Hypertextlink)”技术实现了词、短语、符号、图像、声音剪辑、影视剪辑和其他文件(即对象或文档元素)之间的非线性链接。而建立互相链接的这些对象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它们可以在同一个文件内也可以在不同文件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世界上的任何一网计算机上的文件建立链接关系。因此,网络媒介具有实时、多次和持续的互动性。它使交互可以借助图形、声音,超越交互双方的知识范围来实现人性化双向互动交流。

然而,这种持续的交互和“超链接”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受众极易迷失于无止境的不断点击中,从而无暇认真读取与选择针对其初衷的有效信息。当人们受制于这一行为时,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正变得越来越少。上述由互联网媒介所引发的问题,是当前人们运用设计来改善网络环境时,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设计在交互媒介中的运用

自从设计被大量地运用于网络环境设计中。从最初的网页设计、网站规划设计、界面设计。到后来的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游戏设计等,各种设计类型就层出不穷。通过对互联网媒介的特点及问题分析。作者认为,对信息质量和流量的把握,应成为当前互联网环境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是平面设计和统计学相结合产生的一个学科方向,其特点是感性与理性并重。信息设计概念最早萌芽于18世纪50年代,英国人约翰・斯诺(John Snow)通过信息分析绘制了一张位置图,图中标示出得了霍乱疫情的人所在的位置,并进而通过该图表找到了霍乱疫情源头所在。至20世纪70年代,以英国平面设计师阿兰・格拉德・弗莱彻(Alan Gerard Fletcher)为主的“潘特格拉姆设计工作室”(PentagramDesign Studio)第一次使用了“信息设计”这一术语,使得这种对复杂信息进行统计、梳理再经由视觉进行表达的设计方式,开始区别于传统的平面设计及产品设计等平行设计专业。此后,美国统计学家爱德华・塔夫(EdwardTufte)在理论与实践上又进行不断完善,信息设计逐步发展出信息图表设计(Infographics)的概念。

具体而言,信息设计的主旨是“进行有效能的信息传递”,它针对特定的目标用户,将一系列无序信息通过合理逻辑结构进行建构。根据信息量和信息类型。信息设计通过三个步骤,实现对不同信息的整理和设计。

首先,太规模信息。对此类信息,信息设计将根据不同的受众和用途,选择相关联内容对信息进行不同类型的模块划分。

其次,中等规模信息。信息设计将进一步针对每个模块中的内容进行有效组织,确保“总览”、“概念”、“实例”、“索引”及“定义”的完整性,并使其主题遵循信息组织原则。

最后。适当规模信息。对信息的组织与设计到这一步进入了信息设计的细化阶段。此时,设计者将对主题进行有逻辑的开发,并注重对重要信息的强调、清晰的书写、导航提示的设立、分页设计的进行、字体的选择以及留白的运用等。

当互联网出现并逐步趋于成熟时。类似的设计方法被应用到网站规划设计当中,并针对其特定的设计环境和技术条件,产生了“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简称IA)的概念。IA的主体对象是信息,由信息建筑师来加以设计结构、决定组织方式以及归类,再进一步组织信息和设计信息环境、信息空间和信息体系结构,以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

三、信息设计的方法

作者认为,信息设计在交互媒介中的运用,将使得大规模信息引发的“信息焦虑”和受众迷失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为一种将感性与理性、“美”与“用”巧妙结合的设计方式,信息设计在互联网媒介中的分类及表达方式极为丰富,本文从审美与功用关系的处理角度,将其划分为信息图表设计和图形设计两种类型进

行展现。

1 信息的图表方式――信息图表设计

信息图表通常用于复杂信息高效、清晰地传递,例如各类标识、地图、技术文档、教材等,在计算机科学、数学以及统计学领域有广泛应用。信息图表设计是指在上述领域内,对信息、数据等进行优化的视觉化表达,目的在于明晰、高效地表达信息。

(1)信息图表设计的工具

信息图表设计的视觉化工具包括数据图表(charts)、图解(diagrams)、图形(graphics)、表格(tables)、地图(maps)和列表(Usts)等。信息图表设计就是经由它们来组织和视觉化信息。其主要单项工具的特点和作用如下:

数据图表(charts),包括水平方向的条状图(hofizontal bar charts)、垂直方向的柱状图(vertical columncharts)、圆,椭圆饼状图(round or ovalpie charts)等,它们常用来概括大量统计学信息,是使用最多的工具。

图解(diagrams),通常被用来表达某系统如何运作。它会是一个表明职权链的有组织性的数据图表,或者一个表明连续进展的系统流程图。

图形(graphics),因其插图式的表现方法,通常运用视觉形象来诠释与联系信息。同时,因其信息“快照”的表现方法而应用极为广泛。

表格(tables),通常用来对大量的数字信息进行集中的梳理、表达。

(2)信息图表设计的方法

首先,信一噪比的最大化。

对信息的设计,首先要掌握对信息量的控制方式。信息在形成、传送和接收过程中,往往会增加无用信息并因此削弱主要信号,这称之为“信一噪比”。信息设计的任务之一就是力求使信一噪比达到最大。此时,设计师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将信号最大化和将噪音最小化。其中,将信号最大化是指尽可能不使信息减弱,以实现清晰的信息交流。其具体方式包括:尽可能简洁地表达信息(以降低干扰);文字、图表、标签等细节简明清晰;对重要信息加以突出强调或重复。将噪音最小化是指对无效信息的去除,或在不影响信息传递的情况下,去掉多余的细枝末节。如不必要的数据项、图形、线条或符号等。

其次,实现分类与分层。

当面临大量复杂信息时。处理信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信息按一定主题或内容进行分类。并组织成不同模块,然后再将上述模块根据主次需要或重要程度进行视觉化表现。同时,设定系统结构,将视觉化模块按照一定的层次来进行群组、链接。具体而言,其分层包括两种方式:平面分层与立体分层。平面分层是指将信息模块分为若干个层次,且每次只显示一个层次。它配合信息的精确导航,适合对复杂信息进行管理。立体分层是指多个信息模块同时出现。以透明或不透明的方式叠加在一起。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灵活性,适合对概念、解释性信息进行表达。也有利于突出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此外,信息分层还涉及到一个渐次呈现的概念。使用渐次呈现的方式可减少信息的复杂性,根据目标隐藏不常用的控制器或信息,只留下相关的操作按钮,使受众能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来进行进一步的选择。

第三,创建小复合体。

数据图表、表格、图解、图形、地图、图标、插图等都是信息图表设计中的小复合体。小复合体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另一方面可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简洁和有效。它通过创建各种视觉元素来转化原始的信息形式,使之更容易被理解。小复合体的优势还包括:用作文本替代物,以节省网页空间;个性化身份识别;视线引导:增强信息阅读的可操作性等。可以说,小复合体创建的好坏是信息图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它直接影响信息的视觉化表达。是信息图表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2 信息的图形方式――图形设计

(1)图形设计的概念

图形设计(Gmphic8 Design)是指通过视觉传达信息的创造性设计艺术形式,亦包含文本、书写的意思。作为信息载体,图形设计是一种诱发人们视知觉思维。促进沟通、交流的视觉传达设计。

德国设计师冈特・兰勃认为,平面设计师通过一种形态的变化,将某种社会事物浓缩成一种视觉的符号、标记和代码,而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或文化运动价值的东西。并以此来表现任何主体。而这种视觉的符号、标记和代码,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图形。

作为信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形是基于对人的视觉经验、心理经验及行为活动等的深层研究、理解而进行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过程。图形的重要功能在于它的信息传达,这种经由视知觉传递的图形语言。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为通常的语言文字所难以企及。

(2)图形设计的方法

同构是图形设计的重要创意和构成方法,是事物之间信息转换的一种关系。同构本质上是一种影射和借代,通过这种影射和借代,一个系统的结构可以由另一个系统来表现。借喻是对图形同构最通常的描绘,它主要基于视觉思维的联想与重组,来实现对寓意的完整理解,较多采用置换的方式进行思维诱导。

图形同构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形一形的同构。意一意的同构,形一意的同构。形,指事物的外观、色彩等表征;意,指事物的蕴意、象征等内涵。它们之间复杂、奇特的构成关系,造就了图形丰富的内涵和多变的表现形式。

第一。形一形同构。

形一形同构所同构的事物含义、关联不大,但形状、结构等相同或相似。通过对一种事物形的借代更好地补充另一事物形的不足,使之程度加深,视觉上强调。形一形同构突出不同事物形的相似性,关键在于寻找同构事物间形的巧妙契合点,给人一种别出心裁的视觉感受。由对形的借代引申出更丰富的内容,给受众一个全新的视角。

第二,意一意同构。

意一意同构的特点在于用异类事物不同的属性、特点。将要传达的商品内容含义表达出来。与形一形式同构不同的是,这种方式的同构双方在形状与结构上的关联不一定很突出,关键在于同构双方在蕴意方面所带来的联想、趣味效果。意一意同构利用人类的惯常思维习惯,通过元素重组达成一种非表面的深层联想体验,直接调动受众的潜在思维来实现对某一事物的重新认识,有着间接的完形作用。

第三,形一意同构。

形一意同构注重同构事物间表征及内涵的双重因素,较之形一形、意一意同构在创作上更具难度,同时审美性也更强。视觉心理学家认为多样统一的“形”是艺术能力最成熟的表现,形一意同构或意一形同构的复杂构成关系能够迅速吸引人们的视线,使图形倍受瞩目。

与信息图表设计相比,图形设计在信息处理和传递上更为感性和人性化,也更易得到受众的青睐。在本质上,信息图表设计也是经由审美的方式,使受众能够更为轻松、愉悦地接受信息。因此,当本文谈论交互媒介中的信息设计的作用和本质时,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审美对功用的完善。

综上所述,信息设计作为信息社会梳理与表达信息的重要方式,把思想和概念等数据信息转变为视觉思维形式的信息,合理规划和控制信息的传递,维护信息合理传播的秩序,使人类与科技、信息、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有序联系在一起,并为促进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信息设计作为互联网等交互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更受人们的重视。

上一篇:怀旧情结的传播学解读 下一篇:传播的边际效用递减律